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烏戰爭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從戰場形勢來看,雙方的攻擊力度都比以前有所加大。當地時間23日,俄烏雙方在土耳其進行了新一輪談判,但談判時間很短,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可見,這次談判只是擺擺樣子,雙方實質還是想在戰場上爭取優勢。

7月23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第三輪直接談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林舉行。(圖源:土耳其外交部)
戰場之外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原本表示要在50天內推動俄烏達成和平協議,最近又將期限壓縮至10到12天。他聲稱,如果到時沒有取得進展,就會對俄羅斯採取新的制裁。在筆者看來,特朗普的這種施壓沒什麼用,不過是口頭威脅,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不會聽從,對戰場形勢也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特朗普有意替換澤連斯基,讓烏克蘭前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擔任烏克蘭總統。如果這一訊息確鑿,說明美國還是覺得澤連斯基不聽話,對實現美國的戰略構成了障礙。澤連斯基因俄烏衝突得以連任,他希望戰爭繼續下去,同時美西方能以對烏克蘭有利的方式提供援助。畢竟,戰爭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如果在此時結束戰爭,局面對烏克蘭不利,他也無法向國內交代。澤連斯基有一定的國內支持者,部分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建制派也支援他,這讓他覺得手裡還有些“牌”,因此不願意完全按照特朗普團隊的指揮行事。於是,特朗普想換一個聽話的人,以便按照美國的方案儘快結束俄烏衝突,從而抽出戰略資源,集中精力對付中國。但扎盧日內若真的成為烏克蘭總統,是否會對俄烏衝突產生實質性影響?目前筆者還無法判斷。

澤連斯基與扎盧日內。(資料圖)
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點是,俄羅斯外長近期發表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講話。他表示,俄羅斯正面臨歷史上首次單獨與整個西方作戰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都有盟友;而如今在戰場上,俄羅斯沒有盟友,只能依靠自己,因此絕不能表現出軟弱和弱點。筆者懷疑,拉夫羅夫這番話是說給中國聽的。嘿嘿嘿。面對整個西方的壓力,俄羅斯確實需要外援,但俄方似乎覺得目前缺乏外援。不過,這個觀點並不準確——白俄羅斯和朝鮮在支援俄羅斯。坦率地說,筆者覺得拉夫羅夫的這番講話有些奇怪,不是好兆頭:既然整個西方都在針對俄羅斯,而俄羅斯又孤立無援,難免會心生憤怒;憤怒之下,其軍事行動很可能會升級。

拉夫羅夫。(圖源:俄衛星社報道配圖)
最後是俄朝關係的升級。過去一年多,朝鮮深度介入俄烏衝突。去年烏軍突襲庫爾斯克州,導致俄羅斯丟失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在俄方的請求下,朝鮮派出一萬多名士兵前往庫爾斯克,經過俄朝雙方的共同努力,基本將烏軍趕了出去。朝鮮為此付出了較大代價,有多達4000名士兵在協助俄羅斯作戰時傷亡。朝鮮同時從俄羅斯換取了部分資金、軍工技術及能源。近幾個月,俄羅斯高官多次訪問朝鮮,雙方應該在商議兩國下一步具體合作的細節。

朝鮮軍隊登記插圖。(圖源:朝中社)
隨著戰爭持續,俄朝合作肯定會進一步深化。據烏克蘭情報部門評估,朝鮮還將增派2.5萬至3萬名士兵協助俄羅斯前線作戰。朝鮮的這些動作對俄羅斯有一定幫助,但程度應該和白俄羅斯差不多,對戰爭的結果和走向不會產生決定性影響。俄朝原本就是軍事同盟,只是現在合作更細化了一些。這會讓朝鮮在東北亞的底氣更足,但總體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