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手機隨手寫的短文
1.
大家不要用“咪咪眼”這個說法了,用“斜眼”更好。
英語對這個說法的詞彙是slant-eye,是“斜眼”的意思。眼睛大眼睛小咪咪眼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斜眼”
"slant-eye"(斜眼)這個詞是不是侮辱性的?結論是肯定的。這個沒什麼可爭辯的。英美人自己的字典裡對這個詞的釋義都是歧視和侮辱性的(disparaging + offensive)
西方人自己都承認“斜眼”這個詞有侮辱性,是歧視,某些中國人還要拼命為其辯護,也是醉了。


2.
三隻松鼠的廣告、賓士的廣告、那部電影。是否夠得上是“斜眼"。不同人有不同觀點。有的人認為夠得上,有的人認為夠不上。
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這一點可以尊重個人的判斷。至於正常的“眯眯眼”,沒有任何問題。眼睛小也很美。
3.
這些化妝和藝術表現手法,是讓正常人看起來更像“斜眼”還是更不像?相信這個也沒什麼和爭議的。這些手法,讓正常人看起來更接近“斜眼”。
為什麼這些設計者喜歡讓正常人看起來更接近“斜眼”,因為“斜眼”比較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更高階的形象”,符合西方社會一部分人對亞裔人形象的看法。
這種“更高階的形象”,是西方社會一小部分人定義的亞裔刻板形象。這種表現手法我認為可以批評,而且應該批評。用藝術手法讓一個正常人更接近有歧視意味的“斜眼”,肯定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行為。
CNN的一篇報道中,這樣寫了美國亞裔對“fox eye”(這種妝容比slant eye輕度得多)的抗議。文章中這麼寫狐狸眼 “人們不明白的是,這種姿態具有“種族歧視的歷史分量”,指的是西方媒體過去對亞洲人的諷刺描述——漫畫取笑面部特徵,將其描繪為“野蠻”、“非人”和低人一等。”

上面這種狐狸眼,我真沒覺得有任何問題。多好看呀。
但美國亞裔這樣都要抗議,認為是種族主義…… 更不要提slant eye。
當然,在西方媒體筆下,中國人抗議“斜眼”就是網路暴民,美國亞裔抗議“狐狸眼”就是種族平權了。
如果美國亞裔有抗議狐狸眼的權力,為啥中國人批評兩句類似“斜眼”的化妝方式,某些人就要跳起來呢?
4.
這些藝術表現手法是否屬於“辱華”?不同人也有不同觀點。我認為不屬於企業刻意“辱華”。無論三隻松鼠還是賓士,都沒有動機去刻意侮辱中國人。
這些廣告,都是設計師設計的,反映了設計師的世界觀和審美觀。他們的審美觀是和西方社會時尚界完全一致的。如果說企業有錯,就是沒有意識到這種審美觀和中國大多數人的審美觀世界觀是不一致的。
至於這位模特的抖音影片,也體現了她的世界觀和審美觀。也許她是這種審美觀的受益者,所以難以接受對這種審美觀的批評,這個也可以理解。
5.
這場爭論,對社會是否有益。我認為是有益的。幫助企業瞭解社會大眾的想法。企業要賺錢,肯定要尊重消費者的想法。
企業需要開始意識到,時尚界設計界的審美觀和社會大眾目前是不一致的。直接照搬時尚界設計界的方案,不加以稽核是有輿論風險的。
企業是金主,企業有了這個意識,時尚界設計界就自然會開始轉變。也許需要很長時間,但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關鍵詞
形象
眼睛
“斜眼”
這個詞
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