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歐:我們正面臨歷史性全球秩序崩解

不要誤以為當前正在發生的一切主要只是關於關稅的問題。
隨著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起全球市場大幅波動,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昨日釋出最新評論文章,討論了貿易衝突背後的本質,並將導致全球面臨重大結構性變化,包括貨幣、政治和地緣政治秩序的崩潰。作者認為,這些變化主要是由於不可持續的債務水平、國家間巨大的貿易和資本失衡以及國內社會經濟差距擴大所導致的。具體而言,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債務和貿易不平衡加劇了緊張局勢,並推動了去全球化趨勢的發展。
此外,作者還指出,隨著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政策的興起,多邊合作的世界秩序正在被侵蝕,這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關係中的不穩定因素。面對自然災害和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作者強調理解這些大週期變化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關注根本性力量及其相互作用,而不僅僅是表面現象如關稅。
首席商業點評:從目前的情況看,特朗普不止想要賺點錢,重要的是希望產業迴流或者分流,希望重構全球貿易體系,逆全球化。未來可能難免一戰,我們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素與中國高層有深度交往的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 昨夜突然再次發文:
不要誤以為當前正在發生的一切主要只是關於關稅的問題。
當前,市場對新一輪關稅的宣佈及其對經濟和市場的重大影響給予了高度關注,這是完全合理的。但與此同時,人們幾乎沒有注意到導致這些措施出臺的根本原因——以及未來可能到來的更大規模的衝擊。別誤會,這些關稅確實是重要的事件,但多數人忽略了正在推動一切(包括關稅本身)的更深層次力量。
在我最新的文章(本文)中,我討論了一個我認為更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典型的全球貨幣、政治與地緣秩序的系統性瓦解。這類瓦解每一代人只會遇到一次,但在歷史上,它在類似不可持續的條件下曾多次上演。
此時此刻,人們理所應當地將大量注意力集中在新宣佈的關稅及其對市場和經濟的巨大影響上,但對促使這些措施出臺的深層背景、以及可能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衝擊,卻幾乎無人關注。
不要誤會,這些關稅公告確實是重大事件,而我們都知道特朗普總統是促成它們的直接推手,但大多數人忽視了那些讓他當選總統、以及最終推動關稅出臺的深層背景。
同時,人們也大多忽略了那些正在驅動幾乎一切(包括關稅)的更為深遠的力量。
我認為,更重要、也更需要我們時刻記住的是:我們正在見證的是全球主要的貨幣秩序、政治秩序和地緣政治秩序的典型崩解。這類崩解,一生中只會遇到一次,但歷史上在存在類似不可持續條件的時期已發生過多次。
具體而言:
貨幣/經濟秩序正在崩潰,原因在於現有債務規模過大,新增債務速度過快,而資本市場與經濟體系又嚴重依賴這一不可持續的債務結構。
這一結構之所以無法持續,是因為存在嚴重失衡:一方面是債務方(如美國)債務過多,繼續過度借貸以維持過度消費;另一方面是債權方(如中國)持有的債務已過多,卻仍依賴向債務方出口商品來維持自身經濟增長。這種失衡正在承受巨大的修正壓力,而修正過程勢必將從根本上改變貨幣秩序。
例如,在一個去全球化的世界中,主要經濟體彼此不再信任對方是否會繼續提供關鍵商品(這是美國的擔憂)或是否會按時償還債務(這是中國的擔憂),那麼還存在著鉅額貿易失衡與資本失衡的狀態就顯得極為荒謬。

這正是自給自足成為優先目標的戰爭式博弈的表現。
任何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類似背景下,這類風險反覆演化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問題。
因此,過去那種中國等國家低成本製造、對美出口、購買美國債務,而美國借債消費、積累鉅額債務的模式,將不可避免地被打破。
這種不可持續狀態,還因為其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而愈加嚴重——這不僅削弱了美國中產階級的就業基礎,還使美國不得不從一個它越來越視為“敵人”的國家進口關鍵物資。在去全球化時代,這種體現出貿易與資本高度聯通的大失衡,必須透過某種方式收縮。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及其增長速度不可持續。
很明顯,貨幣秩序將不得不以極具破壞性的方式發生改變,以削減這些失衡與過度,並且我們正處於這一變化過程的早期階段。這將對資本市場與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我將在其他場合進一步展開討論。
國內政治秩序也在崩解,源於教育水平、機會、生產力、收入與財富、價值觀的巨大分裂,以及現有政治體系無法有效修復這一切。
當前的格局,是左翼與右翼民粹主義者之間以“贏者通吃”為目標的對抗,爭奪掌控政權的權力。
這種局勢正在導致民主制度的崩塌,而民主制度的運作依賴妥協與法治,而歷史已經反覆表明,這兩者在當前這種背景下極易崩潰。
歷史也顯示,在經典民主與法治失效之後,強人型的威權領導人往往會崛起,填補權力真空。
毫無疑問,當前不穩定的政治形勢將與本文提及的其他四股力量交織演化——例如,金融市場與經濟的波動極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政治與地緣動盪。
國際地緣政治秩序也在瓦解,過去由單一主導力量(美國)制定並維繫的國際秩序正在終結。
由美國主導的多邊、合作型全球體系,正被一種以力量為主導的單邊主義體系所取代。在這一新格局下,美國依然是世界最強大的力量,但其策略已轉向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單邊主義。這正在透過貿易戰、地緣博弈、科技對抗,乃至區域性軍事衝突等方式展現出來。
自然力量(如干旱、洪水、疫情)也越來越具破壞性,而技術革命(尤其是AI)正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包括貨幣/債務/經濟體系、政治秩序、國際格局(透過改變國家之間的經濟和軍事互動方式),以及應對自然災害的成本結構。
這些關鍵力量,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
因此,我強烈建議你不要被像“關稅”這樣抓眼球的戲劇性新聞所轉移注意力。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這五股關鍵力量及其相互作用,因為它們才是“總週期(Overall Big Cycle)”變化的根本驅動。
如果你把注意力停留在這些表面新聞上,
就會錯失對以下三件事的洞察:
(a)這些新聞事件背後的宏觀條件與動態機制
(b)事件如何反向作用於那些更宏大的系統性力量
(c)總週期如何演進,以及每個階段通常如何展開…
而這些正是判斷未來走勢的關鍵。
我還建議你特別關注這些相互作用之間的結構性聯動…
例如,思考特朗普在關稅上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以下五個層面:
  1. 貨幣/市場/經濟秩序(會造成破壞性影響)
2. 國內政治秩序(很可能同樣造成破壞,削弱他的支援基礎)
3.國際地緣政治秩序(在金融、經濟、政治、地緣方面將帶來多方面破壞)
4.氣候議題(一定程度上削弱全球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5.技術發展(對美國而言可能正負交織:一方面有利於將更多科技生產迴流至國內,另一方面卻可能擾亂依賴資本市場支援的科技投融資機制)
在進行這些思考時,有一點值得始終記住:當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其實是歷史上類似情形的當代表達。
建議你研究以往政策制定者在類似局面下的應對方式,
由此建立一個政策工具清單:
包括暫停向“敵對國家”支付債務利息、實施資本管控、開徵特別稅種等。很多如今看似“不可想象”的政策,在歷史上都曾被採納,因此我們更應研究這些工具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貨幣、政治與地緣秩序的瓦解,通常會以經濟大蕭條、內戰、世界大戰等形式表現出來,並最終催生新的秩序。
這一迴圈在歷史上反覆發生,深刻理解它們,比什麼都重要。
本文轉載自:識局Insight、地平線全球策略,作者Ray Dalio。
原標題《Don't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What's Now Happening is Mostly About Tariffs》
點選推薦

」,錦鯉附身!

– END –
歡迎關注“雷電科技艦”影片號留言討論!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