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過去5年整,法國人開始懷念那段日子!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間,那段全球按下暫停鍵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五年。

2020317日,在未知病毒的肆虐下,法國開啟了為期五週的全國封鎖。居民們被限制在方圓一公里的活動範圍內,只有"必要活動"才被允許外出。
這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集體經歷,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煎熬,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卻成為了一段珍貴的難忘時光。

"那段時光真的太美好了…"44歲的瑪蒂爾德至今回想起來仍滿是懷念。作為一位單身母親,她和當時6歲和9歲的兩個兒子一起度過了那段在巴黎公寓裡的封鎖時光。
每週的小型"家庭派對",延綿不斷的影片聊天,公寓外面大道上罕見的寧靜,都成為了美好的回憶。"我想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種放慢腳步的生活,我終於不用再追著時間跑了。"

不再有那些緊繃的早晨——匆忙準備兩個孩子,送他們去學校,及時跳上地鐵,在未來四十五分鐘裡找個座位,還要擔心"13號線又故障了"
"封鎖期間,我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很多,"這位仍然堅守崗位的媒體從業者回憶道,"那是一種更輕鬆的日常,我一點也不會介意再來一次封鎖…"

"這種不同的時間關係緩解了我們許多人的壓力"記者兼《巢穴文明》一書的作者文森特·科克伯特表示。這種"暫停狀態",因為我們不再需要預見和計劃,"讓我們能夠採用個性化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日子"
而那種新的"慵懶感"也減緩了生活節奏。對於那些被快節奏日常壓得喘不過氣,"幾乎無法協調自己日常生活"的人們來說,這是一種有益的狀態。

"那是一個受歡迎的休息時間,"35歲的克里斯托弗·勒薩日說道,他當時在塞納馬恩省的公寓裡度過封鎖期。
這位沒有孩子的已婚男子,作為香水行業的經理,看到自己的"非必要"工作被迫停止,"這讓我有機會思考我想要什麼和不再想要什麼,"他講述道。這是一個富有成效的時刻:"現在,我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自己的老闆。而這一切都源於那個時刻,那次總結…"
這位三十多歲的男子還利用這段時間開始學習冥想、瑜伽,沉浸在床頭櫃上積灰的小說中。

他還開始學習烹飪,養成了更健康的新習慣:"我終於能夠關注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了。"這是一種有益的自我收斂。"我有點難以承認,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很難熬,但我真的過得非常非常好!"這位年輕人微笑著坦言。
精神科醫生兼《不需要成為丹麥人也能在家裡快樂》一書的作者克里斯汀·巴魯瓦在她的多位患者身上觀察到了同樣的益處,也有反面情緒:"因為封鎖剝奪了我們的自由,並且帶來了很多痛苦(疾病、死亡、醫院緊張、經濟危機),承認喜歡封鎖幾乎是一種羞恥。但事實上,我們中的一部分人確實是這樣的…"

"那是一個幸福的夢幻泡泡,"29歲的托馬斯說。當時還是學生的他逃離了巴黎的小公寓,躲到了姐姐位於諾曼底鄉村的家中。在那裡,他發現了森林漫步的樂趣,為他人烹飪的滿足感,以及照顧孩子的樂趣"
我小侄子的父母繼續去上班,所以我扮演了保姆的角色,我非常喜歡這樣!"這是一種與外界資訊和流行病曲線隔絕的封閉生活。"我不關注新聞,太讓人焦慮了…"

"縮小世界,將其帶回我們自己的尺度,(特別是在一個充滿敵意、焦慮和難以理解的時期)讓我們找回一種控制感。"在自己周圍創造一個"泡泡",成為"主宰者",就是"更好地勾勒出自己存在的輪廓"
矛盾的是,對某些人來說,被封鎖意味著"重新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
"有時我在想,這是否是一種幻想的懷念…"瑪蒂爾德自我反思道。"有時候我跟親友談起這事,他們會提醒我,我當時也曾抱怨過。"這種雙重性是廣泛存在的,克里斯汀·巴魯瓦說。很多人對封鎖期有一種"選擇性記憶",精神科醫生指出。"他們傾向於只保留美好的回憶,但往往,這段時期的體驗要複雜得多,充滿矛盾。"
無論是否有所幻想,托馬斯保留著對這段"暫停時刻""幸福"的記憶:"我可能再也不會有機會如此活在當下,簡單地與身邊的人共處"這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堅定地表示:"如果有可能再次被封鎖,我會立刻簽字同意!"

其實,真正讓人回味的不是封鎖本身,而是那難得的時間靜止,那種被迫放慢腳步、迴歸本真的機會。在這個永不停歇的世界裡,有時我們需要一場"強制性的暫停",才能真正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
-END-
Ref:
https://www.lepoint.fr/societe/cinq-ans-apres-avec-les-nostalgiques-du-confinement-16-03-2025-2584861_23.php
文|Tutti

「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