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全球徵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全世界都懵了,股市暴跌、可預見的物價飛漲,美國人表示: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來源:washingtonpost(AP Photo/Matt York)
01
美股暴跌
訊息一齣,美國股市第一個反應出了情況。
今早一開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162點,跌幅2.75%;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1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4.24%。
美國股市市值蒸發掉4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自上月高點大幅回落,納斯達克則錄得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圖源:Mike Guillen/NY Post Design
由於美國和歐洲的股指期貨也顯示出大幅下挫的趨勢,投資者紛紛轉向債券和黃金等避險資產。紐約期金首次觸及3200美元/盎司,現貨黃金突破3150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白銀、美債同步上漲,市場恐慌情緒升溫。
科技股也紛紛下跌,蘋果股價暴跌7.5%、英偉達下跌3.7%、特斯拉下跌5.9%、亞馬遜下跌7.2%……

依賴國外生產的運動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股票也大幅下跌,其中耐克跌幅最大,一度下跌13.7%。

02
這些東西漲價或不可避免
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為什麼說東西會漲價?進口稅可以看作是進口產品的“入場費”。
舉個例子,一家美國零售商從印度尼西亞進口一批衣服,這些衣服一到達美國港口,還沒辦法立刻上架銷售。公司首先得把進口稅交給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才有資格把衣服運進倉庫、送到商場。
不只是衣服,像是食品、零部件、家電等,只要是從國外進口進來的東西,大多都要繳稅。
為了彌補這方面的支出,很多製造商會將部分甚至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透過提高商品售價來彌補。
大多數經濟學家也認為,大規模徵稅很可能會推高通脹水平,讓消費者和企業承受更高的成本壓力,從食品、電子產品到日用品,價格普遍上漲。
哪些商品有可能變得更貴?
-
電子產品(如 iPhone 和電視)電子產品出口國此次幾乎都在徵稅範圍內,所以價格上漲幾乎無法避免。
-
汽車除此前宣佈的25%汽車稅外,進口車輛還將承擔額外10%的基礎稅。由於許多“美產車”使用的是海外零部件,整體成本將進一步抬高。據估計,美國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成本將增加2,500至5,000美元,某些進口車型漲幅甚至可能高達2萬美元。
-
服裝與鞋類絕大多數服裝鞋類產自海外,此次生產服裝鞋類的國家收稅尤其昂貴,這意味著沃爾瑪、Target等商家的相關商品價格將明顯上調。
-
葡萄酒與烈酒義大利和法國葡萄酒,以及蘇格蘭威士忌將面臨更高成本。
-
傢俱
-
咖啡和巧克力美國約80%的咖啡豆來自巴西和哥倫比亞,可可豆則來自象牙海岸和厄瓜多,此次稅收約在10%-20%,可想而知,巧克力價格也將隨之上升。
-
瑞士手錶瑞士商品將被徵收31%的稅,涵蓋從平價的Swatch到高階的勞力士等多個品牌。
03
美國人稱: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由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美國消費者正在不斷抑制消費習慣。
政府資料顯示,2 月份消費者支出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小幅上漲 0.1%,而上個月則下降了 0.6%。與此同時,個人儲蓄率上升至 4.6%。

來源:Washington Post
“消費者對支出越來越擔心,”安永帕特農高階經濟學家 Lydia Boussour 表示。“我們看到明顯的跡象表明人們變得更加謹慎——他們不願意在非必要開支上花錢。他們擔心通貨膨脹。”
於此同時,消費者正在大量囤積生活必須品,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物價上漲。
知名企業家馬克·庫班(Mark Cuban)建議民眾在大型零售商處儲備如牙膏、肥皂等消耗品,理由是即使是美國製造的商品,商家也可能借機漲價。

你會為此而囤貨嗎?
歡迎給我們留言
End
Ref參考文獻:
https://www.cbsnews.com/news/which-products-most-affected-tariff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trump-escalate-global-trade-tensions-with-new-reciprocal-tariffs-us-trading-2025-04-02/
https://www.cnbc.com/2025/04/02/stock-market-today-live-updates-trump-tariffs.html
https://www.newsweek.com/trump-reciprocal-tariff-chart-2054514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