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ing Global 出海週報」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欄目,旨在為出海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精選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資訊息,本篇為欄目第284篇報道。
整理丨趙曉曉
本週(2025.04.28-2025.05.05)出海大事件包括:Temu將停止中國直髮美國;TikTok在澳大利亞賺錢了;前麥當勞國際CMO加入霸王茶姬高管團隊;滴滴海外包車上線11國26城;華東家居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甜啦啦計劃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門店;沃爾瑪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恢復中國進貨;多國零售商停止向美國發貨;亞馬遜否認標註關稅成本計劃;美快遞巨頭UPS宣佈裁員2萬人等。

出海四小龍
進口費用致商品價格翻倍,Temu將停止中國直髮美國
由於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Temu公司發言人在兩天前表示,該公司已停止從中國直接向美國客戶發貨。
過去幾天,一些購物者注意到,Temu網站上撤下了許多來自中國的產品,只剩下從當地倉庫發貨的產品。上週,該公司開始向希望從中國購買商品的美國客戶收取130%到150%進口費用。

Temu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招募美國賣家加入平臺。此舉旨在幫助本地商家接觸更多客戶,發展業務。”據瞭解,早在今年2月,Temu已開始全面整頓其中國供應鏈,要求供應商工廠將產品批次運往美國倉庫。
5月2日,“小額豁免規則”正式生效,此前該規則允許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商品免關稅進入美國。特朗普還將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了100%以上。兩週前,SHEIN、Temu已經宣佈自4月25日起宣佈漲價。
TikTok在澳大利亞賺錢了
截至2024年12月31日,TikTok在澳大利亞的年營收達6.79億澳元(約 4.4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3.75億澳元(約 2.6 億美元);利潤為3120萬澳元(約 2122萬美元),幾乎是2023年1140萬澳元(約 775萬美元)的三倍。

TikTok在 2017年在澳大利亞推出,據TikTok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檔案顯示,2024年TikTok澳大利亞獲得超過4.7億澳元(約 3.2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增長到Facebook澳大利亞的三分之一左右。上週Facebook釋出報告稱,其在澳大利亞的廣告收入為14.6億澳元(約約 9.93億美元)。
澳大利亞市場的增長是TikTok全球業務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有媒體此前報道,2024年,字節跳動海外業務的收入(主要是TikTok)增長了63%,達到390億美元,已經佔到字節跳動總收入的四分之一,為有史以來最高比例。

大公司
前麥當勞國際CMO加入霸王茶姬高管團隊
霸王茶姬日前任命Eugene Lee為其亞太區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負責監督亞太地區的品牌和業務增長,確保品牌形象統一,並針對不同的新市場制定本地化戰略。
據報道,Eugene Lee直接向霸王茶姬亞太區執行長和全球首席營銷官彙報。在此之前,Lee為麥當勞國際首席營銷官,在麥當勞公司工作了15年,負責推動亞洲12個市場超過3500家餐廳的商業(營銷)和業務成功。

4月底,霸王茶姬在洛杉磯Westfield Century City購物中心的旗艦店開始試營業,目前對受邀請的KOL和KOC開放,5月9日正式營業。此前,這家公司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新式茶飲企業。截至去年年底,霸王茶姬在全球擁有超過6400家門店。
滴滴海外包車上線11國26城
滴滴在近日上線了海外包車服務,首批覆蓋了新加坡、曼谷、普吉島、首爾、東京、吉隆坡、悉尼等11個國家的26座熱門城市。

據介紹,使用滴滴海外包車服務,無需綁卡、無需計算匯率,且提供中文頁面、中文司機服務。目前,滴滴已在中國香港地區以及韓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9個國家的1200多個城市提供服務。
早在2018年初,滴滴國際業務就開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目前,滴滴國際業務覆蓋了拉美、亞太和非洲的14個國家。隨著過境免籤等多重政策落地,中國旅遊市場活力持續綻放。今年元旦前後,滴滴出行App英文版訂單量同比增長71%。
華東家居營收首次突破百億
近日,華東家居大賣恆林股份釋出2024年業績報告。2024年全年,恆林股份營收達到110.29億元,同比增長34.59%,公司歷史首次突破百億規模。恆林股份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2017年11月,恆林股份在上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公司在辦公傢俱製造領域佔據較高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辦公椅、電腦椅製造和出口方面,市場佔有率和綜合競爭實力位列辦公傢俱行業第一梯隊。2024年,辦公傢俱、新材料地板和軟體傢俱,是公司最重要的產品線。

業務模式上,恆林股份過往一直深耕OEM/ODM代工業務,與IKEA、NITORI、SHAW、Amazon 等公司合作。2023年,恆林股份開始做自有品牌。2024年,公司OBM業務營業收入佔比已達到總營業收入的53.68%。2024年上半年,跨境電商營業收入為16.86億元,同比增加了11.92 億元,同比增幅240.89%。
2024年,恆林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0.29億元,同比增長34.5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19.45%。公司過去一年賣出辦公椅近1000萬個,軟體傢俱約200萬個。
甜啦啦計劃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門店
新茶飲品牌甜啦啦日前表示,2025年甜啦啦計劃在東南亞、歐洲、北美及中東地區新增門店超過200家。目前,甜啦啦在印尼已開業門店60家、柬埔寨3家、菲律賓2家、烏茲別克1家。
甜啦啦創立於2015年,第一家門店開在安徽蚌埠,2023年甜啦啦正式佈局海外市場;2024年,全面佈局東南亞市場。截至2024年底,甜啦啦全球累計簽約門店超8000家。

值得買今年計劃消費內容和營銷服務同步出海,年底實現在5個國家落地
值得買近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今年的出海計劃是消費內容和營銷服務同步出海,計劃年底實現在5個國家的落地,以亞洲國家為主。目前,除了已經簽約的泰國站合作伙伴外,印尼的合作伙伴也將在上半年簽約。

值得買是一家專注於消費產業的科技集團,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北京,2019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最懂消費的科技公司。
4 月底,值得買科技釋出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8億元,同比增長4.5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24.05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82.27萬元,同比增長13.93%。
微信支付落地韓國地鐵
4月28日,釜山交通公社與微信支付簽訂合作備忘錄,宣佈釜山地鐵市內站點全線接入微信支付。中國遊客透過“Triplabo 旅韓”微信小程式購買電子票後,無需換票即可刷碼過閘乘車,享受與中國境內一致的便捷出行體驗。

據瞭解,這是韓國首個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與中國數字支付平臺聯動的案例。此次合作支援購買的地鐵票包含單程票、1日通票、3日通票,涵蓋釜山地鐵1-4號線共計114 個站點,基本可以滿足中國遊客在釜山市內的地鐵出行需求。
2024年,微信支付在韓國的線下交易筆數較2019年同期實現了超翻倍增長。目前,在首爾、釜山、濟州等知名景點、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商超及網紅商圈,都可以看到微信支付的標識,覆蓋全韓的Zero Pay也支援中國使用者使用微信支付。

海外大事件
沃爾瑪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恢復中國進貨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態度出現戲劇性變化。從最初要求中國供應商自行承擔高額關稅,到短短20天后迫於庫存壓力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恢復中國進貨。

據報道,江蘇省和浙江省的部分製造商已接到沃爾瑪等美國主要零售商的通知,要求其近日恢復發貨。有多名中國出口商證實,新進口關稅的成本將由美國客戶承擔。
沃爾瑪在3月11日向中國供應商提出“每輪關稅降價10%”的要求,試圖將145%的關稅成本全數轉嫁。隨後中國商務部約談了沃爾瑪。4月21日,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的CEO集體走進白宮,針對關稅問題與特進行商談。
多國零售商停止向美國發貨
自5月2日起廢除對中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多國零售商近期紛紛對其對美業務進行調整,部分甚至暫停了與美國的業務往來,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Temu,不少中小企業更是無奈退出美國市場。
僅在2024財年,就約有13.6億件包裹以小額免稅方式進入美國,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該政策取消後,迫使眾多電商平臺不得不重新規劃物流體系,上調商品售價,同時加速在美國本土建設倉庫,以應對高額關稅。據瞭解,美國某知名鞋類品牌計劃把庫存從加拿大轉移至美國本地倉庫。
美國消費者研究所4月釋出的報告預測,該政策每年可能給企業和消費者造成高達470億美元的損失,低收入群體首當其衝。此外,這一政策還將使美國海關係統不堪重負,清關時間大幅延長。牛津經濟研究院估算,若美國政府要對所有小額包裹逐一徵稅清關,至少需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建系統、增加人力。
亞馬遜否認標註關稅成本計劃
受關稅影響,亞馬遜原本計劃在商品售價單上新增標註,向消費者展示美國加徵關稅導致每件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但特朗普給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打電話,施壓讓他放棄這麼做。隨後亞馬遜公開淡化了標註關稅成本的影響範圍,並宣佈該計劃已被徹底取消。
亞馬遜表示,從未考慮過在主要網站上展示商品的關稅成本,但低價商店Amazon Haul考慮過對某些產品列明進口稅費。

面對美國挑起的關稅戰,亞馬遜的零售業務面臨壓力。據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彙總的資料,亞馬遜平臺銷售的商品約70%來自中國。而亞馬遜並非是唯一一家關注美國加徵關稅會如何影響其商品價格的零售商。有亞馬遜頂級賣家透露,平臺開始允許賣家漲價,幅度最高可達25%,並且免除任何潛在懲罰。
美快遞巨頭UPS宣佈裁員2萬人
美國快遞運輸服務巨頭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近日宣佈,公司將裁員2萬人以降低成本,原因是由於其最大客戶亞馬遜公司的業務大幅下滑,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6月底之前關閉73座租賃和自有建築。
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執行長卡羅爾·託梅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正在採取行動“重新配置”其業務,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託梅表示,當前宏觀環境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關稅則是一個主要因素。

據週二盤前公佈的財報,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下滑至2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7%,調整後的營業利潤小幅上漲0.9%至17億美元。UPS還撤回了今年的財務指引,強調特朗普關稅引發的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導致公司無法提供預測。
亞馬遜發言人回應,UPS要求減少運量是出於運營需要,亞馬遜尊重其決定,並將繼續與UPS及其他承運商合作。兩家公司也都同時警告了關稅政策下的貨運量削減風險。2024年,中國至美國貿易航線的收入佔UPS國際總收入的11%。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擬遷美業務總部至德州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董事會於近日提交檔案,呼籲股東批准將其美國業務總部從特拉華州遷往德克薩斯州。
MercadoLibre在檔案中稱,特拉華州法律雖發達,但因採用廣泛靈活標準,高度針對個案,對創新型公司而言,判決結果較難預測。而德州新頒佈的編纂商業判斷規則,能為董事會決策提供更大確定性。

特拉華州曾因友好立法吸引眾多企業設立總部,但近年來,不少公司選擇離開,特斯拉便是典型代表,此前當地法官裁定反對特斯拉擬議的薪酬方案,馬斯克還曾呼籲其他公司效仿。
分析人士認為,MercadoLibre此舉不僅自身受益,還將對SHEIN和Temu等亞洲電商企業構成挑戰,因使用其快遞服務進口至墨西哥的產品需繳納關稅,遷址或有助於其在北美市場佈局及應對競爭。
法國擬向電商平臺徵收管理費
法國週二表示,從明年起,應對進入歐盟的低價值電子商務包裹收取費用,以應對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包裹激增,並加強對其安全和合規性的檢查。這一費用將以固定金額形式由進口商和電商平臺承擔,而非消費者,金額為“每個包裹幾歐元”或“每件商品幾分歐元”。
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約有46億件免稅包裹進入歐盟,其中超過90%來自中國,約有8億件包裹進入法國。根據法國行動計劃,中國兩大電商平臺Temu和SHEIN位列法國訪問量最大的十大電商網站之列,在這些平臺上購買並進口到法國的商品平均價值為8歐元。
歐盟計劃取消對價值低於150 歐元(171美元)的網上訂購包裹的免稅待遇,但要到 2028年才會實施,因此法國預算部長提議收取手續費作為臨時措施。
印度CATI呼籲對電商平臺徵收28%商品及服務稅
近日,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向政府和商品及服務稅委員會提出要求,呼籲立即對快消品和電商公司採取嚴厲行動,並對這些平臺徵收28%的商品及服務稅。
CAIT指出,這些電商平臺和快消品公司頻繁違反法規,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破壞小商戶的生存環境,因此應將線上購物便利視作奢侈品並據此徵稅。CAIT進一步要求政府儘快實施電商政策和《消費者保護法》的相關規則,同時嚴格執行外國直接投資(FDI)政策。
宣告中強調,必須提升網購的透明度和問責制,確保電商平臺在技術、定價及供應商選擇流程上保持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以保障小型雜貨店主及線下商家的合法權益。
外賣平臺Foodpanda退出泰國市場
上週,Delivery Hero旗下、主打亞洲市場的外賣平臺Foodpanda宣佈正式退出泰國市場。這也標誌著它在這個市場上經營長達13年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Foodpanda在2012年就進入了泰國,比Grab(2018年)和本土外賣平臺LINE MAN(2016年)都要早。2017年,母公司Delivery Hero在德國上市,早Grab四年上市,而LINE MAN現在還在籌備IPO。

2020年,Foodpanda在東南亞的幾個主要市場的份額基本和Grab處在一個水平,在泰國是領先LINE MAN的,是泰國唯一一家服務覆蓋全國77個府的外賣平臺。但接下來幾年,它的市場份額一路持續下滑。
2021年後,Foodpanda開始走下坡路,主要問題出現在Foodpanda自身的運營上,比如在核心城市還沒站穩,就急著下沉到全國,疫情期間,在外賣需求本來就極速增長的同時,選擇砸錢更加激進地獲客;草率進入日本市場,並又在很短的時間內退出。

投融資
因時機器人完成近億元B3輪融資,加速全球化市場拓展
近日,因時機器人完成近億元B3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神騏資本領投,源禾資本、華蓋資本跟投。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在尖端技術研發、產品迭代以及全球化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因時機器人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微型伺服電缸和靈巧手研發與量產的專企業,致力於為工業製造和機器人行業提供更微小、更精密、更柔性化的運動控制零部件。其核心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人形機器人、醫療、3C製造等多個領域。

以色列AI初創公司Lightrun宣佈完成7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近日,以色列AI初創公司 Lightrun宣佈完成7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Accel 領投,Insight Partners、花旗集團(Citi及GTM Capital 等參投,目前Lightrun融資總額已達1.1億美元。
Lightrun致力於打造幫助開發者提前識別並修復程式碼問題的平臺,以預防系統崩潰和其他潛在風險。Lightrun於 2024年7月推出了AI除錯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在快速解決編碼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螞蟻國際計劃在香港地區上市
螞蟻集團計劃將旗下海外板塊、註冊在新加坡的螞蟻國際單獨在香港地區上市,目前正在和有關部門溝通可能性。去年3月19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內部信中宣佈“分家”,拆分出了螞蟻國際、OceanBase 和螞蟻數科三家公司,獨立面向市場運營。
報道稱,目前螞蟻國際的收入約佔螞蟻集團的兩成左右,當前螞蟻國際主打Alipay+、安通環球 (Antom) 和萬里匯 (WorldFirst) 三大核心產品,覆蓋 C端支付、B端收單、B2B收付兌等跨境支付服務。
根據阿里巴巴今年2月釋出的財報測算,其關聯公司螞蟻集團在截至2024年9月底的季度實現淨利潤137.5億元人民幣,在低基數基礎上較上年同期實現55.1倍的同比增幅。
聯邦快遞投資Nimble
據報道,FedEx(聯邦快遞)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及電商自動化物流系統技術公司Nimble達成戰略聯盟並進行投資。此次合作旨在支援FedEx
Fulfillment業務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幫助電商和全渠道品牌在供應鏈決策中實現更快、更智慧的反應。
Fulfillment業務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幫助電商和全渠道品牌在供應鏈決策中實現更快、更智慧的反應。

Nimble是一家專注於物流自動化機器人研發的公司,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注於物流自動化機器人的研發。
亞馬遜投資芬蘭初創公司IXI
IXI於本週二宣佈,已成功從包括亞馬遜Alexa基金在內的投資者手中籌集了3650萬美元的資金,目標是打造一款低功耗、可自動調整的眼鏡,以解決佩戴者的老花眼問題。本輪A輪融資由倫敦創投公司Plural領投,其他參與者包括Tesi、byFounders、Heartcore、Eurazeo、FOV Ventures、Tiny
Supercomputer和現有投資者。
Supercomputer和現有投資者。

IXI的創始人Niko Eiden和Ville Miettinen曾在諾基亞的移動技術團隊工作,後續成立了混合現實頭盔開發公司Varjo,專注於企業市場。亞馬遜投資IXI的原因之一是Eiden與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有過業務聯絡,亞馬遜看中了IXI在技術上的潛力,尤其是在視力矯正和增強現實領域的應用。
關於Going Global
這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欄目,對話一線出海人物,講述一線出海故事。交流、合作、尋求報道請新增微信xiaoxiao-jun-。

欄目往期週報:

《2023出海營銷洞察報告》已上線
點選登入睿獸分析檢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