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生申請,以後更難了?

美國大學研究生申請人數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全球學生對美國高等教育的持續青睞,也揭示了國際教育市場的深刻變化。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過去一年美國留學有哪些資訊,接下來的美國碩士申請趨勢如何?應該從哪方面來做準備?
過去一年的美國留學
簽證政策變化
簽證審查變得更加直接,理工科學生雖然可能會被要求進行審查,但簽證官會在面試後直接表示需要進一步檢查專業資訊。
H-1B新政改革方案公佈多項利好,OPT簽證政策放寬, STEM專案的OPT專業範圍擴大;特朗普勝選等多項政策變動,引發大家對美國留學的擔憂。
其中,比較重要的事件有:2024年2月25日,F1預約面籤後免費修改面籤的次數減少至2次,即總預約機會由5次減少為3次;2024年8月27日,美國移民局USCIS正式釋出了針對OPT政策的一系列更新。再次擴大STEM OPT專案所包含的學科範圍;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引發留學生的身份擔憂;2024年12月18日,H-1B綜合改革方案公示,包含多項申請利好政策。
標化政策變化
一批大學恢復要求提交標化成績;另外GMAT考試最新變革,取消8次考試上限。
美研申請人數增加
2023-2024學年,在美國際生人數再次上漲,達到1,126,690人,在美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110萬,全面超越2018-19學年的最高人數記錄。其中,研究生人數達到了502,291人,同比增加7.6%。碩士人數達到319,402人,同比增長8.3%,博士人數達到149,618人,同比增長5.9%。
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加,優質專案的申請難度越來越高。內卷加劇,拼學術成績難分高下的情況下,不同學生之間的軟實力差異,成為了獲勝的關鍵。
熱門專案的申請情況變化
2023-24學年,在美中國內地留學生23.3%選擇了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專業,17.1%選擇了工程類專業,這兩類專業較去年佔比均有上升,STEM專案的熱度越來越高。
另外,一些老牌“保底”的專案難度飆升。一些原先被認為是水專業的學校和專案轉正後變得受歡迎程度提升,甚至超過一些原本強專業的專案。
比如,曾經的JHU的金融碩士,一屆錄取400人,錄取門檻低,被大家瘋狂吐槽。如今,無論是從拿到offer的,還是從被拒的申請者背景來看,JHU商學院不再水了,甚至有點卷。JHU商學院還是為數不多一貫要求提交GRE的學校。
還有哥倫比亞大學SPS學院,已經提高了整個課程體系的嚴謹程度。特別是備受中國學生歡迎的ERM和AA專案,每年的錄取標準水漲船高。
學生關注重點發生了變化
申請者焦點從安全和疫情轉移到就業和專案排名,對未來發展更為重視。
最初,打算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對安全和疫情等因素更為關注,但隨著疫情逐漸趨於緩解以及社會逐漸恢復正常,他們開始關注畢業後的就業問題。
更多人對未來發展和職業前景的關注度上升,以及個人選擇留學的目的不再僅僅是獲得學術經驗和文化體驗,更多地是為了職業發展和提升競爭力。
材料造假和加緊審查同時存在
在過去這一年,中國學生申請海外大學的造假事件頻繁發生。各大學也開始加強對申請材料的稽核,包括實習經歷和推薦信等,以防止學術造假行為的發生。美國高校在這方面力度也很大。
美國碩士留學申請更難了?
優質專案看重申請者背景一致性
在GPA、本科學校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之下,學校會優先錄取背景跟專案更契合的學生。比如同樣是公共衛生碩士,耶魯、芝加哥、哈佛等學校都展現出了對於申請人經歷的不同偏好。有的更偏向於有醫療實踐/醫療系統實習背景的學生,有的偏向於有科研、臨床研究背景的學生。
STEM專案申請人數增加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研究生專案申請人數大幅增長,STEM領域繼續吸引超過56%的國際學生,其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佔比最高,約25%,人數同比增長17%。工程學排名第二,佔19%,同比增長4%。
研究生階段的留學生更傾向於透過熱門技術領域提升職業競爭力,對於中國留學生而言,最受歡迎的專業依然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工程學以及商科管理類。
中國學生申請頂尖名校難度提高
如今,赴美留學並未出現全面“退潮”,而是呈現出結構性調整。但隨著國際學生人數不斷增長,加上國際關係的變化,中國學生申請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門檻可能進一步提高。
美國留學生活成本持續上升
美國大學的學費和生活成本較高,匯率波動也可能對家庭經濟造成額外負擔。據統計,多所藤校學費已漲價至驚人的9萬刀一年。
部分學生拿到推薦信的難度增加
對於一些同學來說,可能在之前沒有出國留學的大學,也不知道推薦信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合理的規劃。
導致平時跟授課老師沒有很強聯絡,從而導致申請階段很多老師不肯給學生做推薦人(因為不認識學生,或者關係處理的不好,以及老師要給不少同學上傳大量推薦信,工作非常繁雜)。
美國碩士申請如何規劃?
美國碩士申請需要參考的資訊太多,涉及到GPA、院校、專業、預算、標化、文書材料、實習、科研、工作經驗等多方面的資訊,並不能直接根據某一項資料就能給出具體的選校方案。
一般來說,越高的GPA越能夠增加你的競爭力,而排名較高的學校通常有明確的GPA最低要求。我們通常可以查閱學校官網以瞭解錄取要求,一些排名較高的學校會有明確的最低GPA要求。以下是一般情況:
GPA 3.7+:
基本上可以申請全美前30名的學校。
GPA 3.5+:
可以嘗試申請全美前50名的學校。如果你有良好的託福成績和強大的軟實力背景,也可以試著申請前30名的學校。
GPA 3.0+:
可以申請全美前100名的學校。如果希望申請前50名左右的名校,建議提升軟實力以彌補GPA上的不足。
GPA 3.0以下:
這種情況下申請全美前100名的大學可能會比較危險,很有可能在網申過程中被刷掉,如果大家想要申請成功的話,可以在其他申請材料上努力,爭取一個好的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選校範圍因人而異,以上資訊是根據歷年申請經驗得出,針對不同的專業,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並不保證以該績點申請一定能拿到offer。另外,GPA和院校背景在申請中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招生官會綜合考量申請者的其他軟實力(比如託福分數、科研、競賽等)整體背景。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內容綜合自網路。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和原載媒體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