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在澳大利亞內陸的塵土中,一場重聚正在悄然展開。
這個距離布里斯班超過1000公里的小鎮,曾在數週前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吞噬。
而如今,當地人換上牛仔帽、走進競技場,他們不僅是在參加一年一度的復活節牛仔競技大賽,更是在為彼此、為自己重燃一絲希望的火苗。

01|洪水來襲,家園受損
幾周前,肆虐的洪水突襲了昆士蘭州西南部。牧場被淹沒、牲畜死亡、道路沖毀、生活中斷——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許多 Eromanga 居民共同經歷的真實寫照。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把掃帚,一下子把我們的一切都捲走。”——Kyabra Station 管理員 莫里斯·菲利普斯(Maurice Philips)

洪水不僅沖毀了土地,甚至剝去了大片牧場表層的土壤,留下滿地白沙。至今沒人能解釋這些沙子從何而來。
而 Maurice 甚至為了躲避暴漲的水流,把自己的車開到了房子門廊上。那仍然無法阻止他被困在樹上數小時——他試圖駕駛小艇救出動物,最終被直升機發現,才得以安全返回。
他的牧場損失接近100萬澳元,連機械裝置也只能“拖出來直接報廢”,因為在水中浸泡了整整10天。

02|牛仔競技場,情緒的出口
在經歷巨大創傷後,Eromanga 的居民用一種屬於澳洲荒原的方式重新站了起來——舉辦一年一度的復活節牛仔競技賽。
“這場活動,是我們壓抑情緒的釋放口。”——活動協調員 琳達·埃文斯(Linda Evans)

琳達是一位當地人盡皆知的“女強人”。但當她談起自己在洪水中失去的六匹馬時,眼中仍不禁泛起淚光。正是這份傷痛,堅定了她要讓這場競技賽繼續舉辦的決心。
儘管許多通往 Eromanga 的道路仍未修復,參加人數也不如往年,仍有約200名來自四面八方的居民趕來現場,只為一個目的:團聚、傾訴、彼此支援。

03|相聚不是比賽,而是療愈
這場牛仔競技賽不僅僅是比賽——它更像是一場精神上的修復儀式。
來自本地牧場的牛仔、家庭、朋友,紛紛相聚在塵土飛揚的場地中,或參賽,或觀賽,或僅僅是坐下來喝一杯啤酒,聊一聊這些日子的艱難。

“大家終於可以笑一笑,喝一杯,這就足夠了。”——畜牧經紀人 山姆·巴特利特(Sam Bartlett)
山姆說,儘管過去幾周無比艱難,他依舊對這片土地充滿希望。“草開始發芽了,年輕人們也還在堅持,我們會重建。”

04|災難之後,是人的韌性
Eromanga 的居民並沒有被困境擊垮。琳達和她的伴侶將自己牧場的牛帶來參賽,即使他們也同樣在計算著損失。
而 Kyabra Station 的莫里斯,已經穿壞了第四雙鞋子,還在厚重泥地中繼續勞作。

災難之後,他們沒有選擇抱怨或放棄,而是選擇聚在一起,為彼此撐起精神支柱。
“我們做這場競技賽,不是為了贏,不是為了表演,只是為了告訴彼此——你不是一個人。”——琳達·埃文斯(Linda Evans)

05|荒原的力量,來自彼此
在澳大利亞內陸,牧場之間往往相隔數十萬英畝,有時候要幾周才能見一次鄰居。而這場競技賽,成了人們彼此連線的節點。

也許未來的路仍充滿不確定,但正如琳達所說:
“在這裡生活的人,從不輕言放棄。只要我們還在一起,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洪水的傷痕仍在,但Eromanga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韌。
📌競技場的塵土飛揚,也許無法洗去創傷,但可以喚醒希望。
📌他們不靠奇蹟,只靠彼此。
如果你也被這些故事打動,歡迎轉發、關注我們,繼續關注澳洲內陸那些不為人知的真實瞬間。
今日話題討論
本文參考來源: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4-21/flood-impacted-eromanga-comes-together-for-rodeo/1051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