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曉彤 編輯袁暢
合併後位列中國券商資本實力第一名的國泰海通證券,正式公佈其管理層和組織架構。
4月3日晚間,國泰海通證券公告,經全體董事、監事一致同意,公司於2025年4月3日以現場結合影片方式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這一次會議上,通過了新公司高層人事安排、新公司組織架構等重要事項的諸多議案。
據悉,此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選舉朱健擔任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周杰擔任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的議案。
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李俊傑等12名高管的議案;
審議通過了公司設立財富管理委員會等七個實體化運作的委員會、41個總部部門等最佳化組織架構的議案;
隨著,關鍵崗位、關鍵部門、關鍵管理條線等設定完畢,整合後國泰海通證券,進入了新的篇章。

核心人事安排落定
公告顯示,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選舉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副董事長的議案,選舉朱健董事擔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選舉周杰董事擔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聘任公司高階管理人員的議案。聘任李俊傑為公司總裁。聘任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為公司副總裁,聘任張信軍兼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聘任俞楓為公司資訊長。聘任聶小剛兼任公司董事會秘書、首席風險官,聘任趙慧文為公司合規總監(待取得監管認可後正式履職)、總法律顧問,聘任趙宏為公司總審計師。
上述高階管理人員的任期與這一屆董事會任期一致。
此外,原國泰君安公司合規總監、總法律顧問張志紅到齡退休。
該議案已經公司董事會薪酬考核與提名委員會全體成員事前審議透過,其中聘任公司首席財務官事項已經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全體成員事前審議透過。

國君、海通部分高管“進班子”
在最新公告宣佈的國泰海通高管團隊中,並未如此前傳聞的兩家券商高管“全部進班子”,而是做了一些“選擇”。
海通證券方面的原高管中,已調任的中保投的原海通證券總經理李軍,年屆60的原海通證券董秘裴長江、原海通證券業務總監陳春錢和張向陽以及53歲的原海通證券首席風險官侍旭都未進入國泰海通的高管班子。
但原副總經理、資訊長毛宇星成為了高管班子中排名第一的副總裁。潘光韜、張信軍、趙慧文也進入新國泰海通的高管班子。
國君證券方面的原高管中,原董事長和總裁都成為新國泰海通的董事長和總裁。其餘高管班子成員謝樂斌、羅東原、陳忠義、韓志達、張志紅、趙宏都進入了新班子。
另外,國君出身的俞楓在此次新班子被任命為資訊長。
簡歷顯示,俞楓,1969年3月出生,今年56歲,教授級高階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歷任國泰證券有限公司計算機部副經理、經理、副總經理,自1999年8月起任職於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資訊科技總部副總經理、總經理,資訊科技部總經理,資訊科技總監。俞楓於1992年和1995年獲得同濟大學工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並於2008年獲得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
不算董事長職位的話,國泰海通新高管班子的12人中,8人來自原國泰君安、4人來自海通證券。

設定四個專門委員會
國泰海通董事會同時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設立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議案。
董事會同意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設戰略及ESG委員會、薪酬考核與提名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風險控制委員會等四個專門委員會。
具體來說,戰略及ESG委員會成員包括,主任委員朱健;委員周杰、哈爾曼、陳一江、浦永灝;
薪酬考核與提名委員會成員包括,主任委員李仁杰;委員管蔚、孫明輝、王國剛、陳方若;
審計委員會成員包括,主任委員毛付根;委員陳航標、王國剛、浦永灝;
風險控制委員會成員包括,主任委員李仁杰;委員李俊傑、聶小剛、鍾茂軍、江憲。
這四個委員會將負責對未來國泰海通的重要人事任命、審計、風險控制等重要事項予以把關。
此外,待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出1名職工董事後,該職工董事任審計委員會委員。
公告顯示,董事會還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聘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的議案,聘任梁靜為公司證券事務代表。

七個業務委員會+41個部門
同時,公告還透露了國泰海通證券未來的公司組織架構的議案。
國泰海通公司設立財富管理委員會、研究與機構業務委員會、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固定收益業務委員會、權益業務委員會、信用業務委員會、金融科技委員會共七個實體化運作的委員會。
公司設定41個總部部門,其中財富管理委員會下設客群發展部、私人客戶部、資產配置部、財富平臺部、交易服務部五個一級部門;
研究與機構業務委員會下設研究所、政策和產業研究院、機構銷售部、海外機構銷售部、資產託管部五個一級部門;
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下設投資銀行部、債務融資部、資本市場部、質量控制部、投行大客戶部五個一級部門;
固定收益業務委員會下設固定收益投資部、固定收益客需部、固定收益銷售部三個一級部門;權益業務委員會下設證券衍生品投資部、權益投資部、權益客需部三個一級部門;
信用業務委員會下設融資融券部、質押融資部兩個一級部門;
金融科技委員會下設金融科技部、技術研發部、系統執行部、資料管理應用部四個一級部門;
另設戰略客戶部、營運管理部、法律合規部、風險管理部、核心風控部、審計部、計劃財務部、資產負債部、戰略發展部(數字化轉型辦公室)、整合工作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辦公室、行政事務部、董事會辦公室等一級部門。

各類子公司過渡期內並行運作
董事會決議還顯示,國泰海通合併前的各類子公司在過渡期內並行運作。
天眼查顯示,國泰海通的下屬子公司包括但不限於海通期貨 、海富通基金、海通開元、海通創新證券、海通資管、海通國際控股 、恆信金融集團 、惟泰置業、國泰君安金融控股、國泰君安資管、國泰君安期貨、國泰君安創投、國泰君安證裕、華安基金、國翔置業等。
此外,新國泰海通公司設立上海、北京、深圳、浙江、廣東、四川、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山東、河南、湖北、雲南、河北、重慶、遼寧、甘肅、陝西、天津、貴州、吉林、廣西、海南、山西、安徽、黑龍江、內蒙古、新疆、蘇州、上海青浦、上海臨港新片區、上海自貿試驗區第一、上海自貿試驗區第二、上海浦東、北京金融街、北京自貿試驗區亦莊、深圳前海、廣州南沙、青島、廈門、寧波、雄安、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等44家分公司。
隨著上述部門、子公司、分公司的落定,國泰海通即將進入新一輪整合大發展的路途。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