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綜合網路
汶川地震發生後,9歲小學生林浩拼死救出兩名同學,被世人冠以“小英雄”名號。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手舉國旗出場,一時間點燃了在場觀眾的熱情。
每個人都扯著嗓子吶喊,畢竟這對於無數國人來說,是值得終身銘記的日子。
然而眼尖的觀眾卻發現,站在姚明右手邊的那個男孩,有些似曾相識。
一個9歲的孩子,在面臨天災人禍那一刻,鼓足了勇氣,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兩名同學,人們不禁好奇,林浩真的不害怕嗎?

地震發生當天,林浩像往常一樣坐在班裡上課,由於事發緊急,老師們在感受到強烈震感後立刻高聲喊道:“所有人,鑽到課桌下面!注意保護頭部!”
話音剛落,教學樓轟然倒塌,哭喊聲,求救聲是那樣的撕心裂肺,
林浩等人雖然反應及時,可終究還是被龐大的建築物壓在地底下,動彈不得。
不知過去了多久,林浩總算睜開了雙眼,他第一時間察覺到所在區域有一定支撐物,這才導致他和同學們沒有承受太大的重量。
可情況仍然緊急,沒有水源,沒有光照,沒有食物,也就意味著這群人最多撐不過一星期……
強烈的求生慾望使得林浩睜大眼睛,尋找一絲縫隙來逃生,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他拼盡全力推開一些瓦片後,果真搜尋到一個可以逃出去的小洞。

由於常年營養不良的緣故,林浩的身材本就比較瘦小,很容易就從洞口逃了出去,本以為他會先休息一下,再喊人來幫忙,可現實卻恰恰相反。
對著他們上氣不接下氣的喊道:“叔叔…快…我帶你們去救人。”
一群人拼命朝著林浩剛才爬出來的地方跑去,還沒等救援人員動手,林浩就開始用雙手不斷挪開堆積在上面的建築碎片。
可很快,他就因為沒有搜救經驗的緣故被劃傷手指和胳膊。
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人們發現林浩的頭髮已經所剩無幾,耳朵邊也有血跡不斷滲出,情況不容樂觀。
事後,當被人問到為什麼冒死救出兩名同學的時候,林浩輕描淡寫地說:“我不是什麼英雄,我只是盡了自己的責任。”
換做別人,可能會有作秀的嫌疑,可林浩一貫這樣真誠耿直,以至於當他說自己未來的目標是考上清華大學的時候。
每個人都期盼著林浩能夠實現願望,可惜,現實卻遠比想象中的更加殘忍……






人各有志,總不能因為他做了和當初不一樣的選擇就橫加指責,用發展和寬容的眼光看待問題,或許結果會有所不同。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最醜陋的面孔,也比戴著面具要好……漸漸地,我們都成為另一個“別人”,都成為了複製品,
只不過用一張容貌的面具,去掩蓋我們自己丑陋的內心而已。
這句富含深意的話,或許絕大多數人很難理解,以至於當網友用這句話來評價汶川小英雄林浩的時候,甚至沒有人願意深究。
關鍵詞
汶川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