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鏘,說好的17BA申請人調查問卷反饋來啦~本次問卷的有效填寫數量達到了232份!相比16fall的41份(沒有看過16fall申請統計的同學可以戳公眾號歷史推送),這次的樣本量簡直感人至深,相信也更能夠展現出BA申請人這個群體的整體情況~
申請人的本科背景分佈和16fall的調查結果並沒有很大的差異。毫無疑問,商科背景的申請人還是佔據了半壁江山。同時,理工科申請人比例略有上升,佔到了將近20%,想必和這個專業宣傳越來越多、越來越火有關,部分的理工科申請人也慕名而來。
到了9月中下旬,G還沒有考的同學們居然有五分之一!!!9月不考G,R1徒傷悲(敲黑板)!!! 至於分數分佈,呈現出的也是比較符合我們的普遍認知的單峰分佈。在已經有了GMAT/GRE成績的同學們中,大約65%都達到了700/320,分數之戰愈演愈烈。。。
比較謎的一點是。。這一題我當時好像忘了設定一個叫做“還沒考”的選項了。。不過似乎也沒有人來和我反饋這個bug→_→看起來大家都會先考出一個語言成績呢。。。從這個waive語言成績的比例來看,本次的調查物件中有1/8左右的海本同學,這也符合我們平時對於master申請陸本和海本的數量認知。在分數統計部分,依舊是一個左偏的單峰分佈。目前已經達到了100/7及以上的申請人依舊佔到了需要考試同學的65%左右(和上面G的資料蜜汁吻合)。
今年的工作經驗統計資料相比2016,應屆生的比例稍有回升,三成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有一定的工作經驗,8%的工作經驗豐富。
BA一向都是混申的重災區,今年略多於三成的同學表示自己是真愛黨(其實已經高於我的預期了)。表示的混申商科其他專業的同學戰勝了真愛黨成為最大群體。對於那10%的打算BA+商科其他+理工科一起申請的同學。。。。。。我真的沒想到能有這麼多,你們是不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了。。。目瞪口呆.jpg
接下來,才是我們的重頭戲——BA各個專案的申請熱度分析。讓我們先來放一個巨型柱狀圖。
在LA的地理位置加持、USC的綜排商排知名度加持,以及,我的不懈安利下,USC成為了本次問卷唯一獲得超過50%選票的申請學校。。。。對此我表示十分欣慰,同時,為我家帥director今年的髮際線感到擔憂。關於USC的更多資訊請見我之前的就讀體驗推送~
BA界傳統女神校。。。魅力不減當年。。。40%的被調查者表示會申請。只能說,歡迎大家為UT添磚加瓦(嗯UT有我一塊磚)。公眾號同樣有UT的專案介紹推文喲。
GWU出現在第三名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有30%的被調查者表示會申請。可能是因為GWU備受各個分數段申請人的喜愛,可衝刺可穩定可保底。。。同時GWU的課程設定不錯,地理位置也好,沒有明顯短板。公眾號也有GWU的專案介紹喲。
幾乎是和GWU並列第三,暴暴表示欣慰。WUSTL綜排在MIT和DUKE出現之前幾乎無敵,商排也是極好的,因此收到排名黨的熱愛。同時WUSTL的專案雖然名字叫customer analytics,但是暴總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課選得好,tech的讓你無話可說。。。並且提醒大家,WUSTL是介於BA和MA之間的專業,所以申請Marketing的同學和申請BA的同學都會來WUSTL摻上一腳。。這次只統計了BA的情況,不知道MKT 那邊戰況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預告一下——WUSTL的在讀體驗也即將釋出。
海浪沙灘老船長的UCSD,作為加州的另一大BA專案,同樣熱力十足。不熟悉他家專案的同學們依舊可以翻公眾號往期推送。
冰雪女王UMN,課程intense的不要不要的。總覺得六月開學以後UMN的同學們就不見了呢(笑)。也許,氣候是阻止UMN獲得更高排名的最大障礙。是的,UMN的介紹,公眾號也有。。。
UR獲得了第七名,畢竟羅村在商科申請界的知名度也是很高很高的。當然,這個排名可能是,同時涵蓋了想要申請BA和MA的同學。。。他家兩個專案都是STEM喲,喜歡Market/想要偏Business一些的同學們可以考慮考慮。我們曾經對UR的BA專案做過介紹,裡面也涉及到了一些MA專案的內容。
其實和UR並列第七。今年新開的專案。。。STEM一波三折,先是說能拿下,然後又一副難產的樣子,如今終於把STEM掛上了官網。就衝著DUKE和Fuqua的名頭,想必申請人也不會少。
不錯的課程設定,優秀的地理位置,靠譜的director造就了SMU BA專案的傳奇。有四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表示會申請。(嗯,最後說一遍公眾號有專案介紹!答應我不要嫌我煩)
大概衝著MIT這個名字,同學們就已經心嚮往之了吧。不過去年的招生標準有些謎了,畢竟最後找的人數太少。今年圍觀廝殺。
看完了前十名,我們來看看“其他”一欄大家都提到了什麼專案:Bentley提名多次,此外還有NWU, CMU, USF, UVA, RPI, PPD,疙瘩AA,以及英國的IC、華威,香港的CUHK,新加坡的NUS等等。(好吧我設計選項的時候確實沒有考慮美國以外的專案啦)
溫馨提示:學校競爭程度請將申請人數與錄取人數結合參考,不要被單一資料影響自己的選校。問我錄取人數怎麼才能知道?請自己在各大網站查詢,或者發郵件給小蜜詢問,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辦的同學,歡迎垂詢BBC。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當時問卷發出僅僅半小時,我們就收到了100餘份答卷,這可以說是大大的出乎我們的預期,BBC的各位都有那麼一點小小的興奮呢(傲嬌臉)。總之,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BA留學匯彙集各校BA在讀錄取人才,專注BA三十年,帶你申請帶你飛。歡迎大家踴躍關注!
所有文章未經註明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