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壓力最大的州揭曉!居然不是新州和維州

最新研究表明,昆州成為澳洲壓力最大的州,而維州的居民仍在努力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新州的工作壓力則尤為突出。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所居住的州對澳人的心理健康有著深刻影響。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南澳的父母們充滿了內疚感,因為他們希望能與孩子更多地探討心理健康方面的話題。
這項由News Corp Australia的Growth Distillery與Medibank聯合發起的研究,揭示了各地居民面臨的獨特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與當地人口特徵息息相關。
社會研究員Mark McCrindle指出,我們的居住地不僅是心理健康的體現,也與房價、自然環境、犯罪率和社群連線等因素相關。
他認為,家庭聯絡、就業和財務穩定是心理健康的三大關鍵因素。
高失業率區域通常伴隨著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而財務不穩定也顯然會加劇居住者的心理負擔。
這一覆蓋2500多人的研究揭示了澳洲不同地區的心理健康挑戰。
昆州有43%的居民每週都會感受到壓力,這一比例高居全國之首。
昆州居民還報告更多的疲憊、煩躁以及緊張感。
新州的居民則表示,他們因工作相關的壓力承受最大負擔,45%的人受到此類壓力的嚴重影響。
與其他地方相比,新州居民因毒品或酒精影響心理健康的機率要高出24%。
維州的居民在需要時感受到的社交支援最少,他們在心理健康問題上難以找到傾訴物件。
南澳的居民對於提供心理健康支援常常感到手足無措。
少數地區如北領地、ACT、塔州和西澳沒有足夠資料進行州級分析。

社會研究員Mark McCrindle(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群連線良好和資源豐富的地區,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往往較低。
這些地方的居民透過房產擁有感增加了與社群的聯絡與穩定感。
Emma Greeney從心理健康政策角度指出,居住地和資源的可得性對幸福感影響重大。
她提到,在缺乏基礎設施和支援性資源的社群,孤立感會顯著增加。
Greeney同時強調,不論居住在哪裡,面對創傷性事件或日常壓力沒有人能完全免疫。
心理健康問題不分族裔或經濟狀況。
Andrew Wilson博士也表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幫助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情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