CS博士求職8個月0offer,絕望轉行!斯坦福入學停滯,全美僅增0.2%

【寫在開頭】最近微信推薦機制調整了,可能有些朋友會收不到我們的推送,請大家關注留學字典加上星標,以免錯過更多精彩內容!
 正文 
誰曾想,曾經炙手可熱的計算機專業,正逐漸走向「冷門」……
The Atlantic最新資料讓人傻眼:
今年全美計算機專業入學率僅微增0.2%,不少頂尖院校招生幾乎停滯。
過去一年,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入門課程的報名人數,直接腰斬20%。

人工智慧正取代那些創造它的人
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主任Szymon Rusinkiewicz直言,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兩年後畢業生得縮水25%。
曾經人人追捧的香餑餑,現在AI大佬們都在勸退:別學程式設計了!

這背後最大的殺手,竟是AI。
如今,AI自動化了大量初級程式設計崗位,導致許多人「畢業即失業」的擔憂加劇。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統計顯示,計算機科學已成為全美失業率第七大專業,高達6.1%。

計算機科學的熱潮,難道是要涼了?
 01 斯坦福入學停滯,計算機專業爆冷 
過去二十年,計算機專業被許多人奉為未來氪金的「王牌」。
2005至2023年間,美國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數量翻了兩番,高薪神話吸引無數人扎堆。
正因如此,最新資料才顯得如此驚人。
增長0.2%入學率,幾乎可以約等於0,其中許多美國高校計算機專業招生人數嚴重下滑。
尤其是,公認的全美頂尖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人數在多年激增後,直接陷入停滯。

這波「退潮」看似突然,原因不難猜:初級程式設計師的就業市場,前景暗淡。
科技行業裁員潮、招聘凍結接踵而至,罪魁禍首正是AI。
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美國人認為,軟體工程師是生成式AI的「頭號受害者」。
事實證明,AI在寫程式碼方面的價值,甚至超過文字創作,直接威脅到初級程式設計師的飯碗。
 02 求職八個月未果狂投600份offer上岸 
「AI正在完美取代那些創造它的人」。
這句話聽起來扎心,卻精準概括了現狀。
田納西大學博士生Chris Gropp的遭遇,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手握計算機科學、數學、計算科學(computational science)三個學位,博士課程全部修完。
然而,求職八個月,顆粒無收。

他認識的兩位成功者中,一個為40個崗位量身定製求職信、跑斷腿去面試,另一個直接狂投600份簡歷才上岸。
Chris苦笑道,「我身處AI革命,專攻AI技術,到頭來卻連一份工作也找不到」。
兩個月前,他甚至放棄畢業,改行去當電工學徒。
Chris的困境並不是孤例,過去三年,美國22-27歲人群的總體就業率微增,但計算機和數學崗位就業率卻暴跌8%。
想當年,頂尖院校的計算機畢業生輕輕鬆鬆就拿到了谷歌、亞馬遜的offer,如今卻得「卷生卷死」。
Chris的父親、伊利諾伊大學超級計算中心主管William Gropp坦言,「他精通機器學習,卻還在求職。我只能說,這行業真的變天了」。

 03 技術人,被AI踢出局? 
極具諷刺的是,AI搶走的不只是普通程式設計師的飯碗,連AI相關崗位都岌岌可危。
普林斯頓大學Szymon一針見血,「AI提升了效率,企業自然要少招人」。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上週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為5.8%,高於一年前的4.6%。
從事不需要大學學位的工作的新畢業生比例,在3月達到41.2%,高於2024年同期的40.6%。

毋庸置疑,AI滲透越深的行業,失業率也就越高。
科技巨頭們已經不藏著掖著,谷歌和微軟曾公開表示,AI已參與編寫超25%的程式碼。
幾天前,微軟又裁了6000人。

Anthropic高管在播客中爆料,內部資深工程師正將工作交給聊天機器人,初級員工倒不如AI去做」。
CEO Dario Amodei甚至警告,未來5年,AI可能取代半數初級崗位。

但也有人認為,AI不該當全鍋俠。
喬治城大學教育勞動力研究中心主任Zack Mabel認為,科技行業本就週期性強,眼下高利率威脅,企業縮減招聘很正常。
科技巨頭們愛把裁員賴到AI頭上,但這更多是他們自己的決策。
AI真要引發職場大地震,還得等企業徹底消化新技術,這一步還沒走遠。
計算機科學入學率向來隨就業市場起伏,低谷後往往反彈更猛,像芝加哥大學目前還沒掉隊。

MIT教授Sam Madden甚至大膽預測,即便生成式AI大行其道,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可能不減反增。
正如Reddit網友所言,AI雖自動化的簡單部分,卻讓任務變得更加複雜——你得花一天時間,去找haystack裡的那根針。

 04 專家建議:文科也是出路 
不管這波低迷是短期的「陣痛」,還是職場大洗牌的開端,專家們給大學生的建議出奇一致:
選擇能持久培養、可遷移技能的學科。
哈佛的研究顯示,歷史和社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長期收入可能超過工程和計算機同行,因為他們掌握了溝通、協作、批判性思維等「軟技能」。
這些,才是僱主們的「心頭好」。

「為學習特定技能而上學風險太高,你得攢一身能抗未來45年變革的硬本事」。
文章來源:新智元
《留學字典》原創文章精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