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央企外遷之後,部屬高校也開始動了。
01
新一輪“京校外遷”來了。
日前召開的2024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論壇透露,北京地區15所部屬高校將向雄安新區疏解,其中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已於去年底正式開工建設。

前不久,國家層面明確要求“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分期分批向雄安疏解”,如今高校外遷正在全面拉開大幕。
部屬高校,是我國高校的第一梯隊。
目前全國共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本科院校1270所,但部屬高校僅有110多所,而北京一地就佔了1/3強,這些高校多數都是211高校和雙一流大學。
如果這些高校能夠向外遷移,無論對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還是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都是好事。
好的大學,一直都是爭搶物件。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進入頂層設計,科教的重要性有增無減。
在此背景下,一眾城市興起了“拼命建大學”、“瘋狂搶高校”的爭奪戰。引進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吸引985高校異地辦學,爭取名校建分校或研究院,爭搶“國”字頭高校……不一而足。
不過,隨著官方一紙令下,叫停部屬高校、中西部高校到東部跨省異地辦學之後,留給各地的空間就只剩下港澳合作辦學、省內名校建分校、自建大學等為數不多的可能。

而“京校外遷”,為這輪高校爭奪戰,帶來了新的可能。
這讓人想到50多年前上一輪“京校外遷”。
根據凱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1969-1970年,基於當時特殊形勢,包括中科大、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在內的13所在京高校外遷移到地方,安徽、陝西、河北、湖北、河南等地成了主要承接者。
改革開放之後,這些高校,部分回到北京原址辦學,部分兩地辦學,部分留在了地方,中科大就是代表。
京校外遷,與之前的“三線建設”一道,為許多大學欠發達省份打下了高等教育的基礎,併為後來的騰飛創造了更多可能。
不同的是,上一輪京校外遷分散到多個省市,而這一輪部屬高校搬遷,立足的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大局,主要的落腳點在於雄安新區。
雖說雄安新區並不完全等同於河北的一分子,但眾多部屬高校落戶,勢必有助於河北打破沒有“雙一流大學”本部的歷史,為“山河四省”的大學之困扳回一局。
02
哪些央企總部和在京高校會被遷出?
近年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全力推進,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了北京乃至全國的頭等大事,央企總部和部屬高校搬遷正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自雄安新區設立之初,央企總部外遷就已拉開大幕。
目前已有包括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三峽、中國電子、中國船舶、中國稀土在內的眾多央企總部搬離北京,雄安新區、上海、深圳、武漢成了主要承接者。
雄安新區則是最大受益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雄安新區已有4家央企總部,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4家,各類子企業及分支機構達200多家,央企總部數量僅次於北京、上海。

央企總部外遷之後,就輪到在京部屬高校了,不存在任何逃避的空間。
當然,京校外遷,並非首次出現,早在雄安新區設立之初就有傳聞,但哪些高校外遷、全部搬遷還是異地辦學,一直都懸而未決。
最新的訊息是,未來將有15所部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但完整名單仍未見披露。

不過,根據公開報道,目前已經確定的,至少包括北京交大、北京科大、北京林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批搬遷高校,以及去年底獲批建設雄安校區的北京理工大學。
而根據各高校規劃及相關報道,北京郵電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曾提出部屬雄安新區建設,而北京語言大學則表示“推動北京校區和雄安校區協同佈局、協調發展”。
這意味著,北京交大、北京科大、北京林大、中國地大、北京理工、北京郵電、北京語言等部屬高校都在疏解之列。
還有更多的部屬高校,在路上。
03
京校外遷,究竟是整體搬遷,還是隻是新建一個校區?
上一輪50多年前的“京校外遷”,多數都是整體搬遷,即使新建校區的,最終也都留在當地,成了獨立辦學的新高校,為地方增添一所實實在在的新大學。
中科大,就是典型代表。中科大成立於北京,系中科院的直屬高校,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京校外遷浪潮中,最終落戶安徽並留在了合肥。
時至今日,合肥能拿下最具含金量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在晶片、新能源、新型顯示等新興領域有了一席之地,背後不無中科大的貢獻。
而這一次京校外遷,到底是全部搬遷,還是簡單的異地辦學,仍舊存在疑問。
按照最初的表述,上述高校需要在2035年之前全部搬遷完畢,似乎隱含了整體外遷的設想。
不過,面對這一解讀,上述高校回應稱,建成雄安新校區後,不會整體搬遷,而是北京校區和雄安校區將“一校兩區,協同發展”。

換言之,京校外遷,似乎只是新建一個雄安新區,而北京校區仍舊存在,校本部大機率也不會動。
如果一切仍舊保持現狀,這就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東南大學無錫校區等做法別無二致,均屬於名校建分校的範疇。
不過,央企總部外遷,一開始也面臨重重阻力,但最終都得以全力推進,而且不是新建一個雄安總部或武漢總部難麼簡單,而是全面搬遷,最終實現央企總部的整體遷移。
這就是改革魄力所在,也是京津冀一體化最令人期待之處。
所以,無論央企總部還是部屬高校外遷,都非一次性行動,而是剛剛拉開大幕,一切尚在進行時。
-END-
國民經略創始人 凱風
最新城市力作
大國大城,40座城市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