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豆芽
來源丨剁椒Spicy(ID:ylwanjia)
· · ·
“這個男人能嫁嗎?”
近期,相親分析賽道又衝出來一位快速漲粉的達人——@軟軟星,這次是更聚焦、更垂直的北美留子賽道,分析的案例也都是“有無綠卡”、“全款買house還是貸款apartment”、“先買跑車還是先買SUV”……諸如此類的高階局,毫無疑問,最後依舊會拆解出“剛離婚”、“只是想找一個免費助理”、“被家裡流放的庶子”等與光鮮的簡歷有強反差感的人設結論。
博主@軟軟星 自2月5日開始釋出系列相關短影片,此後保持著每1~2天更新的速度,2月14日釋出的《【北美投稿】這個在洛杉磯的阿斯頓馬丁男孩能嫁嗎?》成功出圈,點贊超30萬。

雖然在此之前,@軟軟星也釋出了星座、vlog相關內容,但資料並不理想,直到開始釋出相親分析影片,直接開啟了流量飛昇。2月19日,@軟軟星抖音粉絲突破10萬;2月26日,粉絲達到18.9萬;截止3月11日,粉絲已經超過31.4萬,不到11天的時間,抖音漲粉超過20萬。
根據本人認證,“做這個系列一個多月的時間,全網漲了快40w的粉絲。”

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一批相親分析師成功出圈,包括去年3天漲粉40萬的代表性博主@軍師無念,靠30多個作品漲粉近60萬的@探長 傑森,巨大的流量熱度下,也有不少情感博主陸續湧入了相親分析的賽道,還衍生出了“這個女生能娶嗎?”系列影片。

按理來說,這一類內容並不算新鮮、已經成功收割過一波流量,而且很多去年走紅的博主也大多陷入漲粉停滯階段。
因而@軟軟星 的走紅,難免讓人意外,為什麼一眼套路化的相親分析,還能持續吸引粉絲?為什麼依舊有大批粉絲熱衷於看“相親分析內容”?跟著“軟老師”學習的粉絲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
目前@軟軟星 除了抖音外,也入駐了B站、微博、小紅書等平臺,且微博是“受到官方的邀請來這裡同步更新”。

此外,去年很多相親分析博主已經透過付費直播連麥、情感諮詢、賣課等路徑成功吃到了第一波紅利,那今年除了流量外,相親分析博主們還能賺到錢嗎?
1.
/ “福爾摩斯紅娘”,
如何時隔一年殺出“相親分析”賽道? /
一塊白板、一個情感老師的身份、一句“這個男人能嫁嗎?”的經典開場白,接著就是堪比偵探的細節推理、最後導向一個強反差感的結論。
乍一看,@軟軟星 的內容模式與此前風靡的相親分析內容並無二致。但細細觀察,就可以看到@軟軟星 套路化內容模式背後,是更精準的群體定位、更具反差感的爽文故事、以及更鮮明的人設,最終讓其能在時隔一年、流量退潮之後,再次從相親分析賽道突圍。
相比普遍被相親分析博主拆解的“相親高質量男”,比如國企工作、有車有房、父母雙職工等,@軟軟星 直接定位到了北美留子,將拆解物件拉到了有蘭博基尼、有綠卡、名校背景的“高階局”。

通常這些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很難在大眾化的相親市場上流通,@軟軟星 的影片相當於給大家提供了觀察“上流相親局”的視窗,滿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和窺探欲。
而高階的配置,也意味著更大的反差。這一波相親分析博主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透過擰乾相親介紹中的人設水分、甚至透過“沒有標體重資訊=胖”、“沒有說畢業學校=學歷不咋地”等絕對化的推斷,營造出一種“揭秘情感騙局”、“如何避開相親大坑”的觀感。總結下來,就是“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沒說什麼”。
雖然是留子高階局,@軟軟星 分析起來也是毫不手軟,再光鮮的履歷,經過層層偵破,最終也將成為bug疊滿的“相親危險分子”。
開蘭博基尼的IT男實際是中年乍富、目前辭職重倉NFT的“賭徒”;自稱紐約客的房地產從業者,拆解完變成愛裝又油膩的房地產中介;年入250k美金的西雅圖程式設計師,轉眼成為visa面臨過期隨時被遣返、即將被流放溫哥華的“流動人員”……

看似身處精英階層的高質量相親男,被拆解完之後變成了“滿是心眼子”的計較男,這種反差感解讀很難不讓觀眾上頭。
與其他相親分析博主側重於下結論不同,@軟軟星 更多是透過細節要素強分析,本身海外留學/工作背景的人設,涉及很多大眾知識盲區,比如工作簽證、頭部科技公司的發展動態和薪資構成、不同車型及應用場景、房價等等,也就給了博主更多解讀空間。
例如,透過“曾任職新版Faang公司”以及中年暴富的資訊,結合幾家公司的發展,推測出實際任職的是英偉達;透過“一輛紅色限量版的車,車標是某種動物”,最後推測出是道奇90年代產、目前已停產的皮卡。
一頓分析推理下來,不由讓人感慨,“老師知識面太廣了,不做筆記都跟不上”、“這哥要是多寫幾句,老師估計連他虧損多少都能推理出來”。

也就是說,@軟軟星 的內容雖然在結論推測上也是絕對化的,邏輯看似自洽、但並不嚴密,但很多分析思路和資訊本身有一定的實用意義,也是其吸引粉絲的一個關鍵。有粉絲表示,“沒有相親的需要也愛看,對語言抽絲剝繭的能力生活工作中也能用到。”
而且這種強分析、解題性質的內容,也吸引了很多“懂行”的人加入進來追加分析、甚至糾錯。

而且@軟軟星 本人的人設也非常鮮明,緊湊的節奏、利索的表達、犀利又不失幽默的風格,進一步強化了影片內容的識別性。
除了在審判“相親男”時犀利外,@軟軟糖 面對一些不友好評論是也是直接開罵、毫不手軟,被粉絲稱為“夢中情醉”、“老師好會罵”。
相比其他相親分析博主,@軟軟星 的內容其實揭開了精英階層的相親面具,透過漂亮的履歷看到一些精心藏起來的小心思,在這一賽道打開了差異性、滿足了很多人的窺探欲。但這本身也與博主本人的履歷有關,據瞭解@軟軟星 也是留子一員,且是加拿大永久居民,目前已在加拿大生活10年。
2.
/ 被拆穿的套路化相親分析,
為什麼依舊有人愛看? /
其實不論是@軟軟星,還是去年走紅的其他相親分析博主,雖然分析物件各不相同,但內容模版非常相似,甚至有一套可以廣泛套用的模版,比如“遇整減3、過5減3、過8加3”的身高法則、“學校是TOP5意思就是第五”、“愛好紅酒、哲學、高爾夫,總結為愛好裝”。
但很多絕對性的推測、套路化的模版實際經不起推敲,滿是邏輯漏洞,去年這一波內容火起來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網友分析了背後的套路,甚至很多博主分析的物件並非真實案例、而是劇本。
即便如此,仍然擋不住網友“逐字學習”的熱情。
因為這種流量熱度背後,本質投射的是普遍存在的情感焦慮。不僅僅是相親分析影片,很多情感博主之所以能持續吸睛,就是抓住了親密關係、情感關係中的痛點。
而那些反覆品讀情感分析的網友,其實也是一邊看樂子、一邊試圖為自己的情感困局找解法。@軟軟星 除了釋出短影片外,也會不定期直播。與影片裡犀利吐槽的風格不同,@軟軟星 的直播更像是一個大型留子相親局,連麥的網友將自己的硬體條件擺上臺,提高匹配成功率。
既有“01年164在UA上學的萌妹找靠譜男”、“174二代白富美找同消費層物件”,也有“04年紐約ABC男找90後普通女,普通=軟軟老師長相”,還有毫不掩飾試圖透過親密關係跨越階級的、想成為鄧文迪的人,“目標是開法拉利的、身家10個億,能用資源幫助自己事業的人。”

去年很多相親分析博主轉頭就能開課、1v1諮詢,又怎麼不算是一種情感焦慮的具象化呢?
另一個層面,雖然有不少人詬病案例的真假、試圖分析出邏輯漏洞,但並不影響這一類內容的流量,因為這些暴露出人性陰暗面的反差分析,反而成為了荒誕現實的一種對映,尤其是相對功力的相親市場的反映,成功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
“劇本是假,但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很多網友本身是抱著這種心態才看相親分析影片,而這是長期藏在相親市場中,但並沒有被揭示出來另一面。畢竟大多數牽線人只會透過揚長避短、勸告雙方放低要求來促進成單率,最終導致相親市場的履歷膨脹,真假參半。

之所以說這些反差是荒誕現實的對映,從評論區就能充分感受到。有不少網友分析自己遇到的奇葩的相親物件、活真實人設,比如“家裡5個姐姐,但說自己是獨子”、“很符合我堂弟,父母體制內,他大專,沒主見什麼都要問父母”。
很多人也將自己碰到的相親物件的條件發出來,讓網友們幫忙解題,或者求博主詳細拆解。

當然像@軟軟星這種強分析、門檻較高的拆解,也會吸引很多沒有強情感需求的人看樂子,甚至會有人特意毛遂自薦、花錢投稿讓博主來分析自己。
影片中的蘭博基尼哥,就是主動花錢投稿上小白板;在溫哥華反覆創業、反覆失敗的男生,其實是博主本人的朋友;還有一位馬上去悉尼讀書、有女朋友的00後男生,刷了2200元的鑽,只為了直播連麥讓@軟軟星點評一下自己……

這種社會情緒之下,情感分析內容不會真正退潮,網友們只會對案例、話術高度相似的博主失去新鮮,但只要分析領域換到新賽道、帶來差異化的內容,依舊會有大批網友“學習”,@軟軟星的走紅正是如此。
3.
/ 相親分析內容,
能撬動多大的生意? /
相比其他賽道的博主,從相親分析賽道衝出來的博主們,有相對清晰的變現路徑,且轉化效率也會更快。
付費直播連麥屬於相對前期、初步的轉化試水動作,因為直播連麥門檻相對較低,一般只需要幾十到幾百就可以連麥,便於博主測試粉絲的付費意願,也可以透過連麥進一步篩選出有強付費意願的核心使用者群,情感博主基本上都會有付費連麥的選項,而且直播也可以做成切片的形式,豐富自身的內容池。
目前@軟軟星 的直播就需要1000鑽(100多人民幣)才能連麥,不過才剛入局一個月的@軟軟星,除了連麥外,暫時並沒有的推出其他的付費專案,不過根據目前直播間的相親走向,未來不排除可能做“付費相親局”的可能。

付費諮詢才是相親分析博主核心的收入來源,此前@軍師無念 曝出來的價格是包年5萬,根據媒體報道,很多博主的諮詢費用會分為單次、包月、包年,且還有基礎服務、私教服務等不同檔位,價格在幾百到幾萬不等。@齊風聊感情 最新的價目表為:分析相親物件88元,諮詢報小時200元,包天1180元,包周3880元,包月11880元,去年對應的價格在198元到3880元不等。根據助理賬號的朋友圈,諮詢者不在少數。
這也是情感博主的普遍的轉化路徑,此前備受詬病的@曲曲大女人,也是透過高價諮詢費變現。
與付費關聯的還有付費課程,部分相親分析博主也推出了自己的付費課程。以@軍師無念為例,199元的《從戀愛到結婚》課程,主要是涵蓋了情感小白如何拓展社交圈、怎麼挑選優質男人、怎麼聊天,幫助情路坎坷的女生理順情感觀念,比如如何找到靠譜的物件?如何推進關係?等等。

@軍師無念還特意強調“這個課不是教你如何上嫁、怎麼找有錢人”。但事實上,在情感分析博主的視角中,情感本就是一種可被操控、可被量化的資源交易。
也有些博主嘗試透過品牌合作、或者趁著流量創業來拓展收益。例如@探長 傑森就曾與主打AI戀愛、AI交友的“貓箱”APP合作,以及與可以線上連麥的“小陪伴語音”合作;@齊風聊情感 曾表示要自己做衛生巾品牌。不過品牌方向的合作,向來都不是情感博主的主要收入來源,可合作品牌非常有限。

對於情感博主而言,這些都是比較明確的轉化路徑,且只要人設足夠鮮明,基本上都能有不錯的收益。
不過就“相親分析”這個去年出圈的垂類賽道而言,生意和內容流量正在同步退潮。@軍師無念的櫥窗裡不再有課程連結,@探長 傑森今年還沒有更新“這個男人能嫁嗎”系列,@齊風聊情感 的衛生巾進展也無後續。
但不同於其他賽道,情感付費強依賴於博主個人IP的影響力,只要有足夠獨特的IP定位、足夠有魅力的人設,不論是相親分析師還是其他情感博主,都能在透過IP變現。以目前@軟軟星的漲粉速度來看,未來的變現空間還是很有潛力的。
從去年一批相親分析博主的出圈,到今年@軟軟星的走紅,說明“相親分析賽道”依舊是一個豐沛的流量池,而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年輕人面對婚戀的焦慮、對現實相親市場的不滿。亦或者說,情感與親密關係一直都是網際網路經久不衰的流量密碼,情感付費才能百試不厭。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