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赴死”,這事不加速,以後更無解。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唐總週末又開始大抽筋,各種大嘴巴神奇操作,攪得海內金融市場一片波濤洶湧。然而大統領的哈耶克大手,卻被大同訂婚QJ案再審,壓下了風頭。
微博熱搜,十條裡邊六條是這個案子,包攬前五,一時盛景。

仔細看看案情,這麼高的關注度,倒也正常。
不但男方已經擺了酒席,給了彩禮,而且“女方外陰:處女膜完整,未見新鮮破口”;鑑定書:“送檢物均未檢出人精斑及STR分型”。
而且女方23年5月份報警抓人,十幾萬彩禮拖到24年1月份才交還給“婚介所”,報警之前長達數天的密集溝通,和“增加彩禮,房子加名字”的要求,似乎也暗暗符合了某種正規化。
以至於各種“護身提醒”都出來了……

畢竟衙門那邊似乎只取信女方的意見。對於“膜沒破”的解釋是:有些人的身體構造特殊,的確有可能破不了。連疑罪從無的原則都忘了,全靠女方口供,這種情況下,男女獨處一室,的確“兇險”。

而對於先批捕,然後才補充司法鑑定,以及現場沒有發現任何精斑的疑點,則乾脆沒有回應。

另一方面,在開庭之前,當地司法部門卻罕見的找到被告男方的父母,把被告可以適用“社群矯正判緩刑”,只要同意和認罪,就可以馬上從牢裡放出來。

這事就很有意思了。
正常來說,一個QJ犯罪分子,絕不認罪贖罪,二審毫無悔意,不說更加重判吧,至少也不能輕判,怎麼會還沒開庭,就要實刑改緩刑,甚至上了社群矯正這種“高階工具”,可以把人提前放出來呢?
只要不是“裝外賓”的讀者,大概都知道怎麼回事了。
這種情況,已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的94.6噸浪費言猶在耳,如今單憑口供就能把一個人送進去690天。可以說,咱們是在目睹第二個南京老太案的誕生。

正如輿論所判斷的一樣,這事最後很可能還是個“判三緩三”的稀泥的結束。畢竟如果判了無罪,衙門得賠錢,有司得倒查追責,大家都過不去。來個緩刑,被告能被放出來,有司也沒有責任。
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就好,後邊造成多少社會問題與我何干,何苦來哉。解決胖貓是這個思路,解決大同案也是如此。
所以說,“請先生赴死”的聲浪才又響徹網際網路。
如果這人無罪,那就正常釋放。如果這人有罪,現在又堅決不認罪懺悔,那就該按照法律,從重從快從嚴,來個頂格嚴懲,維護正義。
畢竟矯枉才能過證,“先生赴死”了,才能警醒其他人,不要再被這彩禮、這偏頗,這次等公民推著走。
實際上,有了翟欣欣、肥貓和大同案,舔狗經濟早已經崩盤。

不止是奶茶崩了,酒店、電影、鮮花、餐飲,全數中招。生物生存困難、朝不保夕的時候,會降低繁衍需求,牛馬吃不飽的時候,不會發情。
舔狗經濟都崩了,這結婚率和生育率能好的起來嗎?
一直以來,政策方向一直在一些老一輩手中。老一輩的思想鋼印的原因。總認為小姑娘不願意嫁人可以理解,小夥子怎麼可能不願意娶老婆?所以只要不斷地加大女性從婚姻中獲得的特權,在財產、補助等等方面上足夠傾斜,自然就會提高結婚率。

結果呢?
英國人統治印度時期,為了解決眼鏡蛇問題,提出了“眼鏡蛇補貼”:每抓到並上交一條死了的眼鏡蛇,就可以領到一筆賞金。結果捕蛇換賞金成了印度人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許多人乾脆飼養起眼鏡蛇來換取賞金。最後反而眼鏡蛇更多了。

這就是著名的“眼鏡蛇效應”(Cobra effect)。衙門的不當干預,非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問題更加嚴重。大同案也好,肥貓案也罷,本質上都是眼鏡蛇效應。
蛇患不爆發,英國人不會知道自己中了“眼鏡蛇效應”;如果“先生不赴死”,這事不加速,以後更無解。
436塊8毛9分,這是衙門一天的標準。被關了690天的被告,就算僥倖無罪,也就能拿三十萬的賠償。這還是最最樂觀的情況。
不加速,行嗎?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