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可不是隨便打的,接種位置有講究!最新Cell:疫苗加強針注射位置或影響保護效果,同側接種效果更佳

從小到大,大家一定都打過不少“預防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疫苗”。小時候打疫苗的場景,想必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段“疼痛的童年記憶”,當那細細的針頭扎進胳膊的瞬間,尖銳的疼痛便如閃電般迅速蔓延開來,整個手臂彷彿被電流擊中,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緊接著,便是止不住的哇哇大哭。
於是成年後可以開口做決策的我們,每次去打加強針時,或許不少人都和我一樣,會下意識地跟護士說:“換一邊吧,不要打同一邊!”畢竟,在我們的認知裡,換個地方打針,似乎就能躲開那份疼痛。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看似合理的做法,真的正確嗎?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刊Cell發表了一篇題為“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的研究論文,驚喜地發現疫苗加強針注射的位置可能影響保護效果!具體來說,接種疫苗時,加強針打在同一只胳膊效果更好,因為同側淋巴結的“哨兵”巨噬細胞能更快喚醒記憶B細胞,可以更好地啟用免疫反應。

doi: 10.1016/j.cell.2025.04.005
疫苗在預防重複感染和疾病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主要機制是誘導長壽漿細胞(PCs)分泌中和抗體,同時生成記憶B細胞(Bmems),而記憶 B 細胞具有獨特的分化潛力,它既能夠快速在包膜下增殖灶(SPF)中分化為短壽漿細胞,也可以重新進入次級生發中心(GC)。對於那些弱交叉反應的記憶B細胞而言,重新進入次級生發中心(GC)對獲取針對快速突變呼吸道病原體的高親和力抗體至關重要。因此,記憶B細胞向漿細胞或生發中心B細胞的分化選擇是疫苗接種效果和有效體液免疫形成的關鍵。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構建了SWHEL 小鼠模型等多種小鼠模型,用於追蹤 B 細胞對特定抗原的反應,並在轉基因小鼠體內構建了抗原特異性記憶B細胞體系,透過顯微成像技術即時追蹤了這些細胞在引流淋巴結(注射側)和非引流淋巴結中的動態分佈,並且使用流式細胞術、免疫熒光顯微鏡、體內成像等技術對細胞進行檢測和分析。

圖:原位記憶 B 細胞(Bmem)生成系統
實驗結果顯示,記憶B細胞(Bmems)的定位和行為差異方面,在與初次疫苗接種同側的引流淋巴結(dLN)中的 Bmems 多位於亞包膜龕位,與負責捕捉抗原、啟動免疫反應的被膜下竇巨噬細胞(SSMs)相互作用,雖遷移模式受限但運動速度較快,並表現出更強的超擴散性;而初次疫苗接種在對側的非引流淋巴結(ndLN)中的 Bmems 部分位於亞包膜龕位,部分位於濾泡中心,且遷移模式多樣。
該研究得出的一個十分矚目的結論是,在同一側的引流淋巴結(dLN)進行同源加強免疫時,產生的回憶反應更大,記憶B細胞(Bmems)更容易重新進入生發中心;而在另一側的非引流淋巴結(ndLN)進行加強免疫時,Bmems 主要分化為漿細胞。也就是說,同一側接種疫苗時,附近的淋巴結(dLN)會積累更多“戰鬥經驗豐富”的免疫細胞,當再次接種疫苗時,這些淋巴結能夠迅速做出更為猛烈的免疫反應,更高效地應對病原體的入侵,為機體提供更強大的保護!

圖:記憶 B 細胞(Bmems)在亞包膜龕位的定位具有位置依賴性
具體來說,小鼠在初次免疫5周後接受加強免疫,並對引流淋巴結(dLN)和非引流淋巴結(ndLN)的輸出差異進行了量化,結果顯示,較非引流淋巴結(ndLN)而言,從絕對數量來看,加強免疫後的引流淋巴結(dLN)中供體來源的抗原特異性B細胞的擴增量增加了2.8倍!同時,抗原特異性生發中心(GC)B細胞數量增加了10倍!
隨後,研究人員進行了人體試驗,招募了30名既往未感染SARS-CoV-2的健康志願者,並分為兩組,分別在同一手臂(20人)或相反手臂(10人)接種第二劑 BNT162b2 mRNA 疫苗,隨後便採集志願者的淋巴結樣本和血液樣本,運用流式細胞術、ELISA、活病毒中和抗體試驗等方法檢測相關細胞和分子指標。
那麼,接種位點是否調控人類疫苗回憶應答呢?對18名受試者(每組各9名)於加強後5–7天進行腋窩淋巴結細針活檢(FNB)及流式分析,結果顯示,引流淋巴結組(dLN)次級生發中心(GC)中B細胞和漿母細胞/漿細胞比例顯著高於非引流淋巴結組(ndLN)。

圖:人體回憶反應深度和廣度的位點依賴性調控
震驚,換個手臂打疫苗,效果果然大不相同?!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了更加有意思的現象:與對側手臂接種加強針相比,同側手臂接種加強疫苗,5-7天血清中抗 SARS-CoV-2 刺突 IgG 抗體和中和抗體水平更高,特異性B細胞克隆多樣性也更高!這提示我們,同側加強可在早期誘導更優的廣譜中和抗體應答,為免疫系統注入 “強心劑”!
看到這裡,下次接種加強針時,不妨告訴護士小姐姐:“請還打這邊!”,說不定這樣能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迅速“戰鬥力拉滿”,更高效地抵禦疾病呢!
參考文獻:
Dhenni R, Hoppé AC, Reynaldi A, et al. 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 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 Cell. 2025 Apr 28:S0092-8674(25)00407-6.
撰文|青葉
編輯 | lcc
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精彩推薦: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