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範主說:表圈教父
最近頂奢男裝品牌傑尼亞釋出了一組全新廣告大片,成功吸引了範主的注意,因為出鏡的不是小鮮肉,而是一位“怪老頭”↓

他在鏡頭下表現力十足,身穿傑尼亞Vellus Aureum黃金羊毛系列,坐在米蘭的莊園裡喝喝咖啡,腔調立刻就拉滿了,犀利的眼神還有點神似阿爾·帕西諾版教父。


他名叫John Goldberger,別看他不是明星,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帥哥,但能被傑尼亞邀請拍大片,自然很有來頭。
關注腕錶的範友可能會知道,他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古董表收藏家之一,40多年裡經手了無數珍稀孤品,出版過眾多關於古董表的書籍。另外他還是高階鐘錶基金會文化委員會成員,富藝斯拍賣行也請他做腕錶顧問,是妥妥的表圈大佬沒錯了。

傑尼亞大片裡他戴了一枚卡地亞
雖然看起來老錢氣質十足,但他其實並不算出身真正的老錢家族,父親是一位工程師,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電子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是做電子元件、智慧手機外殼等),說他是個“富二代”更合適。
不過,由於方方面面的形象品位都很符合老錢審美,John Goldberger總是給人一種富了N代的既視感,低調內斂中透著奢華,因此被不少人視為風格偶像。

他走上腕錶收藏之路的故事也頗為戲劇化,年輕時愛逛跳蚤市場,花幾百美元淘到了百達翡麗、勞力士,從此買買買一發不可收拾。過了20年之後,驚覺自己的收藏變成了“金礦”,這投資眼光也是沒誰了。

那麼今天就來扒一扒,這位低調神秘的“表圈教父”,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養成老錢品位的?

01
平平無奇的“撿漏”天才
耳濡目染養成老錢眼光
John Goldberger真名叫Auro Montanari,出生在義大利博洛尼亞省,也是蘭博基尼的故鄉。青年時期移居美國加州,他給自己取了個朗朗上口的“藝名”,作為保護隱私的馬甲。

從小家境優渥的他,早在8歲就開始接觸收藏了。因為父母都是藝術品收藏家,喜歡在各國尋覓獨特的傢俱、17世紀的畫作,小時候的John就跟著他們環遊世界,四處參觀展覽,還經常逛跳蚤市場尋寶。

John拍攝的博洛尼亞跳蚤市場
在開始買表之前,他還很喜歡研究攝影,父親早早就給他買了臺哈蘇,他後來又買了索尼等相機,沒事就拿著它們到處拍照練習,對於不同相機的功能特點鑽研得頭頭是道。

正是因為早年的經歷,讓他對於各種型別的收藏品都培養了很大興趣,也在潛移默化中練就了一種直覺,很善於在眾多物品裡挖掘到最具審美價值的寶藏。
他搞收藏的核心觀點就是“無論買什麼,都要了解你在買什麼”。不管是搞腕錶還是搞攝影,都堅持這個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原則,“買東西不能只看表面,要知道它的價值和故事”。
熱衷於多看多瞭解,懂得背後的門道是什麼,這樣的理念就很老錢範。也得益於平時大量的積澱,之後他便和古董腕錶結下不解之緣。

1970年代正值石英危機衝擊,許多年代久遠的名牌腕錶被賣到二手市場,藏在一堆雜貨裡無人問津。
20歲時慧眼識珠的John,就在跳蚤市場發現了一枚1930年代生產的勞力士,型號3835材質18K金,僅售600美元,還是複雜功能計時款,當時他就感覺撿到大漏了,因為這和那時候的新表相比簡直超乎想象的便宜,而古董表獨具韻味的設計,更是讓他深深著迷。

這個價格的金勞,多猶豫一秒都是對它的不尊重,當然是果斷入手,至今這塊表仍在他的收藏中。
他就這樣誤打誤撞入了古董腕錶坑,後來在義大利的一個跳蚤市場,又花900美元買到一塊非常漂亮的長方形百達翡麗,讓他再次嚐到了甜頭。

有錢又有閒的John就這樣不斷“淘金”,古董表越買越多。到了1980年代後期,機械錶全面復興,他的收藏全部身價飆升,是購買時價格的幾倍到幾十倍不止,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的“撿漏”天才了。
但不管價格漲得有多高,他也只是把買表當作興趣愛好,終極夢想就是建立一個珍稀的古董腕錶收藏帝國,而並非靠玩表賺錢。畢竟人家還有“主業”,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家族企業,每天白天8小時在公司當CEO,晚上4小時研究腕錶、撰寫相關書籍,只為傳播腕錶文化,為愛發電的精神,也是非常“老錢”~

02
穿衣注重舒適復古
細節處營造老錢畫風
John的衣品同樣老錢味十足,而且和他的收藏理念一脈相承,堅持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的,而不是盲目追求潮流。
比如從年輕時起他就愛穿定製西裝,幾乎所有西裝都是在那不勒斯找裁縫手工製作的。其中一位裁縫名叫Solito,擅長製作肩部優美、手工縫製且帶有口袋的那不勒斯風格西裝,這種意式西裝是John的最愛,沒有那麼嚴肅刻板,修飾身材也很不錯。

他還很喜歡把更休閒的單品與之相結合,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形成了他的個人特色。
比如用格紋西裝內搭Polo衫,再配一條羊毛褲、一雙樂福鞋,就是他心目中最舒適的穿搭公式。

Polo衫釦子也隨意地敞著,主打一個怎麼舒服怎麼來。

平時會買Double RL、Brooks Brothers的襯衫,大多版型寬鬆,有型的同時也很注重舒適度。
他還特別喜歡有年代感的復古風,很多衣服是在跳蚤市場買的,傳遞出與眾不同的自我態度。

復古風格單品也是他的摯愛,比如麂皮夾克、牛仔襯衫,和他略顯粗獷的氣質很搭。

他還很擅長用衣服玩撞色,像是薑黃搭配天藍,組合在一起很與眾不同。

作為會穿衣的義大利男人,配飾方面也不能馬虎。John經常會戴一條輕薄的羊絨圍巾,再搭配和衣服同色系的口袋巾,層次感十足。


厚一些的圍巾會選擇條紋款,顏色和衣服、口袋巾呼應,每一處都是精心搭配過的,搭配卡地亞方形腕錶,優雅又懷舊的畫風很有old money內味。

都說看男人的品位就看他的鞋櫃,清一色的皮鞋,雕花款英倫學院風滿滿。

老錢穿衣的質感往往都體現在細節中,對面料質感也有著很高的要求。
像他在廣告大片裡穿的傑尼亞黃金羊毛,就是老錢風面料的代名詞了,它取自純種美利奴綿羊的毛,年產量本就極為稀少,最大的特色是纖維極細,幾乎到了肉眼不可見的程度,精細度甚至超越了山羊絨。

再經過匠心工藝編織成紗線,帶來無比輕盈舒適的穿著體驗,體現著創始人Ermenegildo Zegna先生精益求精的追求。這種含金量超高的面料,由John Goldberger演繹也是恰如其分,看起來低調奢華、深藏不露~

03
行走的老錢腕錶博物館
每一塊都是歲月的沉澱
John的藏表更是把老錢品位發揮到極致,作為四十多年的表圈老司機,他收藏腕錶最看重的方面就是稀有性和品質,屬於過去年代的古典美學非常耐人尋味。
同時他還會追本溯源,探索腕錶背後的歷史和故事,他的收藏就像行走的古董表博物館,幾乎每塊都很難得一見。
鍾愛卡地亞,非常規形狀最吃香
他對卡地亞有著特殊的偏愛,最初父親建議他只買百達翡麗和勞力士,他卻因為卡地亞古董表的魅力徹底上頭了。
在他看來,卡地亞極其簡約、經典,簡單幹淨的設計是表圈獨一份,而且在1920-30年代產量極為稀少,從錶盤到機芯都是手工製作,必須前往巴黎、紐約或者倫敦才能買到。

John的部分卡地亞收藏
卡地亞是當之無愧的腕錶造型大師,各種非常規形狀錶殼就是他眼中必買的作品。像是二級市場價格漲到嚇人的Crash,還有圓中帶方的鵝卵石,他都早早入手。

橢圓形的Oval,後來演化為Baignoire浴缸系列,他也有不止一枚。

甚至還有橫版“浴缸”,絕對一眼難忘。

1970年代的八角形Octagonal,100年前的酒桶形Tonneau,都有著獨樹一幟的美學特色。

前兩年被卡地亞重新復刻的Tank Normale,他有很多枚古董款,獨特的錶鏈復古感拉滿。

不過他最喜歡的錶款還是Cintrée,窄長方形錶殼類似後來的美坦,但尺寸更大一些,各種材質款式有一大堆。

還有一枚綠色的Santos出鏡率也很高,特別設計的漢字時標自帶中式風。

還能看到許多罕見的設計,比如左邊這枚來自1950年代,右邊來自2000年,都有著很強的裝飾藝術美感,戴出去絕對不會撞款。

他對卡地亞早年的全歷和月相腕錶也很感興趣,盤面設計耐人尋味,內部搭載愛彼機芯,產於1950年代,也是少見的小眾之選。

百達翡麗、勞力士認準稀缺款,買特殊盤面材質
對於百達翡麗和勞力士這兩大“扛把子”,他入手時也認準稀缺性,專買那些有獨特盤面和材質的。
比如開創性的編號1518,是世界上首款量產的萬年曆計時碼錶,自1941年首次推出便引發轟動,成為鐘錶界的典藏之作,他有一枚粉金錶盤的,可以說是比稀有更稀有,讓無數藏家夢寐以求。

這枚編號2499則是PP生產的第二枚萬年曆,也是品牌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腕錶之一,以卓越工藝、複雜功能和稀有性備受藏家追捧。John這枚生產於1955年,由錶殼大師Emile Vichet製造錶殼,錶盤帶有阿拉伯數字時標,這樣的版本已知只有三枚,極為珍貴。

他還熱衷於收藏百達翡麗懷錶,像這枚就是唯一一款配備黑色錶盤和琺琅月相盤的超級複雜功能懷錶,自帶神秘高階的大佬氣質。

這枚懷錶上面則帶有描繪北美的掐絲琺琅圖案,從1937年開始生產,30年時間裡只產了不到100枚,絕對是難得一見的珍寶。

勞力士他也買了不少,也是衝著特殊材質和特殊盤面下手。
最著名的大概是這枚白金迪通拿,它被稱為“獨角獸”,通體採用18K白金,極為罕見,被認為是唯一已知的古董白金迪通拿。2019年它在富藝斯以近600萬美元價格售出,John把拍賣所得全都捐給了兒童慈善機構。

他還擁有一枚類似“保羅·紐曼面”的Yacht Master,這是一款1960年代的實驗型錶款,專為帆船比賽運動員設計,僅有三隻存世,也是極其罕見。

另外買其他品牌也遵循這樣的原則,比如愛彼1974年生產的稀缺款,白金錶殼造型獨特,令人過目難忘↓

他還有一枚愛彼非常早期的大複雜懷錶,產於1925年,白金材質的愛彼三重複雜功能腕錶極為罕見,而帶有寶璣數字的盤面更是博物館級別。

這枚1930年代的寶璣逆跳萬年曆,也是他引以為傲的藏品之一,採用白金方形錶殼,在寶璣所有錶款裡稀缺buff疊滿,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孤品了。

關注歐米茄和浪琴,新手建議入超霸
除了上面這些品牌,他還建議表迷們多關注那些目前市面上被低估的牌子,比如歐米茄和浪琴。
歐米茄是他重點關注的品牌,尤其建議新手藏家買超霸。
“因為歐米茄從1957年至今一直生產這款手錶,製造了大量型號,錶殼、錶盤和機芯都有很多變化。新手藏家可以找到很多論壇和部落格來獲取這些手錶的資訊,也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優秀資料,不過最關鍵的是,這是一款適合日常佩戴的好手錶。”在他看來,腕錶的實用屬性永遠都很重要~

他也曾編寫了一本《OMEGA WATCHES》,裡面介紹了240多塊歐米茄腕錶,從懷錶、超霸、星座到海馬等錶款應有盡有,其中許多都是他自己的收藏。有些罕見的款式,甚至在歐米茄博物館中都難以見到。

歐米茄早期的計時碼錶
他還很愛特殊盤面的古董歐米茄,這兩款帶有景泰藍工藝描繪錶盤圖案,都產於1950年代,像畫作一樣充滿藝術感。

他對浪琴的喜愛也溢於言表:“在上個世紀上半葉,浪琴是一家非常強大的公司,為軍事、航空、探險等生產獨特的手錶。技術精湛,設計精美。一個被低估的好品牌。”

還專門出過一本書,裡面蒐集了他認為過去100年裡最美麗、最稀有的浪琴錶款,從型號、外觀到機芯都有詳細的展示,堪稱一部浪琴古董表的編年史。

最近他就曬了兩枚非常罕見的浪琴古董表,鋼款的Siderograph和18K金的“Lindbergh” Hour Angle,是浪琴歷史上兩款有著重要意義的飛行員腕錶,獨特盤面佈局和復古的洋蔥錶冠設計,都讓古董表迷狂喜~

電子錶也喜歡,永遠跟隨內心的熱愛
對John來說,收藏腕錶從來沒有什麼條條框框,只要好看好戴他都想試試看,電子錶也不例外。
像是年輕人喜歡的卡西歐,他就戴過不少,各種材質顏色感覺是搭配神器。

還有漢米爾頓的第一款Pulsar,Seiko出產的世界上首款配備6位液晶顯示屏的手錶,他都表示很有興趣擁有,因為喜歡60年代末這些手錶的設計,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復古迷。

他願望清單裡的表也是漢米爾頓,因為小時候看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印象太深刻,漢米爾頓特別設計了幾款非常有科幻感的腕錶,不過並沒有實際出售,成了他想擁有卻未能實現的遺憾~

在他看來,腕錶沒有什麼鄙視鏈,他買表只遵循兩件事:聽從自己的心和眼睛。
回憶起漫長的收藏之路,他也會感慨地表示:“那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也沒有很多關於腕錶的書籍,關於手錶的資訊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出於本能購買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從開始買表到現在,這仍然是John想要給表友們的黃金法則——買你真正喜歡的手錶,這是一種激情,而不是投資。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自我,跟隨內心最本源的熱愛,這種純粹極致的精神,也讓他身上的老錢氣質又多了幾分~

—- 加入範主朋友圈 —-
大家好,我是範主。
做商務範12年,離不開各位範友的支援與厚愛。
這些年來,商務範一直是我們交流的平臺
那麼你是否想更進一步,加入範主的朋友圈呢?
現在就來吧!

——我是點選影片號的分割線——
商務範開影片號啦!在這裡,範主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和範友們分享直觀、新鮮、有趣的內容,從品質好物測評,到獨家探店體驗;從超in的大牌推薦,到富豪王室的精彩故事…內容多多。
關於有品位的老錢,還講過“富21代”唐騮千,感興趣的可以戳影片號先睹為快↓
點開影片之後,戳左下角的“商務範”三個字就可以關注啦!也別忘了點下“小心心”和“小箭頭”,讓更多朋友看到哦~

圖片來自網路,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範出品:編輯 Queenie | 運營 Tina
來源微信公眾號『商務範』(微訊號:bfaner)

新浪微博:@商務範範主

喜歡就點個贊👍與喜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