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說三條新聞。
第一條是2024年6月25日,中國駐美國洛杉磯領館發文稱:由於中國公民及留學人員常選擇前往墨西哥續辦簽證, 為避免出現問題,洛杉磯領館提醒經美墨邊境口岸入境時注意美方要求。

具體有兩點:
1、注意入境證件要求。中國公民在美墨西南陸地邊境口岸履行入境手續前,應確保中國護照有效期超過6個月且簽證合法有效,遊客應做好EVUS資訊更新,留學人員應確認其留學身份狀態證明I-20 SEVIS合法有效、I-20表格第二頁旅行授權欄經校方官員簽字確認。
2、妥善應對入境審查。如遇美邊境執法人員就來美目的、個人經歷等問詢,請客觀如實回答。如未聽懂對方問題,請勿隨意回答,可要求翻譯協助。如遇入境受阻,可嘗試與美邊境執法人員協商提出申請中止入境,如獲准可避免留下被拒入境及遣返記錄。如被要求籤署問詢筆錄等檔案,請仔細閱讀並確認內容無誤,如有疑問應當場提出。如美方作出遣返處理,應明確表示希儘快返回中國或始發地,可要求同家屬或總領館取得聯絡。必要時可透過家屬委託律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二條是2024年6月26日,美國媒體《politico》報道稱,自從美國總統拜登在2024年6月實施庇護限制令以來,非法越過美墨邊境的移民人數驟減了40%。

圖自《politico》,2024年6月
據報告,現在每日越過美墨邊境人數已降至2400人以下,是自2021年1月17日拜登總統上任前以來的最低水平。
另據CNN報道,盡在6月24日一天,美國移民執法人員在南部邊境逮捕了約1600人,而6月23日的逮捕人數約為1900人。
儘管逮捕人數驟減,但新實施的限制措施無法立即解除。移民將繼續被禁止在非入境口岸尋求庇護,直到平均過境人數連續7天降至1500人以下。
白宮官員正在宣傳拜登邊境新政及初步成果,同時再次將矛頭指向共和黨人和前總統特朗普,指責他們破壞了解決邊境問題的立法努力。
預計移民將成為美國大選辯論的重點,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無疑是選民在11月前最關心的焦點之一。
民調顯示,美國人認為共和黨在邊境安全問題上會做得更好。而拜登和他的團隊則自信地認為,新政可以有效抵擋共和黨的攻擊。拜登的競選團隊辯護說,拜登在對手猶豫不決時採取了行動。
白宮副新聞發言人Andrew Bates在週三上午的一份備忘錄中說:“拜登總統將繼續領導包括採取行動保護我們的邊境,並呼籲國會共和黨人做好他們的工作,透過兩黨邊境安全法案。”
而據公開報道,所謂的拜登新政是指美國部分關閉邊境,不允許移民在非邊境口岸尋求庇護。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司法部的新規允許執法人員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將一些移民驅逐出境。這些移民還將面臨5年內不得再入境的禁令,並可能受到刑事起訴。
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自總統推出這項行政措施以來,該機構已經監督了100多架次遣返航班,將超過2.4萬人送回了20多個國家。該部門表示,直接從移民拘留機構被遞解的移民人數增加了一倍。
拜登政府還表示,新政實施以來,對沒有嚴重犯罪記錄的無證移民實施“抓了就放”政策的次數也減少了多達65%。
但CNN的報道也指出,目前還不清楚過境人數減少的趨勢是否會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繼續持續下去。
而據NBC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Alejandro Mayorkas表示:拜登總統的行政行為正受到法庭的挑戰,這會使行政措施無法為國土安全部提供所需的全部資源。參議院兩黨立法提供的行政行動無法提供的充分和持久的救濟。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拜登的禁令恐怕要大打折扣,持續力度不強。
第三條是2024年6月25日美國副國務卿Kurt Campbell公開表示,美國應歡迎更多中國學生來美學習,但應主要集中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而歡迎印度學生前去學習科技領域。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以彌補美國在這些方面的人才短缺。
這一言論激起了網路的極大爭議。中國和印度學生都是美國的主要留學生來源地,在技術方面也是遙遙領先,尤其在AI行業,中國留學生已經佔據了優勢。而美國副國務卿竟然公開說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話實在令人費解。


Kurt Campbell表示,美國大學在支援中國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做出了“謹慎的嘗試”,但也對這些學生進入實驗室和從事某些活動持謹慎態度。
Kurt Campbell還指出,美國在一些技術專案中已經普遍限制中國學生的訪問,這種限制可能會繼續。他強調,美國必須在不切斷中美關係的情況下,謹慎對待學術交流。
資料顯示,在2022/23學年,中國學生在美總數接近29萬,依然是美國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儘管面臨多種限制,中國學生仍然對美國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安全考慮,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科技教育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這些措施旨在防止敏感技術的外流,同時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
這三條新聞在兩天內密集發生,資訊量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