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相信,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是由一些基本的新底層因素推動的。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包括全球出口、城市化程序和人口紅利。然而,現在我們感受到許多事物正在發生轉變,許多變化正在進行。”2024年11月,五源美元基金合夥人大會在深圳舉辦,五源創始合夥人劉芹分享了他對當下的觀察。他提到當下中國新的結構性的機會,在總量裡存在的積極變化的部分。
劉芹提到AI與新科技帶來的增長動力,另外,中國所具備的工程師紅利以及企業家精神更令我們充滿信心。“在科技創新2.0的浪潮中,一大批新興的企業家正在嶄露頭角。與1.0時代的創新企業家相比,2.0時代的正規化企業傢俱有雙核能力,他們必須在技術上有著深厚的素養,否則他們就無法在技術領域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他們在商業洞察力上也與上一代企業家一樣敏銳。”他表示。

五源創始合夥人 劉芹
在會議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業者也分享了他們創業的心得。五源合夥人張斐與AI 大模型領域的獨角獸公司進行了對話,幾位AI基礎設施以及應用領域的創業者也在會議現場分享了他們各自的經驗和洞察;來自生命科學領域的新銳創業者分享了他們的行業洞察,機器人領域的創業者也分享了他們在科技出海上的經驗與教訓。2024年公司剛剛IPO的兩位創業者——地平線創始人餘凱與晶泰科技創始人溫書豪與五源創始合夥人劉芹分享了他們面對新徵程的態度和觀察。
我們也在新一代創業者身上看到了更多“雙核”特徵,他們具有技術素養,也有全球視野。以下為部分節選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Dify.AI創始人張路宇提到他們在開源、全球化創業道路上的思考:“開源是Dify.AI在產品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決策。開源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它有助於順利的全球化擴張,並快速增長市場份額。其次,開源讓使用者覺得我們是安全的。在面向許多企業時,我們無需複雜的證明過程,就能建立我們的信譽。我們認為,在Infra領域絕大多數世界上重要的開源產品是沒有國界的,它們是一個國際化的網路。如果大家檢視全球前十的開發者工具或開源專案,很多情況下,你可能不知道它們是哪個國家生產的。”
ChatTTS創始人李大勇分享了搭建團隊的心得之一,尋找熱情的人比頭銜更高的人更重要。“我們發現在建立團隊的時候,尋找對音訊有熱情的人比尋找那些頭銜很高的人更為重要。這些有熱情的人能夠發現大廠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或者意識到大廠沒有給他們提供做這些東西的機會。大廠可能更加需要你的模型會更加穩定,不能有任何的錯誤,而在小公司創業時,我們並不會面臨這種限制。”


AI同樣為不同領域帶來了新的規則,兩位遊戲領域的創業者對此很有感觸。AlterStaff創始人大谷提及:“整個遊戲行業目前都在積極擁抱人工智慧,我們正在尋找將這種新技術融入遊戲的方法。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與多個NPC的連線,整體上創造一個沉浸式的世界,能夠容納數千、數百萬的玩家。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建立一個類似於電影《頭號玩家》中的城市,AI角色將與玩家無縫互動,彼此之間不會有顯著區別。這就是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3到5年中,逐步透過多個專案來實現的目標。”
Proxima.gg創始人Ran表示:“在傳統遊戲開發中,存在一種結構化的玩法,主要是基於規則的。例如,按下A會觸發某個事件,按下B則會觸發另一個事件。這種設計是計算機程式在過去30、40年中的基礎。然而在AI時代,這種正規化受到挑戰,因為AI本質上是生成性的,帶來了大量非結構化的遊戲玩法,與之而來的是一種不同的設計思維。對我們來說,關鍵在於建設一個讓玩家能夠創造更多非結構化遊戲玩法的平臺,讓人們的想象力得以發揮,這是令人著迷的地方,也是未來許多遊戲發展的方向。”
近兩年,全球製藥公司在尋找中國生物技術資產方面非常活躍,中國創業者正在很多領域轉露頭角,兩位生命科學領域的新銳創業者也表達了類似的感觸。
Syneron Tech的創始人張驍博士提到:“就在兩年前,沒人會想到中國的生物科技公司能夠與大型製藥公司達成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但在過去兩年中,確實發生了很多事情。這背後有幾個原因。首先,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所研發的藥物質量大幅提高,已與全球標準縮小了差距。其次,中國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效率上遠超其他成熟市場的公司,這也是辛勤工作的結果。藥物開發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不僅包括科學知識,還涉及大量工程技術,主要是解決工程問題,中國公司有非常多受過良好的科學教育、辛勤工作的人。”
SmashBio的共同創始人兼CEO董海軍博士也提及他的行業觀察:“儘管在基礎研究方面目前仍落後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某些領域,很多中國研究者嶄露頭角,成為世界領先的研究人員。他們是非常優秀的研究者,當他們進行創業、嘗試將實驗室的發現轉化為實際應用時,往往會受到關注。他們的研究通常非常新穎、非常創新,這也是中國新興基礎研究吸引一些大型製藥公司前來尋找資產的原因之一。”

“我們尋找的是那些既擅長技術又精通商業的企業家,他們不僅具備跨學科的技術整合能力,還擁有全球視野。科技創新與消費網際網路的模式創新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你即使不做全球化,也可以利用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然而,科技創新天生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如果你無法做到全球領先,也就無法在中國領先。因此,具備全球化的思維和視野是這類科技創新企業家非常重要的特質。
另一方面,很多科學家選擇創業,也許會缺乏作為商業領袖所需的全面能力,但如果一位企業家不僅具備優秀的技術素養,還擁有良好的商業洞察力和管理上的悟性,這樣的人是非常稀缺的,我們希望尋找這樣有反差感的科技創業者。五源在尋找新一代的企業家,我們相信他們會成長起來,今天他們面臨的所有質疑、非議和不理解恰恰是他們的機會。我們有能力識別他們,做出非共識的判斷,並進行精選和超配,這是我在過去20年中一直在做的事,在今天的時代依然如此。”
——五源創始合夥人劉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