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 3月7日報道 近日,一種以道明銀行(TD Bank)名義實施的新型騙局不斷出現,受害者可能面臨畢生積蓄被盜的風險。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網路犯罪分子向用戶傳送帶有銀行標誌的簡訊,並附上一條訊息,聲稱客戶賬戶中有一筆鉅額款項待支付。《每日郵報》網站收到的其中一條簡訊寫道:“TD警告。你的賬戶上有1,298.99美元的待付費用,如果是你發起的,請忽略;如果不是,請關注[連結]。”該連結看似合法(validtddmobile.com),其實會引導使用者進入一個偽裝成TD移動網頁的網站,並提示他們輸入賬戶憑據。然而,《每日郵報》網站並未在這家美國銀行開設賬戶。
此外,一些使用者收到簡訊稱,他們的賬戶已支付一張可疑賬單,另一些人則被告知他們欠道明銀行一筆款項。道明銀行高階公關經理Martha Gaston在採訪中表示:“我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騙局,並建議消費者保持警惕。消費者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護自己免受欺詐。美國銀行協會建議個人避免分享敏感資訊,絕不要向任何透過網路、簡訊或電話聯絡你的人提供社會安全號碼、賬號或密碼。”這一型別的騙局被稱為“SMShing”,即透過簡訊進行網路釣魚。

(圖片來源:pixabay)
網路釣魚通常涉及一封偽裝成合法公司郵件的電子郵件,其中包含該公司的名稱和標誌,誘導使用者點選連結並提供賬戶詳細資訊,隨後被用於詐騙。道明銀行提醒,製造恐懼或緊迫感是許多騙局的慣用手法。詐騙簡訊中的連結會將使用者引導至一個假冒道明銀行的移動網站,要求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該網站還提供“忘記使用者名稱和/或密碼”“註冊網上銀行”“檢視網上銀行演示”等功能,模仿道明銀行官方網站。然而,使用者可以透過檢視頁面頂部加以甄別——道明銀行的官方網站標註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擔保”,而詐騙網站則沒有。一旦使用者在假網站上輸入憑據,駭客便可完全控制其賬戶和資金,並迅速將全部餘額轉移至無法追回的犯罪賬戶。道明銀行敦促受害客戶立即鎖定所有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並向銀行報告該騙局。根據總部位於紐約市的消費金融服務公司Bankrate的最新報告,自2024年1月以來,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34%)遭遇過金融欺詐或騙局。該公司於3月5日釋出的“金融欺詐調查”報告顯示,去年近五分之二的美國人(37%)因此類騙局蒙受經濟損失。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