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對外公開的“斯坦因密室”裡,
竟然有600多件敦煌文物中的上乘精品!
點選以上影片,欣賞敦煌藝術!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留下了無數令人難忘的畫面,其中這一幀格外動人。

鏡頭中,中國運動員代表旗手姚明揮舞著五星紅旗,昂首闊步向前走來。
緊跟在他身邊的,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身影,只見他揮動著手中的小小旗幟,緊張卻堅定地向前邁著步子。
這個小男孩名叫林浩,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抗震小英雄,當年只有9歲。
萬眾矚目之下,姚明抱起林浩對世界打招呼的這一幕,成了2008年中華民族痛苦與榮耀的縮影。

2008年,姚明抱著林浩在全球直播中告訴所有人:“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希望。”
2008年,9歲的林浩看著已成廢墟的家鄉,曾堅定地說:
“我要考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建築師,建造永遠都不會坍塌的房子。”
16年過去了,小小少年早已長大成人,他的夢想實現了嗎?
01
平凡少年的不凡壯舉
時間回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發8.0級大地震。
當日,林浩和所有同學們一樣,照常在學校裡上課。
毫無預兆地,教學樓突然地動山搖,坍塌在一瞬間發生了。老師和同學們來不及反應,幾乎全部都被埋在了廢墟之中。
9歲的小林浩剛從慌亂中回過神,耳邊就傳來了同學們的驚怕的哭叫聲。此刻,身為一班之長的他,表現出了不符合年齡的鎮定。

他一邊鎮定地安慰同學們,一邊高聲鼓勵大家合唱,為所有人壯膽。穩定同學們情緒的同時,林浩手腳並用地扒開磚石,從廢墟中掙扎著爬了出來。
逃出生天後,林浩第一反應不是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而是立刻返回廢墟,想著一定要把同學們救出來。
在餘震不斷的危險之中,小林浩兩次折返,背出了兩名受傷昏迷的同學。到第三次回去的時候,頭頂上的廢墟二度坍塌,林浩被一塊水泥板壓在了下面。
萬幸,救援隊及時到來,在副校長的幫助下,林浩成功脫險。
救援叔叔們看見林浩的時候,他頭部受傷嚴重,幾乎所有的頭髮都被剮蹭掉了,耳朵邊不斷滲血。

因為頻繁在磚石瓦礫中鑽進鑽出,林浩的肩背也留下了一道道傷痕,渾身都是汙泥和血跡。
很難想象,這麼瘦弱的小身板,是如何拼盡了全力,才為老師和同學們挖出了一條生路。
事後採訪時,林浩卻並未覺得自己做了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他面對鏡頭平靜地說:“我不是什麼英雄,我只是盡了自己的責任。”

這是作為班長的責任心,也是少年人最純粹的責任感。地震過去後,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成了無數人的榜樣。
那段時間,很多記者爭相採訪這位英雄少年。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林浩將來有什麼夢想。
林浩想了想堅定地回答說:“我要考清華,以後做建築師,建造不會塌的房子。”
2008年8月8日,林浩作為奧運會開幕式中的“特別節目”,被安排與中國運動員代表隊一同入場。
但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中國隊的領隊都不知道這件事,林浩在入場時被保安當成了迷路的小孩,攔在入口處差點進不來。
當時的總導演張藝謀急得攥緊了拳頭,生怕造成直播事故。萬幸,在姚明入場時,一名工作人員緊急救場,牽著林浩送到了姚明身邊,這才堪堪化解危機。

中國代表隊走到會場中央時,全場掌聲雷動,姚明就在此時一把抱起了林浩,讓他接受全世界人民的喝彩。
當災難與盛世相會,“多難興邦”這四個字便深深砸進了每個人心底。

姚明說,林浩意味著中國未來的希望。
林浩沒有辜負這份希望。
2008年9月,林浩入選了《環球時報》“影響世界的20位少年”,同月又入選“感動中國”人物代表。
2009年,林浩公益工作室成立了,小英雄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了助人為樂的公益道路。

那時,他依舊懷揣著上清華、造房子的夢想。但誰也沒想到,命運的洪流會把他的人生軌跡徹底改寫。
02
英雄光環下
他是普通人
2009年前後,林浩名氣與熱度齊飛,深受主流媒體推崇。
不少影視片方看中他的英雄形象,對林浩發出了拍戲邀約。在眾多遞過來的劇本中,林浩結合自己的經歷,選中了電影《馬東的假期》。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與留守兒童相關,林浩覺得自己的出演很有意義。而且,林浩的家庭因為地震遭受了重創,電影的片酬可以幫助家裡渡過難關。
次年,林浩又參演了講述5.12地震的電影《大太陽》,飾演山娃子一角。

林浩《大太陽》劇照
在這兩部電影中,林浩雖說算得上是本色出演,但也表現出了很高的藝術敏感度,對劇本的理解力強,表達也很準確。
2011年,林浩亮相《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成為59位“中國形象代言人”之一,與袁隆平、李嘉誠、姚明、甄子丹等人共同參演,在世界範圍內收穫高度關注。

在這之後,林浩也逐漸適應了拍戲的日常,先後出演了《大愛人間》《滿山打鬼子》《齊魯英雄傳》等多部主流影視作品,身體力行地宣傳著“勇敢”“大愛”等優秀品質。
拍戲之餘,林浩也不忘踐行公益事業。
他每年都會回到汶川老家,將自己拍戲所得的大部分收入拿出來購買大量物資,去幫助那些被天災重創過的家庭重獲新生。

在奔流的生活之中,林浩離年幼時許下的心願越來越遠。
14歲的林浩再一次被記者問到未來時,脫口而出的答案變成了:當演員,拍電影。那年,他的檔期已經排到了年底。
當林浩進入演藝圈的事為人熟知後,對他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
有人指責林浩忘本,有人唏噓他的人生際遇,有人嘆息他終究成了名利的附庸,甚至有人嘲諷他長得那麼難看還想做明星,簡直異想天開。
不管輿論的聲音有多麼嘈雜,林浩還是很確定:這一路走來或許有遺憾,但絕無後悔。

儘管清華遠了,建築師也成了遙不可及的職業,但他如今所求所行的每一件事,都和年少時的夢想遙遙呼應著——
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03
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時間勻速而穩定地向前走著。讀中學時,林浩就選擇往藝術的方向發展,他在高考時先後報考了中戲、上戲、南藝等多所國內知名藝術院校。
但由於外形一般,專業能力也不夠出色,林浩只能勉強透過第一輪筆試。
眼看著表演的大門慢慢向自己合上了,林浩只好重新復讀。第二年他透過文化課考試,考到了一所大專院校。
後來,林浩斷斷續續地拍過幾部戲,但隨著熱度過去,娛樂圈逐漸沒了他的位置。
如今16年過去,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林浩的生活開始與聚光燈背道而馳。
他曾經在許多影視作品中留下了稚真的面龐和勇敢的話語,如今,卻走上了返璞歸真的道路。

現在的林浩已經回到汶川,紮根家鄉映秀鎮,從事助農和文旅宣傳工作,成了一名“鄉村守護人”。
他說:“無論過去多少年,我們汶川都是全國人民的家,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回頭看,曾經在演藝圈闖蕩過的經歷,成了林浩在媒體宣傳工作中的寶貴經驗。在他的經營之下,家鄉的美食、文化、風光,都受到越來越多地關注。
此外,林浩還是一名志願者,兼職擔任鎮上的團委副書記。

在回鄉創業的路上,林浩並不孤單,他遇到了自己的摯愛拉姆。今年1月21日,林浩與拉姆官宣領證結婚。今年才25歲的林浩,已然邁入了人生新篇章。

拉姆與林浩一樣,專注於汶川映秀鎮的文旅事業宣傳。她會在風景秀麗的背景下跳民族舞,也會陪著林浩出現在公益和志願活動的現場。

不需要多麼浪漫的修辭,同路而行的兩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就足夠甜蜜。

回頭看,這16年裡,林浩的生活經歷過天翻地覆的改變,他的內心也被一次次打碎又重建。但時間翻了一篇又一篇,走到今天,林浩依然是個25歲的少年人。
“抗震小英雄”的標籤讓林浩賓士在追夢的路上,而那顆平凡英雄的本心卻催促著他回到現實生活中來,過好自己的人生。
這一生,註定是一場無法離地的飛行。
現在的林浩已經找到了心之所向、行之所向,未來,他會像在奧運會開幕式中一樣,滿懷期待,堅定地向前邁步。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願你我都能像林浩一樣,歷盡千帆不改本真,做腳踏實地的追夢人。
來源:阿呆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