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升學季,魔都國際化學校中的申請王者莫過於世外:
-
美國藤校&Top的早申錄取中,世外囊獲了1枚耶魯、1枚芝大、2枚康奈爾;
-
牛劍錄取,世外又拿下4枚牛津、8枚劍橋!
再加上去年,世外斬獲學校歷史上首枚哈佛;IB大考也以40+的均分、一位IB滿分的傲人成績,領跑上海。這所魔都頂流校已經成為上海國際教育圈現象級的存在而一位難求!
所以也難怪,當世外教育集團的旗艦校青浦世外高中去年橫空出世,並於9月開學後,會受到那麼大的關注——喜歡世外教育的家庭,紛紛選擇這所有著最強“世外基因”的新高中。


之所以說它擁有最強世外基因,首先是它的校長天團,從世外教育集團總裁徐儉,到青浦世外高中校長岑曉華,再到青浦世外高中常務副校長陳佳純等,都是原徐匯世外的“老世外人”。

– 徐儉 –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總裁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教育部培養計劃北大名校長培養基地導師
·上海市世外中學原校長、徐彙區教育局原副局長、青浦區領軍人才

– 岑曉華 –
青浦世外高中校長
·美國世外中方校長
·上海市世外中學IBDP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
·上海市世外中學原副校長
·杭州世外中學創校校長

– 陳佳純 –
青浦世外高中常務副校長
·上海市世外中學IBDP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
·上海市世外中學原校長助理、課程處主任、
IBDP協調員(2016-2023)
·IBDP物理資深考官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選單
除了校長之外,青浦世外高中的一線老師有接近一半來自世外母體校,原汁原味還原世外的教學質量。
但教育從來不是一場簡單的複製遊戲。從去年1月青浦世外高中官宣至今,世界風雲變化——DeepSeek顛覆全球AI格局,人形機器人在2025年春晚爆火後開啟“量產元年”,馬斯克驚悚預言“AI可能取代人類所有工作”……世外教育集團的創新基因,在青浦世外高中迸發出了更鮮活的能量。

用常務副校長陳佳純先生的話來說,青浦世外高中既延續了母體校的學術傳統,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通識教育底盤+IB、AP雙軌制課程+美國世外資源”的組合拳,對課程和活動進行全面升級,成為一所自帶創新和未來基因的世外系學校。
開學半年以來,青浦世外高中的學生已經初露鋒芒,在AMC10/12、iGEM、BrainBee腦神經科學競賽等各項國際賽事中斬獲個人佳績及學校團體榮譽。
-
到底這所萬眾期待的高中創辦半年內發生了什麼?
-
未來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做法?
我有幸探訪了位於蟠文路455號的青浦世外高中,採訪了陳佳純副校長一起做了個覆盤,也為想要申請青浦世外高中的家庭提供參考。
想了解更多學校相關資訊
可以參加3月15日的校園開放日
👇掃碼關注學校官方微信報名搶位哦👇


從徐匯世外中學到青浦世外高中
而徐匯世外這些好成績的締造者,全部原班人馬,成為了青浦世外高中的創校團隊。
青浦世外高中的創校校長,正是世外中學原副校長、IBDP課程主要創辦人之一,從2008年到2015年擔任第一任IB課程協調員的岑曉華。而青浦世外高中的常務副校長陳佳純,則是從2016年到2024年接棒岑校,擔任世外中學第二任IB課程協調員。此外,青浦世外高中的升學指導主任王文軒,也是徐匯世外的第一任升導主任……
在陳校看來,徐匯世外的好成績是青浦世外辦學底氣的來源。帶著這樣的基因,徐匯世外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深厚的課程功底、豐富的升學規劃經驗、多元的學生活動等,青浦世外高中都在吸收發揚,但同時也做了升級和最佳化。


首先是課程的升級。
青浦世外高中同步開設了IB和AP課程,但和徐匯世外或其他設有多個主流國際課程的學校不同,它並沒有在高中一開始就進行篩選和分流,讓學生必須早早IB或AP二選一,而是先上IB和AP深度融合的通識教育課程——在高一這一年,學生要學習語文、外語、人文社科、科學、數學、藝術這六大學科領域的內容。


據陳校介紹,IB和AP各有優劣勢。比如:
優勢在於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有針對性地專注於某一學科的發展;
但劣勢是可能讓部分學生過早放棄了一些學科領域的學習,面對複雜的真實世界,難以形成全面的、更高層面的認知。
優勢在於它的三大核心課程直指三種關鍵能力的培養——CAS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溝通、協調、決策、時間規劃等綜合領導力;TOK(認識論)讓學生對於所獲取的知識保持質疑精神,培養了批判性思維能力;EE(拓展論文)則培養了研究能力。
但劣勢在於課程難度大,“六邊形戰士”的培養也不適合所有學生,不少學生IB讀到後面很痛苦,但因為早早就選定了路徑,無法更改。



而青浦世外高中的通識教育課程,“既能讓IB學生享受AP課程的資源,靈活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凸顯學術優勢;也能讓AP學生獲得IB的核心價值,培養關鍵學術能力,透過廣泛涉獵,更為全人發展。”
-
比如高一有一門通識課叫“學術研究”,相當於IB中EE的前置課程,教學生學會如何開題、如何蒐集分析資料、如何查文獻、如何寫論文等,最後學生要完成一篇1500-2000字的迷你EE論文。
-
還有一門通識課“政治哲學”,背後關聯的則是IB TOK相關能力。一方面有國家課程的思政內容,另一方面還涉及邏輯學、知識論等思辨能力的教學。
有了這些鋪墊和“腳手架”,到了高二高三,IB學生面對4000字的EE論文、TOK學習成果展等更高難度的IB內容,心裡不會犯怵;同時,AP學生也能獲得IB的核心能力,從而取得未來的比較優勢。

而從青浦世外高中開學這半年的情況來看,在接觸過通識課程之後,確實有很多學生改變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有的原本想透過AP主申美國的學生,覺得也可以透過IB進行英美雙申;有的一開始認為自己只適合理科的學生,發現可以進行文理跨學科專業的學習……
接下來高二,學生就可以自由選擇IB或者AP課程,但資源仍然互通。“背後是青浦世外高中對學生的託底。”

“很多學校IB和AP是兩個不同的學部,所以課程不互通;但在青浦世外高中,AP學生浸潤在IB的框架中;而IB學生,我們也鼓勵他們儘可能多去利用學校的AP課程資源,選修AP課或者參加AP備考。我們有AP Classroom這樣的線上課程資源,對IB學生開放。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來說,IB和AP的結合更能體現他們的學術能力,選4門IB HL,不如多選幾門AP。”
而學校的“託底”體現在什麼地方?陳校介紹,如果有學生實在覺得IB難以繼續,可以從IB全科學生,轉成IB單科學生,保留兩三門自己擅長的IB學科,再配上AP,加上學校獨有的美國世外雙文憑專案,整體學術的豐富性和強度也很高。避免出現前面提到的IB讀不下去了,卻因無路可退還要一路死磕到底的窘境。
👇左右滑動看學生們眼中的學校👇
★


★


★


★


★

More

中美雙文憑、貫穿三年生涯規劃
沒有一個學生是“陪跑”
除了喜歡通識教育+IB、AP雙軌課程,很多家長選擇青浦世外高中,還因為它和美國世外泉谷學校實現了學分互認,畢業生可以收穫中美雙文憑,很香!
今年6-8月,青浦世外高中的創校生們就將全員前往美國,開啟他們為期兩個月左右的美國世外學習之旅。

陳校介紹,青浦世外高中和美國世外如同姐妹校。青浦世外高中的校長岑曉華同時也是美國世外的中方校長。之所以叫雙文憑專案,是因為兩校學分互認,學生在高中階段完成青浦世外高中以及美國世外夏校所有課程對應的學分,即可獲得中美兩所高中的畢業文憑。
此外,在學術資源上,原來在徐匯世外所有的學術競賽、科研專案等含金量高的學術活動,都已經在青浦世外高中落地,比如被譽為科研皇冠上“明珠”的丘成桐競賽,以及ISEF(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康萊德創新挑戰賽、各類數理化人文競賽等,已經在青浦世外高中部陸續展開。
陳校也透露,學校還引進了諸如復星基金的公益專案,鼓勵學生以個人或者學校社團為單位,參加“青少年遠見者新星獎”公益專案的比賽;同時,學校也引入了聯合國SDG可持續發展專案,希望讓學生能更多參與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





而在升學資源方面,青浦世外高中有貫穿三年的“生涯規劃課程”,這是在世外中學母體校十多年辦學經驗的積累上,進一步完善後構建的課程框架。
從學生被青浦世外高中錄取後的暑假開始,學校就會“以終為始”進行指導。除了每週都有生涯規劃課之外,在自修或中午、放學時間,升學指導老師會一對一找學生面談,記錄他們每一階段的想法,從而更新他們的升學規劃。目前10年級的新生基本都已經進行過這樣一對一的面談。


從“校長下午茶”到“亞馬遜皮划艇”
一切從學生出發
不只有學術,青浦世外高中還格外重視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陳校長曾看到不少學生到了高中,因為課業壓力大而崩潰,如何幫助學生釋放學業壓力?
👉“校長下午茶”是青浦世外高中的特色專案,也是陳校長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橋樑。
作為咖啡深度愛好者,陳校長會定期“開放營業”,親自給學生手衝咖啡,連拉花都會!
學生一邊喝著“校長牌”咖啡,一邊交流近期的想法——可以給學校提意見,也可以說說自己遇到的挑戰,陳校長化身升學指導,在輕鬆的氛圍中,給學生指點迷津。
比如有學生喜歡觀鳥,陳校會在瞭解情況後,支援她堅持自己的特色興趣,並與其探討將此轉化為學術研究課題,或者生態保護公益專案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在校內,“哪怕IB、AP課表再滿,體育課一定要排進去!”
這是學校的堅持,除此之外學校甚至還在上午第二和第三節之間、下午第六和第七節課之間,分別安排了30分鐘及20分鐘的大break時間,真的極其“奢華”,很多學校做不到。
陳校解釋,如果說10分鐘休息,學生只能上個廁所;20分鐘,他們願意走得更遠一些;而30分鐘休息,學生或許願意到戶外蹦躂幾下。“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為了讓學生們能更多地動起來,陳校長還特地在教學樓二樓的半露天平臺,配置了乒乓球桌,學生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還能做一些輕度運動。



👉而在校外,青浦世外高中堅持一個月舉行一次素質拓展活動。
比如上學期,10年級的學生們就看了巴黎聖母院的VR展、參觀了天文館、秋遊去了迪士尼……
這學期,陳校長預告,學生們還會前往雙子山登高、做TEDxQPWFLHS Youth演講比賽、前往被譽為“亞馬遜青浦分遜”的岑卜村玩皮划艇、去上博看埃及展、到金山營地露營,甚至還要去京杭大運河進行社會實踐考察!


陳校認為,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只有一個簡單的檢驗標準,就是看是否有利於學生髮展。
“這些活動有利於孩子們身心健康嗎?有利!安排!
有利於釋放焦慮和壓力的情緒嗎?有利!安排!
有利於學業的發揮和個人風採展示嗎?有利!安排!”
所以在青浦世外高中,“一切為了學生”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真真切切落實到了每一天。


面對飛速發展的時代,
焦慮的家長其實只要做對兩件事
面對這個人工智慧、機器人飛速發展的時代,陳校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從AlphaGo,到ChatGPT、DeepSeek、人形機器人、腦機介面……每次科技發生了革命性的進步,都會有人拷問:未來教育到底該怎麼辦?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我們?我的答案是,不會。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學生?如果說過去,是以知識傳授為主,那麼人工智慧的出現,我們更應該培養的是如何利用AI這樣的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青浦世外高中在課堂上已經在做的事情。
無論是通識教育課程讓孩子先‘玩明白’再選方向,還是培養所有學生都具有IB要求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領導力等,再到豐富的活動設定,都是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索和試錯中,培養起自己的思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採訪的最後,陳校長和我分享了一個觀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其實只要做兩件事情——託舉和兜底。

就像在《哪吒2》裡,敖光對兒子敖丙說,‘我只想用過往的經驗為你謀幸福。但是,父輩的經驗只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要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
我們很多家長過去的成功模式以及對成功的認知,已經無法套用到現在的孩子身上。
國際課程的孩子家庭條件都很好,家長都希望用積累的財富和能量讓孩子少走彎路,但實際上卻剝奪了他們探索和試錯的權利。犯錯本身就有最寶貴的價值。而家長能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並在背後給予支援和關注,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儘可能幫Ta兜底。”
對青浦世外高中,“我們一定是把學生髮展放在首位。與其一進高中,就劍指升學,不如一步步踏踏實實把課程學好,把活動做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特質和特長。學生得到成長和發展後,升學結果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想了解更多學校相關資訊
可以參加3月15日的校園開放日
👇掃碼關注學校官方微信報名搶位哦👇

課程體系:國家課程、IBDP、AP
諮詢電話:021-60829355、021-60829356
招生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地址:上海市青浦區蟠文路455號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