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抗議,三人被捕

備受爭議的布魯克林U大道遊民所專案,再度引發激烈對峙。今天(4月30日)清晨,在羊頭灣U大道與科伊爾街(Coyle Street)交界的擬建遊民所前,大批抗議民眾與警方發生衝突,共造成三名華人抗議者被捕、一名年長華人婦女受傷送醫
這場示威行動,已持續近兩個月之久,主要由布魯克林本地華裔居民自發組織。他們強烈反對未經充分告知與協商的政策變更,即將原規劃為“可負擔住房”(affordable housing)的地點改為“遊民收容所”(homeless shelter),認為此舉將破壞社群安全與結構。
據目擊者表示,今天早上6點左右,大批警察抵達2134號門前,開始清理抗議現場,並在門口設定金屬隔離鐵馬,阻止示威人群靠近工地。大約上午7點,現場聚集了近十輛警車、急救車與其他執法車輛
在與警方對峙過程中,有兩名華人女性與一名華人男子被捕,警方未說明具體指控內容。與此同時,一名年長華人婦女疑似因推搡或混亂摔倒在鐵馬前,傷後被送往當地醫院,所幸暫無生命危險。
當地居民已經進行了長達數月的抗議
據悉,這三名被捕者在約兩小時後獲釋。
儘管警方強力介入,但抗議者並未散去。他們將帳篷、物資移至對面街道,並持續舉牌、高喊口號表達不滿。多名示威者在隔離鐵馬前敲打抗議標語,形成持久聲勢。
抗議活動組織者之一陳麗娜(Lina Chen)表示:“我們不會退縮。這是我們的社群,我們有權知道並決定我們的未來。”
圖源:世界新聞網
當日中午12時左右,在警方戒備下,一輛大型卡車緩緩駛入被封鎖區域,並卸下一組垃圾鬥(Dumpster)後迅速離場。儘管官方未正式宣佈工程啟動,但居民普遍認為這是專案推進的訊號
警方則回應稱,設於現場的鐵馬將“暫時保留”,以維護現場秩序並防止進一步衝突
圖源:世界新聞網

遊民所爭議緣何而起?

根據先前公佈的規劃,2134號原計劃用於開發可負擔住房。然而,今年初,市政府突然宣佈將其調整為“過渡性遊民所”,引發社群,尤其是華裔居民的強烈反彈。許多居民認為,此舉缺乏透明程式,未徵詢社群意見,也未就潛在影響作出充分評估
居民擔憂的焦點包括:
  • 治安風險上升
  • 附近學區與商圈受影響
  • 房產價值下跌
  • 遊民服務機構集中化對某一族群社群的不公平負擔
目前,抗議活動已成為羊頭灣華社與市府之間的重大分歧焦點之一。
當天匯率
1 美元=7.2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