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軍擦邊,一天漲粉兩百萬

作者:葉立華
來源:太行商評(ID:gh_7be24927666c)
文章已獲授權
一個世界冠軍,突然搞起了擦邊,聽起來離譜。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前世界冠軍吳柳芳,原來搞得是體操專案,給國家爭了不少光,退役後生活無所著落,前段時間簽入了著名博主童錦程的公司。
細看吳柳芳的經歷,就會發現,1994年出生,後面加入了地方省隊廣東體操隊,又因為成績突出入選國家隊,2008年年僅14歲就獲得了全國體操錦標賽冠軍。
2009年的捷克杯上,吳柳芳得了高低槓專案冠軍和自由操冠軍,2010年的體操世界盃上,年僅16歲的吳柳芳斬獲了體操世界盃的兩項冠軍。
無非是沒有在奧運會上身披國旗拿個榮譽,體操界能拿下來的獎不多,基本上都拿到了,沒在奧運會獲得榮譽的原因也簡單,就是因為2012年5月全國體操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平衡木決賽,受傷了,沒法參加倫敦奧運會了。
第二年吳柳芳退役,1994年生,14歲獲得了國家冠軍,15歲拿了世界冠軍,16歲拿了世界盃冠軍,18歲受傷,19歲退役,還沒到20歲,已經走完了一個運動員的全部生涯。
從2013年退役,到如今已經11年了,我們國家的運動員,能得個大獎,自然有地方院校願意要,比如說蘇炳添就可以去當老師,但是問題是,在我們中國,每年都有數千名運動員退役。
除了每年例行退役的幾千人,每次奧運會和全運會後,都會集中退役一批高水平運動員。市場化較高的專案,運動員退役了有的是就業方向,但是大部分專案根本沒有什麼市場,運動員就業較為困難,過去很長的時間內,退役運動員都想要的安置方向,就是分配或者去公家單位任職。
比如說和吳柳芳同年出生的搏擊專案世界冠軍林慧敏,也是女性,也是世界冠軍,差不多和吳柳芳是同一批運動員,只不過在賽場上多打了六年,後來進了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體育系,當了老師。
不能去體制內單位任職,也沒有被分配,大部分會選擇當教練員。但是體操專案的難處在於,根本沒有市場去當教練員,但凡關注一點吳柳芳也能知道,脖子著地,退役了,進了北體進修,畢業後直接就是失業,除了噹噹體育推廣大使,混在小朋友中間,根本就沒有什麼空間賺錢。
於是吳柳芳很早就開通了社交媒體平臺,等的就是一個機會,不然也沒有辦法。擦邊的事情也幹了一年了,也就積累了幾萬粉絲,根本比不過以前的擦邊博主。
就算是童錦程這樣的大博主,也沒有能力把一個擦邊技術一般化,年齡還有點大的女主播硬捧成一個網紅,就這麼幹了一年。
要不是懂袋鼠搖的小師妹出來激情對噴,製造爆點,以身入局帶起來輿論,吳柳芳去哪搞一天漲粉兩百萬的壯舉?
人家乒乓球市場大,粉絲多,球員有事,都是粉絲下場對噴,體操這樣的專案除了兩個運動員,連一個粉絲都沒有,還有什麼好說的?
問題不是擦邊不擦邊,是實在沒有就業的辦法,所有的路都能走斷,要麼就是安心認命,要麼就是搏一把換個賽道起來。身上披過國旗的人,又有幾個願意服輸的。
賽場上的冠軍只有一個,亞軍也就一個,受傷退役的人大把。但是不能因為專案小眾,就忘記了這些人曾經給國家拼搏的努力。
體操隊內的腌臢事情多了,我看吳柳芳比起來有些人,還是好太多了。每個人都值得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第二生命也應該有無限可能,不是說擦邊不可取,競技體育結束了,不是人生就此結束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退役的保障,這條路吳柳芳走好了,也是對後來人的貢獻。應當祝福吳柳芳,走出了一條特別的新路。
過往的經歷不應該成為再啟程的負擔,而應該成為寶貴的財富,指引退役運動員前行。賽場不是人生的全部,美好的事情有很多,希望更多的退役運動員,能走向更寬廣的人生道路。
本文授權轉載來自公眾號:太行商評(ID:gh_7be24927666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