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拿到6000萬遺產,她選擇單身產子

根據港媒報道,消失一年多的鄭欣宜日前在加拿大秘密生下孩子。
有內幕訊息稱,她決定去夫留子,複製她母親沈殿霞單身媽媽的經歷。
作為「肥姐」唯一的女兒,鄭欣宜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會擁有複雜的人生,因為她的父親是鄭少秋。
這位風流瀟灑、演繹無數經典角色的男神,對鄭欣宜母女來說,卻實在算不得是位好老公、好父親。
2008年,沈殿霞去世,21歲的鄭欣宜更是成了港人眼中的「事實孤兒」。
童年的自卑、親人的離世、事業的跌宕……在複雜的人生中兜轉多年,鄭欣宜如今終於迎來自己的新家人,翻開人生另一篇。
鄭欣宜可以說是香港人看著長大的孩子,作為大明星的孩子,她出生就拿下了新聞頭條。
可惜內容不是慶祝新生兒的降臨,而是「父母感情不和,肥姐冒死生女」這樣的八卦。
當年,40歲的沈殿霞,發現鄭少秋與女演員官晶華搞起了地下戀情。為愛痴狂的她,選擇用結婚來挽救這段感情。
誰想結婚後,鄭少秋依然本性不改,與官晶華談著婚外情,且毫不避諱地對妻子沈殿霞施壓:
我給你三年時間,你如果沒有懷孕,我就會去找別人了,你不要怪我。
不顧自己身患嚴重心臟病與糖尿病,沈殿霞冒著生命危險在42歲那年,生下女兒鄭欣宜。
鄭欣宜的人生之初,幸運與不幸就交疊在一起,成為她的命運基調。
她出生8個月後,父親鄭少秋依然與官晶華暗度陳倉,沈殿霞幡然醒悟,提出離婚,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這唯一的女兒身上。
鄭欣宜學校組織化妝舞會,要求女孩子與父親共舞,沈殿霞就定製了一套男士燕尾服,去和女兒共舞。
但小孩子總是敏感的,一次鄭欣宜在新聞上看到鄭少秋再婚,並又有了兩個女兒的事情,她哭著對母親說:「媽媽,你會不會也要再結婚,我害怕你結婚叔叔會不疼我。」
多年來,沈殿霞為此事耿耿於懷,極度心疼鄭欣宜。
但她也固執地認為,缺失的家庭與父愛並不是靠物質就能彌補的:
我給女兒最好的物質生活,住大房子,坐華麗的汽車,有美食吃,可她還是不滿足,因為她沒有父愛。
也因為缺乏安全感,沈殿霞發現,鄭欣宜開心時像個天使,但一不開心會情緒失控,暴飲暴食。
隨著鄭欣宜長大,遺傳了母親易胖基因的她,十五歲體重就達到了200斤。
當她在遊樂場玩耍時,會被問:「你坐得下嗎?能不能扣得上安全帶?」
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沒有人關心她的成績,反倒是關心起她的畢業服是不是需要特別定製加大碼。
肥胖帶來的自卑,成了鄭欣宜的某種心魔,她只能用盡全力減肥,但這又促使她越發在意別人的眼光,活在他人的評價中。
小時候的鄭欣宜和長大後瘦身成功的鄭欣宜 
所喜的是,鄭欣宜天生一把好嗓子,最愛的事情便是唱歌,沈殿霞託付「音樂教父」劉家昌帶她進入歌壇。
可還沒等鄭欣宜事業有所起色,2008年,沈殿霞因肝癌去世,21歲的鄭欣宜,成為了「港圈遺孤」。
在母親的葬禮上,鄭欣宜泣不成聲說到,「我會爭氣,我會乖,我會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因為我知道媽媽想看見我這樣。」
臺下賓客驚訝於她的得體,但也都忽視了,僅僅21歲的女孩子,並不能承擔命運的巨浪。
多年來,在母親百般庇護下成長的鄭欣宜,夠乖、夠懂事,但也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極度缺乏安全感。
失去母親後,鄭欣宜就因為孤獨、焦慮而變得情緒極度不穩定。
她一度透過暴飲暴食來緩解焦慮,之前減肥的成果,也全都付諸東流。
看著鄭欣宜復胖,毒舌的港媒體,如餓狼撲食湧上來,各種譏諷看得人心驚。
而本就有「心魔」的鄭欣宜,在這樣的壓力下,亦無法正常生活。
當人處在焦慮不安的虛空中時,就更想抓住點什麼,鄭欣宜選擇了用愛情作為自己的救贖。
她陸續交往了兩任男朋友,在戀情中低聲下氣、傾囊相授,甚至不惜變賣媽媽遺留的房車,來滿足男友的花銷。
但這些男人們呢?當他們吃幹抹淨鄭欣宜的精氣神和財富後,便頭也不回地離去了。
鄭欣宜跪下求對方不要離開自己,誰知這番舉動被媒體記錄了下來,一時間惡評如潮。
鄭欣宜的人生,就此跌入谷底。
她消失了一段時間,連經紀人都聯絡不上。歌唱事業也遭遇停滯,隊友離開,合作商投訴。甚至有媒體揣測,鄭欣宜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或許是想到了一生要強的母親,或許是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2014年,鄭欣宜在猜測、擔憂和惋惜中,帶著自己的《復胖宣言》,迴歸大眾視線。
我不會再浪費我的心機和精神,只求活得開心,活得健康,對得住上天和自己……
我相信不需用力去做任何討好別人的事,也能散發我獨特的魅力。
她不再夜夜捱餓只為了把自己塞進S碼泳衣,也不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愛情上,只求對方能再多看自己一眼。
在日常工作之餘,她甚至還開通了自己的影片節目,帶領粉絲一起運動健身。
對主流審美說不,是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而彼時的鄭欣宜,已經在過往的千錘百煉中得到了這種勇氣和自信。

2022年,35歲的鄭欣宜收穫了人生中兩大驚喜。
一是在5月30日,鄭欣宜生日當天,她拿到了母親的天價遺產6000萬。

當年,沈殿霞在生命就要走到盡頭時,曾立下遺囑,要等到女兒35歲,才可以繼承自己的6000萬遺產,在此之前只能每個月從基金中提取約兩萬元作為生活費。
因為她知道,失去自己庇護的幼女就像被群狼環伺的羔羊,財富未必守得住。
多年來,港媒圍繞這筆鉅額遺產對鄭欣宜各種揣測解讀,大做文章。看到鄭欣宜稍有落魄,便譏諷她,等到35歲便好。
而真正到了這一天,鄭欣宜只是發了一張自拍,眼裡含淚,祝大家「日日都有值得開心的事情發生」。
彼時,她已經不是被唱衰的「星二代」,而是能夠自食其力的歌手鄭欣宜。
對於她來說,這筆錢的數目多少都不重要,關鍵在於其寄託的是來自母親沉甸甸的愛。
另一件事,是在2022年夏天,鄭欣宜的音樂作品《先哭為敬》獲得香港金曲獎。在此之前,獲得這樣重量級大獎的是王菲、楊千嬅這樣的大前輩。
其實,在過去的幾年裡,鄭欣宜陸續在事業上取得成就。
2016年,她以一首《女神》備受讚譽,成為圈內盛讚的「港樂新天后」。
2018年,31歲的她又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臺下座無虛席。
這場演唱會,她邀請了父親鄭少秋做嘉賓,這一舉動不僅是她原諒了父親,更是她為童年淋雨的自己,撐起一把傘。
這一舉動,也讓人有理由相信她確實更成熟、更獨立、更強大了。
她的著裝也越發大膽,誰說胖一點就不能穿得好看?鄭欣宜身體力行和「白幼瘦」叫板,證明主流審美之外,也有別樣的美麗。
如今,單身生女的訊息傳來,不少人為她「再次擁有親人的愛」的慶幸。
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眾人對於她未婚生子的態度,也不再如評價母親沈殿霞那般,「不能給孩子完整的家庭」。
而是相信「她一定會讓孩子在愛裡長大」,「和母親不同,她是深思熟慮後選擇了單身媽媽的身份」。
縱觀鄭欣宜的成長史,我們能看到的是兩位自強不息的女性,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儘自己所能活得堅強、勇敢、漂亮。
沈殿霞一生自強,哪怕是不遇良人,也能在大眾的指摘中,女兒養得懂事、大方。
而鄭欣宜呢,不僅繼承了母親的堅強,把自己從泥潭中拉了出來,還能活得更加自我、自立,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這種女性力量與覺醒,恰如多年前她唱的那首歌——
「你是女神,優雅地撥去一切的感慨,別降階到流亡情海,他不過也是很小的舞臺,你配有大愛。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Vita
編輯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