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世,只剩韓紅一人…

韓紅的母親雍西,去世了。
韓紅表示,自己會遵照母親遺願,不設靈堂、不辦儀式,遵照母親的囑託做好善後事宜。
韓紅與母親情感複雜,曾經歷過二十多年的冰凍期,這一切都因為那段悲慘童年。
她的性格、命運與往事皆源於此。
十三年前,在一場援藏公益活動結束後,韓紅在志願者們最後的聚會上沒吃幾口菜,喝了很多酒。聚餐結束,在大家起身要離開時,她緊緊抱著一位志願者哭了:
“不要離開我,我們要一直在一起好嗎?”
雍西最為經典的歌曲是那首《北京的金山上》,她總說自己先是軍人,其次才是歌唱家。她曾多次在西藏邊疆哨所零下二三十度的高原,堅持露天演出。
韓紅完美遺傳了母親的音樂天賦,擁有一副天生的好嗓。
她的藏族名央金卓瑪在藏語裡意為“好嗓子”,宿命般地預示了韓紅的未來。
韓紅與母親雍西
5歲那年,母親雍西還在臺上唱歌,韓紅在臺下躍躍欲試也想上臺唱幾聲,說上就上,結果被母親看見了,她便怯怯地溜下了臺。
一位日後的知名歌手就這樣完成了她的首次舞臺經歷。
自小熱愛舞臺的韓紅15歲開始就參加各種歌唱比賽,卻一直不溫不火,被拒絕的理由無一例外“唱得不錯,可是外形有點胖。”
入行之初,有前輩勸韓紅放棄,她內心感到失落,也嘗試過減肥,但最終還是決定較一把勁,努力讓大家聽見自己的聲音,顧不上看她的面容。
我不僅不減肥,還要吃回去,還要像從前那麼胖,甚至更胖,但是在音樂上付出的時間會比以前更多。

年輕時的韓紅
韓紅沒有放棄,直到她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成為李雙江的關門弟子。
她的聲音有著大河的深沉,又有可隨意收放的自如,甚至越到高音處越嘹亮,基本上不存在有嗓音吊不上去的情況。
1998 年,27歲的韓紅髮行首張個人創作專輯《雪域光芒》,其中同名主打歌《雪域光芒》《家鄉》《風雨中的美麗》詞曲均為她本人原創。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出道後的十幾年時間裡,韓紅成為各大晚會的常客,拿獎拿到手軟,手握多個歌曲原創排行榜、年度金曲獎、年度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天路》《天亮了》《青藏高原》更是成為被傳唱至今的作品。

《青藏高原》高音最強詮釋者
韓紅的嗓音,是幾代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2015年,《我是歌手》第三季開播,參賽的韓紅憑藉實力奪得冠軍,成為唯一的女歌王。
韓紅不需要借這個舞臺增添人氣,就算在內地音樂市場衰落至此的當下,她也從未缺少過舞臺與關注度。
她作為一個西藏人,改編了鄭鈞的《回到拉薩》,歌曲裡的高音對於韓紅而言,輕而易舉。之後一首費翔的《故鄉的雲》,差點讓現場的觀眾們哭死。
韓紅開嗓,觀眾猛哭
韓紅的聲音,有很強的爆發力,沉厚的嗓音之中又有無法釋懷的呢喃,開嗓合嗓間,讓人無處可藏。
人人都愛韓紅,她坐在眾多歌手中間,成了孩子王,也成了歌王。
老韓與《歌手》,多少是有點緣分的。
在去年的《歌手2024》上,內娛歌手被外國歌手輕鬆碾壓,留那英獨自苦撐。
全直播的模式,讓許多老牌唱將不敢輕易嘗試,唱好了是本分,可稍有不慎就晚節不保。
很多網友為孤身奮戰的那英搖人,呼籲有實力的歌手參加,可是久久無人敢應,直到韓紅髮文請戰。
多年前,那英擊敗韓紅拿下某獎項,站在臺上她沒忍住笑出聲來,對臺下的韓紅說:“只有你有資格和我比拼,但是你明年再拿獎吧!”
由左到右:韓紅、那英、葉蓓、孫楠
那英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多年後,是韓紅主動請纓來助自己一臂之力。
母親給了韓紅一副絕佳好嗓子,可在此之外,命運從不善待。
眾所周知,韓紅的主業是公益,副業才是唱歌。
她開始做公益是因為奶奶,在韓紅9歲那年,奶奶拉著她走在路上,有一個乞討者走過來,她口袋裡有兩毛錢,沒做理會。
走了幾步路後,奶奶問她:“你為什麼不給那個要飯的人?我知道你兜裡裝著兩毛錢。”
韓紅頓時感到很羞愧,立馬跑著去追那個乞討的爺爺,先是鞠了個躬道歉,然後將口袋裡的兩毛錢給了對方,就離開了。
她遠遠看見奶奶給自己豎起了大拇指,當時韓紅就暗自對自己說,等長大有本事了一定要幫助弱者。
奶奶的存在,對韓紅而言,意義非凡。
韓紅曾不止一次向媒體表示,自己沒有一個幸福完整的童年。每每重提舊事,她都不受控制地淚眼婆娑。
她是西藏昌都人,父親早亡,母親改嫁,由於無法接受繼父,韓紅離開了母親,這對母女也因此有了長達數年的隔閡。
她獨自一人坐火車到北京跟隨奶奶生活,兩人相依為命。奶奶為了幫助孫女實現音樂,將自己多年來靠賣冰棒存的三萬塊錢積蓄全部拿了出來。
童年時期的韓紅與奶奶
韓紅終於有機會,拍了人生第一支MV《喜馬拉雅》也有了演出的機會。
拿到第一筆演出費後,韓紅給奶奶買了一對金耳環,剩下的錢也都給了奶奶。
上朱軍的《藝術人生》時,坐在臺下的奶奶一臉驕傲:“我孩子給我爭氣,好賴的沒給我摔壞現眼,奶奶我現在就是美就是樂。”
奶奶的善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韓紅的選擇。
1999年秋天,貴州馬嶺河風景區正在前進的纜車突然墜毀危急時刻,車廂內的潘天麒夫婦,將年僅兩歲半的兒子高高託舉了起來。
那個孩子叫潘子灝是那次不幸纜車事故中的倖存者,他的父母去世後,他成為孤兒,留在這個陌生的人世間。
韓紅聽到這個故事後非常動容,將所有情感寫成《天亮了》,那是一首極具畫面感的歌曲,聽到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韓紅失去父母的潘子灝領養回家,併為他取名韓厚厚希望將自己童年時期缺失的愛,全都傾注到這個孩子身上。
後來她接連收養了更多需要幫助的貧困孩童,資助他們求學、生活。
2005年春天,一手將韓紅帶大的奶奶去世了,她遭受到巨大的打擊,得了抑鬱症,暴瘦,什麼都不做,不演出,不出門,陷入到無邊黑暗中。
“那時候拿獎回來就為了捧給她,她的喜悅、自豪讓我有動力繼續拼,她走後,你拿這麼多獎、這麼優秀,給誰看?”
灰暗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三年之久,她寫下一首歌《愛的力量》以此自愈。
自小父愛母愛缺失的韓紅,是被奶奶呵護長大的,她決定振作起來,“已經沒有人愛我了,那我就去愛別人好了”。
即便奶奶去世了,韓紅也沒有去找過母親,在女兒曾遭遇音樂事業低谷時,雍西想要傾盡金錢支援,也被韓紅拒絕了,始終未能打破母女間的隔閡。
直到千禧年之後的一次西藏公益,成為韓紅與母親雍西關係的轉折點,雍西不顧自己高血壓全程陪伴女兒,親手準備油酥茶。
韓紅終於喊出“媽媽”二字,母女二人相擁而泣。
2003年,韓紅終於開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她邀請了自己的母親雍西同臺演唱《北京的金山上》,母女二人關係再度升溫。
當鏡頭掃過雍西臉上的淚水時,聽眾們集體見證了這對母女長達二十多年的破冰時刻。
“媽媽的手很暖,和她的歌聲一樣暖”,韓紅感受到母親切實的溫度。

 韓紅與母親雍西
此後,母親雍西經常去看望女兒做公益,看到女兒給孤兒擦眼淚,她說:“你比我會當媽媽。”
這些年,韓紅把大多數精力與金錢投入到公益中,她始終不會忘記奶奶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那番話:
“大紅,什麼時候奶奶不在了,你不能忘記要做好人,行善事。”
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雲南盈江地震……不論是何種自然災害,不管前方到底有多危險,都會看到韓紅的身影。
她在幫助孤兒、貧困兒童的同時,也做了很多福利院的工作,韓紅每年重陽節都會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我對老人和小孩,可以無底線得好”。
2011年開始,韓紅髮起了“百人援助”系列公益活動,並先後完成了“百人援藏、百人援蒙、百人援疆、百人援青”等公益慈善活動。
一直做慷慨大方的慈善者,不是件易事,平均一次救助5000人,每次需要資金2000萬以上,這些錢都靠她挨個上門拉贊助。
贊助沒拉夠韓紅就自掏腰包,千金散盡,不求回報,她做公益十幾年的經驗就是:“我親手拿著錢,送給老百姓。”
韓紅每次運送物資,都親自帶隊,只有自己身在一線,將救助款和救援物資親自送到災民的手裡,才算放心。
2010年,韓紅在去舟曲泥石流受災區送物資的途中,所在車輛遭遇側翻,幸好隊伍無人受傷。
相信命運的她打趣似地說,是多年的慈善之舉救了自己的命。
十幾年來,韓紅收養的孤兒超過兩百個,有時候為了籌錢,她到處卑躬屈膝地求人。
如此盡心盡力,也避免不了外界的爭議,有人質疑過韓紅,稱“公眾人物做公益都有作秀的嫌疑”。
在2014年的“百人援青”歡送宴上,韓紅感謝捐款的朋友,情緒激動當場落淚下跪,感慨自己“何德何能”才能募集到善款。
她含淚感謝了多位明星好友的支援,蔣欣、譚維維、葉祖新等人上臺都哭了。
正是從那個時候,大眾對於韓紅的“作秀”爭議達到頂峰。
韓紅髮了一條朋友圈:何為君子?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作秀”一輩子,恐怕沒幾人能做到,因為需要一直做實事。
不低調,正是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特色。
為了拉到贊助,她抓住一切機會走近企業家,任何要露臉的活動、頒獎禮,都是韓紅宣傳公益理念的場所,包括自己的演唱會。
正是因為“行事高調”,才讓所有物資、捐款等暴露在日光下接受眾人的審視與監督,連一包泡麵,都是可以公示的。

朋友覺得韓紅這些年始終還是個小孩子,需要依靠身邊人的支援才能走下去。
“小孩子第一希望別人喜歡她,第二希望自己能夠是一個乖孩子”,韓紅這麼表達,她也很清楚自己是公眾人物,身上有一面放大鏡,做好事的時候可能會被放大,但做壞事的時候一定會被一萬倍地放大。
她要主動承擔這一切,“撐不住滾蛋就可以了”。
韓紅厭惡任何煽情戲碼,她性格里的直來直去,是圈內人皆知的事實。
她會直言不諱地在訪談節目中,叫板漏洞百出的基金會組織,“你們做不到乾淨,你們就別怪社會有質疑,活該!在我看來你就是混蛋”。
韓紅的性格里有很剛強的一面,也有很脆弱的一面,面對災區受傷等待被救助的孩子,她完全忍不住嚎啕大哭,“為什麼我又來了,我看見你不會不管你”。
她的身上一直有股人味兒,對於各種“敢言敢做”的標籤,韓紅並不想撕掉,也早已欣然接受,人一旦接受自己,別人就很難為難到她。
做公益讓韓紅覺得更幸福、知足,少了很多雜念,她的公益夥伴們守護住了她內心的烏托邦。
“好曲好人好韓紅”是師父譚盾對她的評價,寥寥幾字已經說明一切。
韓紅在這個圈子裡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她不虛偽,不效仿這個圈子裡不乾淨的東西,身上有一種英雄主義。她向來都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與世界之間沒有水霧。

韓紅很喜歡《阿甘正傳》這部電影。
在影片中,阿甘是個先天弱智的孩子,但他善良、勇敢、重感情,韓紅將這部電影看了無數遍,甚至每句臺詞都瞭然於心。
她知道自己和阿甘一樣,不能停下腳步,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她,“我要像阿甘一樣向前奔跑,穿過無盡的麥田,貧瘠的沙漠,沒有既定的終點,跑著跑著,頭髮和鬍鬚一天天變長”。
奶奶去世多年後,韓紅再次走上《藝術人生》,看見之前老人家上節目的珍貴影像,她淚流不止,沉默了很久說:“有些事情,一輩子都過不去。”
韓紅知道,人生有很多比眼淚更難流的東西,比如無奈。
幼時父親猝然離世,人到中年最疼自己的奶奶離她而去,如今唯一的親人媽媽也離開了她。
韓紅如今的內心正在經歷著怎樣的翻湧,我們不得而知。
她在七年前為一部話劇唱過插曲《送別》,“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是她這些年經歷的真實寫照,箇中甘苦,統統嚥下。
韓紅還要繼續去愛別人,這是在漫長無序的人生中,主動與被動而凝結成的脾性使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