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6月23日,卡達外交部發表宣告稱,卡方相關部門宣佈暫停該國領空的所有空中交通。

宣告表示,卡達致力於保護所有卡達公民以及在卡居民和遊客的安全,暫停所有空中交通的決定是基於當前地區局勢所採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的一部分。
宣告還表示,卡方相關部門正在密切監控地區局勢,並與地區和國際夥伴積極協調,溝通和評估事態發展,卡方將透過官方渠道及時向公眾提供最新資訊。

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
將根據美方行動作出對等回應
當地時間6月23日,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薩維發表講話稱,伊朗將根據美國採取的行動,作出對等回應。
穆薩維還表示,伊朗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懲罰將持續進行,直到其被徹底擊垮。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東部時間21日晚證實,美軍“成功打擊”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當地時間23日報道,知情人士表示,美國駐敘利亞軍事基地遭到襲擊。
6月23日,國際原子能機構舉行理事會會議,審議伊朗局勢。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在會上敦促保持“最大限度的剋制”。
伊朗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禮薩·納傑菲在會場外對媒體表示,“不受懲罰的時代已經結束——只要威脅的來源繼續存在,伊朗就將充分行使《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的固有自衛權,繼續採取必要、堅決和相稱的措施,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地點,以自己選擇的方式消除這一威脅。”

白宮:確認伊朗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6月23日重申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說法,即美國確信伊朗的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並且高度確信襲擊發生的地方正是伊朗濃縮鈾的儲存地。萊維特表示,如果對襲擊結果沒有信心,特朗普就不會下令發動襲擊。
美國白宮當天還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有興趣”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問題。
萊維特稱,特朗普並沒有推動伊朗政權更迭,他相信伊朗人民能夠掌控自身命運,並“仍有興趣”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問題。萊維特表示,美國的立場和軍事姿態沒有改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文表示,美國核潛艇是“有史以來最強大、最致命”的武器,且發射了30枚“戰斧”導彈,全部命中目標。
當地時間6月22日,美國國務院釋出全球安全警報,警告因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針對美國公民或美國利益的抗議活動。
全球安全警報指出,中東地區目前空中交通已受干擾,部分空域臨時關閉,同時“存在針對美國公民和利益的潛在示威風險”,美方建議全球範圍內的美國公民“增強安全意識”。
此前,美國國土安全部也發出警告稱,美軍空襲伊朗目標後,美國本土正處於“威脅等級升高”的環境中,可能面臨低級別網路攻擊或襲擊風險。

2小時投擲超100枚彈藥
以軍密集突襲伊朗首都德黑蘭
當地時間23日,總檯記者從以色列軍方獲悉,以軍戰機當天在兩小時內向伊朗首都德黑蘭的目標投擲了超100枚彈藥。
23日,以色列國防軍發表宣告稱,當天,以軍對伊朗多個軍事指揮中心進行空襲,包括兩處隸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指揮中心。
此外,以軍稱還襲擊了伊朗內部安全部隊下設的總情報局。
伊朗方面對此暫無回應。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等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