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nda
五一假期剛過,相信不少人已經在朋友圈的「人海直播」中深刻體會到了一個真理:出門旅遊,光靠一腔熱情遠遠不夠。
翻了三十個小紅書帖子,開啟十幾個 App 對比攻略,還沒出發腦子就已經「宕機」;真到了景點,又發現「人從眾」三個字壓根寫不下那條排隊長龍。這種「早知道就不來了」的懊惱,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問題不在於資訊不夠,而在於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把海量資訊變成真正可用的答案。這正是搜尋引擎時代的「隱性成本」—— 你在不斷翻頁、篩選、甄別,而不是直接得到解決方案。
AI 搜尋的興起,第一次打破了這個路徑依賴。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搜尋不僅能找到網頁,更能將資訊初步「消化」,生成一段簡潔的回答。只是,之前的大部分 AI 搜尋仍然侷限在「你查我找並總結」的層面,回答淺嘗輒止,邏輯支離破碎,甚至連問題的重點都沒抓住。現如今,雖然已有不少服務商開始推出自家的「深度思考」,但實際上這些 AI 並沒有具備真正的思考能力,仍舊是一種計算過程。
最近,夸克推出的「深度搜索」則在這個基礎上邁出了決定性一步。

簡單來說,深度搜索在深度思考的基礎上強化了 AI 的思考能力,讓 AI 真正擁有了「高搜商」,AI 能像人一樣先主動理解、思考、拆解問題,再分點推理並規劃搜尋思路和步驟,給出結構清晰、內容可信、可直接執行的解決方案。
這意味著,搜尋不再只是資訊的搬運和簡單總結,而變成了真正有思考力的「AI 顧問」。類比於之前 AI「智商」的提升,這一次提升的是 AI 的「搜商」—— 一個用於衡量 AI 是否具備類人思維和邏輯組織能力的新指標。搜尋,終於開始真正變得聰明瞭。對使用者來說,只要說出問題,剩下的交給夸克就好。
那麼,夸克的「高搜商」究竟高在哪?
雖然都叫「深度」
但高搜商的夸克並不一樣
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帶「深度思考」的「AI+搜尋」產品,但夸克的深度搜索跟他們對比到底哪裡不同?在對大量真實問題的測試中,機器之心觀察到夸克深度搜索具備以下幾大優勢 —— 它們讓我們感受到:一個高搜商的超級 AI 應用已經開始成形。
首先,夸克深度搜索的搜尋邏輯更像人類:其流程是「先主動思考、後分點搜尋、再資訊整合」,也就是說,他會在真正開始搜尋之前,先對任務進行拆解和行動步驟設計。這種「有條理」的分點推理方式,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提升答案的邏輯性與可讀性。
我們用如下提示詞,來看看夸克和另外兩款熱門 AI 應用一起「下場做題」時,誰能真正聰明地應對日常的真實任務。
INTJ 適合選哪些型別的專業,我是理科生。

從左到右依次為夸克、另兩款 AI 應用的初始響應
可以看到,夸克會在搜尋前顯式地列出將要執行的步驟,讓使用者對 AI 的「思考過程」一目瞭然;另外兩款應用要麼先是把策略泛泛談一輪,再去搜索補充,其思考過程還會自動摺疊,需要搜尋後手動開啟,同時其思考內容沒有經過梳理,不便於閱讀;要麼展示的思考過程即是搜尋步驟,看似直接但邏輯不夠連貫,我們也無從得知 AI 的思考歷程。
更重要的是,前期規劃能讓後續思考更有深度。因為有結構分明的「開場」,夸克在整合搜尋結果時也能更有邏輯地做推演與判斷,如下對比所示。

從左到右依次為夸克及另兩款 AI 應用的部分思考過程
同時,這種動態的前期分析還有另一個好處:能根據問題難度靈活配置搜尋資源。該花力氣時不吝投入,不該浪費時也懂得節制,最終體現的是「搜商與效率齊高」。
除了邏輯清晰、步驟合理,夸克在「信源可溯性」方面也表現出色,尤其是在健康、學術等對資訊準確性要求極高的場景中。下面展示了兩個示例。

上下滑動檢視
可以看到,夸克不僅會引用國內外權威資料庫的循證醫學資料,還能結合上下文做出具備因果推理能力的判斷。這背後是其自建的億級醫學知識庫,其中包含中文醫學資料庫全集和千萬級國內外論文,由近 400 位頂尖醫學專家主導內容建設(院士、全國主委 / 副主委、全國常委 / 省級主委以上專家佔比 65%+)。夸克還與 60 多家醫療機構和協會合作,嚴格執行「三審三校」,確保答案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相較之下,很多 AI 應用在專業領域的「信源可溯性」方面還有所欠缺。此外,還會表現出明顯的高幻覺問題,對搜尋信源的展示隨機,並且經常不展示搜尋結果來源。下面展示了使用相似提示詞的示例。

上下滑動檢視
從左到右依次為夸克、另兩款 AI 應用的初始響應
更重要的是,這些能力不僅侷限在醫療健康領域。
早在去年 11 月,夸克就推出了「學術搜尋」,接入了維普、知網、萬方等專業平臺的資料,建成了一個總量超億篇的學術文獻知識庫。藉助大模型能力,每次 AI 回應可自動整合 10 篇以上文獻內容,從多個維度提供專業解讀,實現從「搜資料」到「懂資料」的跨越。很顯然,這個大型知識庫也在夸克深度搜索的檢索範圍內。
此外,夸克還擁有一個上億規模的題庫和百萬試卷庫,覆蓋中小學到考研、考公的全學段內容,簡直是學生和家長的「線上題王」。
這些知識庫,加上對全網資訊的高效檢索,讓夸克深度搜索幾乎可幫助使用者找到一切已被解答的問題的答案。
推理邏輯清晰 + 動態調整驗證 + 信源專業可溯,這些特性共同組成了夸克深度搜索「高搜商」的基礎。
實測夸克深度搜索
會思考的 AI 答案更精準
下面我們再通過幾個更完整的示例展示一番夸克這個高搜商超級 AI 應用在真實任務中的表現。
首先,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回首擁堵的五一,如果你想根據五一期間景點的擁擠情況,來規劃端午假期的旅行目的地,只需開啟夸克的「深度搜索」功能,用一句簡單的提示詞就能搞定:
根據五一期間網路上的資訊和網友分享,為我盤點一下北京周邊好玩但人不多的景點。請注意,“人少” 非常關鍵!
可以看到,在執行過程中,夸克深度搜索並不是一股腦地開始查資料,而是會先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分析,明確重點,再規劃接下來的行動步驟:比如先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景點,接著查詢最新政策,對比各地的客流量趨勢,甚至還會驗證景區公告與社交媒體上的資訊是否一致。
只有當這些準備工作完成之後,他才啟動搜尋流程。此時,夸克會先廣泛檢索相關內容,再有邏輯地剔除噪音資訊,保留高質量素材,隨後再對保留下來的資訊進行深度思考。最終,他會以結構清晰、圖文並茂、不冗餘的方式生成一份高質量報告,真正把答案端到使用者面前。
如果你還不滿足?當然可以「接著問」,比如讓他進一步針對青龍峽制定一個細緻的端午出行計劃。
得到的依然是一份不囉嗦、不敷衍的好答案:邏輯清楚,內容可用,細節充分,幾乎可以直接照著出發。
這種定製化、個性化的問題,家家戶戶的情況都不同,家人的飲食習慣、興趣愛好、體力都有差異,網路上找不到現成的答案。過去我們都是靠在小紅書、抖音等內容平臺搜尋,再自己規劃。但現在深度搜索可以耐心聽取你的需求,並做出貼心周到的安排。
當然,旅遊攻略只是深度搜索能力的一角。我們實際體驗發現,無論是靠模糊劇情找小說、影視等娛樂資源,還是進行專業選擇、留學諮詢、職場生活維權、健康諮詢等更復雜的問題,深度搜索都能展現出非常高的「搜商」,給出頗具參考價值的回應。
比如我們測試了一個不少鏟屎官常見的擔憂:
最近天氣變熱,小貓老是肚皮貼著地板睡覺,最近發現它每天打很多次噴嚏,但是沒有流鼻涕,吃喝拉撒也正常,這是感冒了嗎?

上下滑動檢視
除了整理醫學網站和寵物社群的知識,夸克還能總結出判斷要點和應對策略,既有資訊,也有建議。
甚至連法律維權這樣的硬核問題,他也不含糊:
我上個月租了一套新裝修後的房子,住進去後身體不適。經過檢測,發現房間內甲醛超標,想要退租,但房東不同意。請為我提供一個合理合法的維權方案。

上下滑動檢視
比起過去只能依賴搜尋結果自己「扒文件、看帖子」,現在的夸克能直接列出可操作的維權步驟、適用的法律條款,甚至還貼心地列出了兩個參考案例與判例。
從這裡的示例也能看出,夸克把原本只有專業研究人員才擁有的系統性推理與分析能力帶給每個使用者。鑑於夸克超 2 億的使用者規模,這無疑標誌著深度搜索能力即將廣泛普及。這些功能在手機和桌面端均已上線。
更進一步
專業的任務讓專業的 Pro 解決
根據夸克最新的產品升級動態,除了釋出深度搜索能力,夸克還將釋出具有 Deep Research 功能的深度搜索 Pro 模式,該模式專為處理更專業更復雜的問題設計,可以交付結構化、系統性的專業級報告或方案。
如果說「深度搜索」是你生活裡的萬事通,那「深度搜索 Pro」或許會更像是一位擁有專業背景、思路清晰的研究助理。期待儘快上線。
在基礎版的深度搜索中,我們已經看到,AI 能透過「先主動思考、後分點搜尋、再整合資訊」的方式,幫使用者解決日常中的各種難題。但面對更高複雜度的任務,比如需要跨學科知識、權威資料驗證或結構化輸出的場景,夸克深度搜索 Pro 版本的推出將或為使用者帶來更加專業、綜合的體驗。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深度全面地瞭解 AI 行業,透過「深度搜索 Pro」,夸克就能動用他的強大檢索和深度思考能力為你生成一份深度與廣度兼備的研究報告。
我想全面瞭解 AI 這個行業,請用頂級的投行研究專家的視角,先列出一個研究問題清單,再根據清單幫我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報告,並標清楚相關資料引用來源。
多模態任務處理
超強編輯源自真正理解
除了搜尋之外,夸克這次還悄悄升級了另一項關鍵能力:影像智慧處理。他不僅能「看圖說話」,還能「看圖辦事」。
這一能力基於多模態大模型,透過結合視覺理解與自然語言處理(NLP),使得夸克具備了從圖片中提取資訊、理解語境、並據此執行任務的能力。具體而言,夸克在影像處理中的能力可分為兩個方向:
一是影像語義理解。他可以識別影像中的主要目標、文字、場景乃至風格等要素,並結合使用者的文字輸入,實現任務驅動式的資訊解讀。例如,識別動植物、診斷截圖中的軟體報錯、推薦與裝修風格匹配的設計方案等,背後依託的是大規模圖文對比訓練與知識增強模組。
二是影像智慧編輯。使用者只需上傳圖片並輸入指令,即可實現照片換背景、去路人、服裝更換、風格化轉換等操作。這依賴於擴散模型、影像分割、文生圖等先進技術的整合與調優。
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能力在夸克中被封裝為超級框 + 上傳入口(+)的極簡互動,只需上傳圖片並用自然語言描述你的目標,就能實現圖文協同的自動化處理。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知道隨手拍攝的路邊野花是否能做一盤野菜:

上下滑動檢視
又比如你想讓一張普通合影變得更有質感 —— 刪掉路人、替換背景、調整光影風格,則只需點選 + 號上傳圖片,選擇「AI 改圖」,然後輸入你的具體需求即可。下面展示了一個換背景的例子。

這場 AI 應用競賽
夸克已衝鋒在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搜尋的角色像是「資訊圖書館」的入口 —— 它幫我們找到關鍵詞,指向網頁,卻不對結果負責。而在生成式 AI 浪潮席捲之下,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期待一個全新的角色:不只是搜尋器,而是一個會思考、有理解力、能夠代勞的 AI 助手。
夸克的這次升級,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邁出的關鍵一步。他不僅做到了搜尋方式的轉變 —— 從「找資訊」走向「解問題」,更透過「深度搜索」以及影像理解等多項升級,讓 AI 能力真正大規模普及到了大眾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
你可以用他規劃一趟不踩坑的假期行程,也可以生成一份結構清晰的市場調研報告,甚至只需上傳一張圖片,他就能讀懂、分析、提取你真正想要的核心資訊。這種從輸入到輸出的完整閉環,意味著 AI 搜尋的可用性門檻被大幅降低,也意味著普通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效率、質量和體驗正在被徹底改寫。而夸克,正是在用「高搜商」的方式,陪使用者做更聰明的選擇。
在這個人人都能調動 AI 能力的時代,搜尋,不再是技術的遊戲,而是全民的權利。而夸克,正在用一次次看似微小的產品演進,把「技術平權」這件事,變得真實可感、觸手可及。
可以說,在 AI 驅動的搜尋下半場,理解力才是核心競爭力。而夸克,已經跑在了前面。
未來,夸克還將持續拓展「AI 超級框」的能力邊界 —— 從理解自然語言到調動工具,真正實現「讓人用 AI,AI 使用工具」的產品理念。屆時,一個真正聰明、主動、可協同的 AI 搜尋助手,或將從這裡誕生。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