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達到怎樣的水平,它才能稱得上“好”?有人認為,一項好的科技應該可以迅速解決生活裡的“痛點”,不僅讓人人都能從中受益,更能為那些並非網際網路原住民的群體消除一道道“數字鴻溝“;有人認為,優秀的科技不該存在多高的使用門檻,也不是硬生生地改變我們的現有生活方式,而是讓每個人愜意、自然地接納它的存在;還有人認為,能夠激發人們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科技,就足以稱得上“優秀”二字。

雖然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但科技的本質就應如此:透過不斷的迭代、升級和革新,不經意間完成對生活的“完美改造”。而真正“優秀”“上頭”的科技,也會自帶“不可逆屬性”和“裂變效應”:只需要一次使用就可能顛覆使用者過往的“肌肉記憶”,快速形成新的使用習慣;少數人嚐鮮後,很快會透過口口相傳或者爭先效仿,變成大眾的一致行為。
就像最近流行起來的“碰一碰”,就在以其極致的便捷性和豐富的適配場景,瘋狂圈粉了各類使用者人群。人們越來越多地用“碰一碰”的方式解鎖各種生活場景:碰一碰支付,碰一碰刷地鐵、坐公交,碰一碰開門禁,碰一碰解鎖車門,碰一碰分享照片和影片……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正在連線起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新的生活互動方式。


“碰一碰”之後,
生活也太方便了吧

在地鐵閘機前罰站,是屬於當代打工人的“切膚之痛”。@趙馳不是小迷糊 從old school的實體卡到NFC功能的交通卡,再到支援刷碼的手機App都曾用過,但所有這些方式操作下來,他的體感並不完美。

首先,NFC交通卡雖然便利,但需要提前開卡、充值,依然會遇到餘額不足在閘機前“罰站”的現象;對於支援刷交通碼的手機App來說,人越多,訊號越差,碼刷出來的速度越慢。不僅要顧及訊號問題,還要提前“解鎖手機-開啟App-等待刷碼-對準掃碼口”,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絲滑進出站;而最傳統的實體卡不僅需要線下買卡、手動充值,還特別容易丟。
但隨著@趙馳不是小迷糊 更新了鴻蒙5系統,他發現了一個新方案:只需要申請一張華為錢包的暢行無憂卡,他所有的煩惱竟然都一掃而盡。透過暢行無憂卡,不僅能感受一碰閘機、光速通行的便利,還無需預先充值,即用即扣,既解決了忘充值的尷尬也無需再擔心充錢用不完。而且無論是出差還是旅遊,僅用一張暢行無憂卡就能在全國330多座城市出行,再也不用在換城市後慌忙找本地乘車碼了。





滑動檢視更多
很多人都有電量焦慮,手機電量低於50%就沒有安全感,怕出行中手機電量不能撐到下車。而使用華為錢包暢行無憂卡就無需擔心,即使手機沒電、沒網的緊急情況也一樣可以刷。在換手機的時候卡片也會跟隨手機的華為賬號同步存在,無需手動遷移卡片,比起以往的電子交通卡來說,確實要省心很多。
“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地方,暢行無憂卡都提前為我們想到了。”@趙馳不是小迷糊 的感慨,也是眾多暢行無憂卡使用者的共同心聲。這些看似很極端,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生活“小”痛點,都在暢行無憂卡身上迎來了真正可行的解決辦法。
暢行無憂卡的開通路徑也十分簡單,鴻蒙版錢包的使用者開啟App > 點選右上角 “+”,選擇新增卡片 > 新增交通卡 > 選擇【暢行無憂卡】> 點選【立即開通】,即可按步驟啟用卡片。
一張小小的交通卡,十幾年時間裡它的載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的實體卡到NFC交通卡,再到如今以暢行無憂卡為代表的“3.0時代”,隱藏在背後的發展邏輯,恰好是科技始終圍繞以人為中心的迭代路線。
如果說@趙馳不是小迷糊 解鎖“碰一碰”的方式源於一次偶然,那麼對於@Lin_ff 來說,她早體會到了“碰一碰”的樂趣,並且“一點兒也不想回到以前了”。
@Lin_ff 最喜歡的“碰一碰”,是用手機裡的華為錢包解鎖各種門。從車門到小區門禁,對於一位出門不丟東西就算幸運的人來說,不用帶那麼多鑰匙和門禁卡是“值得高興的小確幸”。
不論是小區的門禁卡還是私家車的車鑰匙,全部都能整合到華為錢包裡。不管自己多晚回家,都不會因為忘帶鑰匙而被迫等待一個有緣人;不管自己把車停到哪,都可以用手機遠端尋車,曾經的種種焦慮一下子煙消雲散。

對於更多人來說,“碰一碰”不僅是便捷,還有樂趣。在朋友之間的聚會里,當大家聊到最近新買的好物時,我們往往會被那些亂碼一樣的分享連結和各種分享按鈕搞得分享欲全無,而且對方也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解碼”才能開啟分享。一頓操作下來浪費時間不說,分享的喜悅也被衝散了不少。
這一切在“碰一碰”出現以後,就變得無比輕鬆。兩部HarmonyOS 5手機輕輕一碰,就能快速分享商品連結,點選接收即可跳轉到商品頁面。
與此同時,“碰一碰”還可以分享照片、影片,這樣的互動方式也給我們的社交多了一種驚喜。美好的瞬間不需要“延遲”,簡單一碰就能傳輸給每一個在場的人。


萬物皆可“碰一碰”的時代,
或已到來

在普通使用者看來,鴻蒙“碰一碰”似乎是NFC功能的迭代,但是在大家感知不到的地方里,鴻蒙“碰一碰”增加了高強度加密與雙向驗證環節,大幅降低盜刷、被中間人攻擊等安全隱患。同時,鴻蒙“碰一碰”與NFC最大的不同在於主動通訊,換句話說,只需要“碰一碰”,裝置就知道該做什麼,使用者需要的服務、應用、功能就能自動響應並開啟,輕鬆享受全方位的鴻蒙生態體驗。
而且,越是簡潔穩定的功能體驗,背後越是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做支撐。從底層邏輯上看,鴻蒙的“碰一碰”在通訊方式、安全機制、相容性、智慧性、應用形態等技術維度上都實現了全方位的革新,構建出了新一代的互動技術體系。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感知上,我們會發現:雖然手機裡的數字卡片越來越多,但誤刷卡、刷錯卡、刷卡慢的情況越來越少;原本要解鎖手機,開啟相關應用才能使用的功能如今只需要“碰一碰”,裝置就能自己“聯絡上下文”知道你要做什麼;曾經需要下載App才能體驗的功能,如今只需要“碰一碰”就能快速啟動,跳過那些繁瑣的中間步驟。

當越來越多的第三方App開始支援鴻蒙“碰一碰”,或許我們可以暢想更多:地圖App的“碰一碰”,直接分享定位和路線,無需手動輸入目的地;修圖App的“碰一碰”,光速分享“新鮮出爐”的美照,不用再透過第三方App;點評App的“碰一碰”,直接將自己想去的餐廳、咖啡廳、商場和電影院分享給對方……在景區、在超市、在醫院,“碰一碰”所能實現的便利生活,其實遠超我們想象。
如今,暢行無憂卡等體驗,只是鴻蒙“碰一碰”為我們帶來的第一層驚喜。即使這樣,它的便利程度和智慧化就已經遠超我們的想象。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廠商和開發者都開始在鴻蒙系統上探索“碰一碰”的各類創新體驗,我們也許會在日後的醫院、機場、酒店、政務大廳等高頻日常場景裡,下意識拿起手機,和它們“碰一碰”。而這一個人人都會、看著毫不起眼的“小碰觸”,或許就會碰出一個萬物智聯的新世界。
策劃丨
三聯.CREATIVE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丨王昊天
作者丨王鐵砣
圖片來源丨鴻蒙、視覺中國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絡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