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別和親人賭氣,無論是父母、伴侶,還是子女

文 | Seven · 主播 | 聞悅

來源 | 讀者(ID:duzheweixin)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
“人要一賭上氣,就忘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著能氣著別人,忘記也耽誤了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賭這一口氣,不管跟誰相處,總想爭個高低輸贏。
就連和親近的家人也是如此,絕不輕易妥協。
可家應該是可以躲避風雨的港灣,不應該是槍林彈雨的戰場。
想要家庭長久和諧,就千萬不要和家人賭氣。
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一名13歲的女孩因為遭受媽媽訓斥,一時想不開,便反鎖了房間門,坐在6樓窗邊,欲跳樓輕生。
救援人員趕到時想要破門而入,女孩卻情緒激動,對著他們大吼:
“你們敢破門,我就敢跳下去!”
見此情景,救援人員不敢妄動,只好建議媽媽先給女兒道個歉,穩住孩子的情緒。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媽媽卻依舊態度強硬:
“我不可能給她道歉!”
這可把救援人員急壞了,趕緊勸說:
“她是你親生的不?
道歉的話如果說不出口,我教你,你跟我一句一句地說。”
好說歹說半天,這位媽媽才勉強跟孩子道了歉,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女兒此刻正命懸一線。
評論區有位網友的留言很犀利:
“孩子的脾氣都是你帶出來的!
你愛賭氣,孩子就敢賭命!
賭的就是誰更狠!”
和家人賭氣,一時爽了,卻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最後追悔莫及。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年輕媽媽趁假期,開車載著自己的母親和1歲的孩子自駕遊。
旅途中,她與母親發生了口角,一氣之下將車停在高速路的匝道上,反鎖車門揚長而去。
此時,室外溫度高達35℃,車內更是悶熱,母親和1歲的孩子被悶得大汗淋漓、滿臉通紅,更糟糕的是車上連瓶水都沒有。
母親不停地撥打女兒的電話,女兒反覆結束通話。
好在交警及時趕到,在多次聯絡這位媽媽未果之後,果斷用錘子砸碎了車窗,這才把困在車內近兩個小時的老人和孩子救了出來。
此時孩子已經渾身溼透,被熱氣悶得發不出聲來。
這位媽媽事後無比後悔、自責,連聲感謝交警的及時救援。
和家人賭氣,逞一時之快,表面看起來是贏了。
但親情沒了,感情淡了,更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一位博主講過這樣一段經歷:
他出生於農村,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媽媽的腳還有殘疾。
因為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從小父親就望子成龍,對他的要求近乎嚴苛。
有一次,博主因為一件小事和父親大吵了一架,彼時他正值青春期,乾脆賭氣離家出走,自此便再也沒有跟父母聯絡過。
這些年來,他做過流水線工人、賣過保險、做過廚師,發誓要混出個人樣,不讓父母再吃苦受難。
漂泊了近十年後,他終於開了一家餐館,慢慢積累了一些財富。
直到今年,他覺得手上的積蓄夠了,想回家給父母一個驚喜。
可等他回到老家,發現家裡雜草叢生,房屋破敗,父母也沒了蹤影。
一位鄰居告訴他:
“你父母五年前就已經離世了!
可憐他們生前一直唸叨你,到死都沒把你盼回來!”
他在村裡找到了自己已經嫁人的妹妹,這才知道:
自他走後,母親聯絡不上他,整天鬱鬱寡歡,加上本身身體不好,最終先行離世。
而父親自母親去世後,每日燒香拜佛,祈求他能回來。
最終,父親因肺癌離世,人生最後的時刻,他還在囑咐兩個女兒一定要找到他。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博主跪在父母的墳前痛哭懺悔。
他怎麼也沒想到,就因為自己的固執和一時賭氣,造成了終身的遺憾。
家人永遠是你在這世上最深的牽掛、最溫暖的避風港,也是你最該珍惜的財富。
人這一輩子很短,莫要因為賭氣,留下一生的遺憾。
中國有這樣一句老話: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舌頭和牙齒在一起,也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磕磕絆絆在所難免。
倘若遇到一點問題就爭執不休、互相慪氣,只會加深怨氣,最後水火不容。
真正幸福的家庭,不是沒有矛盾,而是有著不賭氣、不較勁的智慧。
紀錄片《幸福定格》中,李教授與丈夫是學院公認的恩愛夫妻。
但在他們十幾年歲月靜好的背後,也曾有過“風雨交加”的日子。
那時夫妻倆事業受阻,孩子年幼,父母又病重住院,心力交瘁的兩人常常為瑣事爭吵不休。
一次,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平時斯文的先生竟抄起旁邊的凳子一把摔爛在李教授眼前。
李教授蒙了,但她沒有選擇跟丈夫大吵一架,抑或賭氣一走了之。
而是深吸一口氣, 輕聲問道:
“剛剛那0.1秒發怒、失控的你,並不是在對我發怒,你只是在尋找一種方法向我求助,對嗎?”
溫柔的話語,如春風細雨般,瞬間熄滅了丈夫的怒火。
事後,李教授囑咐先生:
“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這次我讓你,下次你讓我,咱們互相理解體諒。”
自那之後,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生活也越過越幸福。
弘一法師說過:
“無論是父母,還是伴侶,或是你的孩子,都不要和他們較勁。
有句話叫,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贏了傷的是你們的感情,輸了傷的是自己的心情。”
有些時候,與其非要賭那一口氣,不如對自己說聲“算了”。
對待愛的人,不必非要爭個輸贏,論個高低。
唯有懂得珍惜,互相理解,體諒包容,一家人才能風雨同舟,越走越遠。
王小波說:
“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
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人活一世,最渴望的是家,最貪戀的是家,最戀戀不捨的還是家。
一家人在一起,想要長久地幸福和睦,離不開彼此間的耐心與體諒。
知乎博主@阿爽分享過一段她的親身經歷。
某天下午,天氣陰沉,她在出門前接到丈夫打來的電話,提醒她關好門窗。
阿爽滿口答應,可因為著急出門,臨走前還是忘了關閉窗戶。
就在她出門後不久,外面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噼裡啪啦的雨水穿過窗戶淋進了家裡。
沒一會兒,很多傢俱就被雨水打溼,最要命的是,丈夫放在窗戶下面的電腦也被淋透。
兩人回到家,看到家裡一片狼藉,頓時傻眼了。
她自責不已,以為丈夫一定會責怪自己粗心。
沒想到丈夫反而低聲安慰她:
“沒關係,剛好我的電腦也舊了,重新換一臺好了。”
就這樣,一場家庭風波消弭於無形。
作家德賽萊說:
“容忍和體貼,沒有這兩件東西,家庭還成什麼家庭呢?”
要始終記住,一個家庭中,親人比道理重要,包容比責怪重要,感情比計較重要。
遇事少點指責,多點包容,一家人才能擰成一股繩,成為彼此最堅實的後盾。
一位作家曾說:
“家是一隻小小的船,要載我們穿過那麼長的歲月。”
家的意義,就是在風雨來臨之際,為我們建起一個避風港,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打氣、抱團取暖,福禍同享同擔。
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更珍貴的禮物了。
也沒有誰,比你的伴侶、父母、孩子,更值得被你好好對待了。
真正的智慧,是對最親近的人保持最大的溫柔和冷靜。
無論富有還是貧窮,健康還是疾病,你都能一如既往地包容他們、珍視他們、守護他們。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Seven。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讀者》雜誌官方訂閱號。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全家人的精神紐帶。每晚相約,陪你看故事、品人生。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有書VIP會員
現已全煥新升級
敬請登入書APP,探索更多詳情
10000本電子書免費看
加入有書VIP會員
率先一步為終身成長者
開啟人生向好的齒輪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