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人要求斯坦福等6所高校分享中國學生資訊北京回應

週三,國會眾議院一個下屬委員會的主席致函斯坦福大學(Stanford)和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等六所美國高校,要求它們提供有關中國公民的詳細資訊。這是國會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試圖遏制中國學生流入美國的最新舉措。對此,北京回應稱,中方敦促美方切實保障中國留學生正當合法權益,不得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限制性措施。
圖為密歇根州共和黨人莫倫納爾
密歇根州共和黨人、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主席莫倫納爾(John Moolenaar)在信中指責北京將研究人員“嵌入”美國領先的學府,為其提供可兩用的敏感技術。
他指稱:“美國的學生簽證制度已經成為北京的特洛伊木馬。如果不加以解決,這一趨勢將繼續取代美國人才,損害研究誠信,並以我們為代價推動中國的技術野心。”
被要求提供資訊的高校還包括普渡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馬里蘭大學和南加州大學,它們都是美國最活躍的研究型大學,接收了大量中國學生。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莫倫納爾在信中要求這些大學的校長在4月1日前提供所有中國學生的詳細資訊,包括這些學生以前就讀的大學名稱、學費來源、以及他們參與的研究和大學專案的型別。
據報道,信件還進一步詢問了大學對中國公民學習“STEM”領域的做法,如量子計算,以及與中國的師資聯絡。
關閉
對於莫倫納爾所採取的最新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四應詢表示,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佔留學生總數約四分之一。教育合作既拓展了兩國學生的交流渠道,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也有利於促進美國經濟繁榮和科技發展,符合雙方利益。
她說:“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切實保障中國留學生的正當合法權益,不得對中國留學生採取歧視性、限制性措施。”
近日,美國政界強化對中國留學生審查機制的聲浪持續升溫。上週,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人提出了一項禁止所有中國公民獲得學生簽證的法案,引發了民主黨議員和亞裔團體的強烈不滿。
這些舉措正衝擊著以資訊共享、消弭中美學術壁壘為目標的合作伙伴關係,給其增添了額外壓力。
此前,莫倫納爾所在委員會發出的信函已導致數所美國大學宣佈,它們將終止與中國院校的合作關係。其中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等研究型大學,以及密歇根州奧克蘭大學和紐約阿爾弗雷德大學等非傳統研究型機構。
目前,中國學生是美國第二大留學生群體,僅次於印度學生。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2022年釋出的一份報告發現,在畢業後留美的外國STEM學生中,中國和印度學生合計佔了近一半。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read more"檢視更多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