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北漂的第六年,這六年裡,一直從事硬體工程師崗位的工作,六年,換過2次工作。
上一份工作差不多幹了四年,時間應該算是比較長的了,這也是我目前為止成長和收穫最大的一份工作,選擇離職的原因,是我想換下工作狀態以及賺更多的錢。
最大的工作上的挑戰是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節奏。
我1月份離職,就是春節放假前離職的,與新公司溝通春節後到公司報到上班。這樣我能利用假期的時間,重新在新公司附近找房子租。而且時間上做到了新舊工作的無縫切換。
可能多數人不會選擇我這樣的做
1、選擇年前提出離職,可能年終獎就沒了;
2、正常的年假是有工資的,這樣我離職後,年假這段時間的工資就沒有了;
3、年終和年初恰逢公司的年度總結和未來一年的計劃,大部分公司比較忙,不會有精力放在招人這一塊,而且這段時間公司人事變動較大,很有可能新公司年前給的承諾,年後不能兌現了,這樣求職者會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
建議換工作的同學,充分考慮好換工作的時間節點。
換一份工作其實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要與上家公司做好交接,重新找房租房,適應新公司的工作氛圍和工作節奏。我之所以選擇在這樣可以看似不太合適的時間節點選擇離職,是有原因的
1、我已經提前一年時間跟公司老闆打好招呼,我有離職的打算,只不過公司發展比較缺人,我算是跟老闆預設約定,我再在公司呆一年,幫公司帶一下新人,新人能接手我手上的工作,這樣我離職後不至於手頭的工作無人接手;
2、我可以選擇到年後再提離職的事,不過既然選擇離開了,也沒必要為了幾天的工資拖著;
3、我已經在年前進行了幾家公司的面試,也都拿到了offer,對方公司期待儘快入職。
在新的公司工作已經接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時間裡適應還算可以,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比較融洽,既接手過老專案的維護改版工作,也接手了新專案的設計工作。工作內容的安排是我期待的樣子。
工作時間上,除了專案進度緊張,基本沒有加班,而且今年疫情尤其嚴重,大部分時間一日三餐都要自己做,這也佔用了比較多的時間。
剩餘時間,基本就是在鍛鍊身體,因為上家公司,通宵情況比較多,對身體的消耗比較嚴重,透過一年的鍛鍊,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好了不少。
硬體設計的工作,我想不同的公司,在大的工作流程上差別應該不大,工作流程上的適應其實還好。具體到工作細節上,會遇到與原來工作習慣不同的情況,比如一項具體的工作,這樣做也行,另外一種方法也行的時候,這種情況下,說不上哪種方法更優,但是領導還是會讓你按照現在的方式執行,這時會比較彆扭,因為你已經習慣了原來的工作方式。
這種改變原有工作習慣的過程,需要適應。
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習慣也需要適應,如果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配合久了,你一說,對方就懂,對方說,你也能立即明白,但是在在新的環境裡,你需要儘可能把問題客觀的描述清楚,然後靠時間慢慢磨合出這種默契感。日常的工作溝通其實佔用了我們比較多的工作時間,能有效的溝通,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對於流程有了新的認識,新的公司人比較多,對接起來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公司也使用了一些OKR,PLM之類的管理工具,其實管理這件事,很容易影響員工的效率,但是管理的目的又是為了提高公司整體的運轉效率,挺矛盾的一件事情。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即用的方法,都是根據不同公司的具體情況,具體流程,針對具體問題具體討論,來最佳化各種細節,把細節最佳化好了,才能保證大家不犯錯的同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關於技術水平,新的工作有了新的技術要求,技術水平每時每刻都需要更新迭代,與原來使用單一的平臺不同,新的工作接觸了新的設計平臺,雖然一些基礎的東西都是相通的,但是越到細節的地方,越發現自己的自己的基礎不牢固,很多簡單的東西沒有理解透徹,就比較容易犯想當然的低階錯誤。
作者:硬體工程師職場, 來源:麵包板社群
連結:https://mbb.eet-china.com/blog/3863800-438246.html
版權宣告:本文為博主原創,未經本人允許,禁止轉載!
-END-
往期推薦:點選圖片即可跳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