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今天在預期內吧,高開誘多,然後回落。
降準週末沒落地,權重的金融熄火,大盤就上不去。
至於消費的利好已經在週五A股的食品飲料裡兌現了。
我直播說三胎概念要炒就早上車,不上車也不遺憾,這持續不了多久,今天漲停的股票已經大幅減少了,漲5個點以上的乳業公司也就5家。
下次直播在本週四,歡迎點點預約:
促進生育這個事,除了呼和浩特那邊真金白銀落地點了一把火,其他主要省市沒見落地的。
之前倒是有一些信譽一泡汙的地方,口嗨了,人家娃生了,結果沒錢給

今天會議的口徑是【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
這才研究,哪到哪呢,什麼時候到加快推進,全面落實,消費股重新估值的點就會引爆。
真全面落實的訊號也很簡單,看生育率有沒有納入地方一把手的KPI,納入了才算數。
錢到了地方手裡,肯定是優先用在出政績的地方。
生育這種百年大計,他空降來5年,犯得著真金白銀大幹特幹嘛?
換大部分人也犯不著啊,這就是人性。
拋開這個不談,本次會議還是可圈可點的。
要增加主動收入——主要還是財政擴張,搞基建定向發錢。
要增加財產收入——中長資金進入股市樓市,穩資產價格。
要增加休息時間——落實雙休帶薪年假,讓大家有時間花錢。
要落地更多保障——養老保險醫療補助,向低收入群體傾斜。
還有一些細則,比如降低公積金利率,增加公積金使用範圍,消費貸會更加寬鬆等,都是跟大家切身相關的,今年都會落地。
這裡面消費貸這條,結合上週出臺的給放貸人盡職免責的條款,實際上就是在放水摸魚了。
做小貸行業的朋友,春天又來了。
還有一條挺有意思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中小學生放春秋假。
我估計大部分家長看到眼前一黑。
鑑於家長要上班,這部分能釋放多少消費力不好說,真落地只能說肉眼可見利好教培行業。
現在銀行的居民存款達到了150萬億,這些錢出來三分之一就能拉爆股市,托起樓市。
媽媽看著這個數字陷入沉思,一套組合拳5000字幾十條政策,就是要讓這些錢儘量流入市場。
消費也行,投資也好,只要流動起來就是好事。
目前已經擺出各部門協同,圍繞大家花錢去努力的架勢,並且今年政策應該還有後手。
我覺得賺錢要順勢而為,不要跟趨勢作對。
所以近期我準備找機會,加一些港股消費,那邊的龍頭消費公司,估值不高,要麼受週期影響小,要麼出海業務做得好,相對來說比A股的邏輯硬。
而且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每一輪行情,基本港股都領先A股,除了南下資金在大買特買之外,外資試水中國資產也是首選港股。
所以從賺錢效應上說,看好消費,或者看科技高低切,買港股消費算是更好的選擇。
股市賺錢了,是真的消費不心疼的,我身邊就有好幾個朋友把小米股票上賺的錢,拿去定了SU7 ULTRA。
媽媽你再讓大家賺一點,賺了保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