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劉小念
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女人的第六感,常常沒道理,卻比毫米雷達波還精準。
意識到程巖和他同事小袁關係不簡單,是在一年前。
這個每天回來都會各種碎碎念單位那些事的人,曾經每天都會提到小袁。
小袁請大家喝了奶茶,小袁遲到被主管罰給大家唱歌,小袁跟閨蜜發微信吐槽老闆,結果誤發到工作群裡……
那時候,他不僅提小袁,還有老李、老李、小蔣、小胡……
他不是把工作情緒帶回了家,而是把職場裡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順了回來,博我一笑。
人生不就是這樣嘛,笑笑別人,再笑笑自己。
但一年前左右,小袁從程巖帶回家的故事裡,淡出了。
他不怎麼再提小袁。
我偶爾問起:“怎麼最近沒聽你說小袁呢?”
程巖很淡然地說:“她最近沒發生什麼好玩的事。”
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但女人直覺告訴我,程巖和小袁之間一定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
後來,我偷偷查過程巖的手機,他倆的微信聊天記錄很清白,都是一些工作往來,連多餘的表情包都沒有。
放下程巖手機那一刻,我心裡有些慚愧,覺得自己多慮了,並且小小地鄙夷了一下自己的疑神疑鬼。

可是,就在一個月前,現實打臉了。
有一天,我的車子送去保養,程巖讓我開他的車去上班。
結果,我開他的車走到半路,聽到車裡不時傳來微信提示音,而我的手機並沒有接收到任何訊息。
後來,我把車停在路邊,還是聽見了微信提示音。
循著聲音,我在副駕駛的抽屜裡,看到了一隻手機。
手機沒有設密碼,我直接點開了微信介面。
然後,看到了裡面只有一個好友:小袁子。
所有的聊天記錄證實了我當初的判斷,程巖和小袁之間,果然沒那麼簡單。
那天,我以身體不適為由,臨時請了假。
然後,開車去湖邊,將他們的聊天記錄從頭看到了尾。
我猜得沒錯,他們一年前互加了好友,每天的聊天記錄長達上百條。
在那些聊天記錄裡,小袁一直在傾訴與求助,而程巖一直在充當著人間解語草草。
在小袁的描述中,她的老公是個媽寶男,兩人的矛盾在有了孩子,婆婆來幫忙看孩子後,達到了峰值。
小袁向程巖的求助大概三個方向,一是怎麼才能把老公培養得像程巖這樣成熟穩重有責任心,另一個是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還有一個是家庭教育。
而程巖呢,非常好為人師地循循善誘。
既給方法,也提供情緒價值。
小袁每次聊天的開頭,都是這樣的:“哥,活著太難了……”“哥,求開解……”“哥……”
而每一次,程巖都會及時地挺身而出:“說。”“有哥在呢!”
在聊天記錄裡,我發現了一個我並不熟悉的程巖。
小袁說到婆媳關係,程巖會耐心地聽她把那些雞毛蒜皮都講完,然後給一個擁抱的表情,再說個人觀點:“你們之間的不和,表面上看是因為教育孩子,生活習慣不同引起的。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你老公的和稀泥和不作為引發的。只不過,你遷怒了婆婆。”
面對小袁對老公的控訴,程巖也是各種獻計獻策:“不要指望你老公會主動關心你,你就當他是個小學生,你需要他做什麼,就給他下達指令,讓他為你、為家服務。別指望他能猜透你的心思,大多數男人都做不到,或者說不願做到。”
小袁在這句話下面,給了靈魂反問:“哥,那為啥你就能做到?嫂子真幸運。”
程巖回了一個害羞的表情。

這是他們聊天的初級階段。
後來,更深入。
小袁會跟程巖講自己的原生家庭,講自己的學生時代,講她的初戀……
他們之間,有越來越多的共同話題。
時常中午約著一起找地方吃飯。
吃完後,還會逛逛街心花園。
花園裡的花開了,哪棵樹被移栽,那個拉二胡的阿姨今天表演了什麼曲目,她都會第一時間跟程巖彙報。
程巖有訊息必回,並且及時給出表揚:“你沒發現,你現在不再淪陷在家庭的一地雞毛,越來越從容自洽了嗎?”“心態好,就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
再後來,他們的聊天開始曖昧。
小袁會問他:“哥,要有什麼樣的好運氣,才能遇到像你這樣的人?”
程巖回覆:“哈哈哈,你嫂子可不這麼認為。”
小袁:“今天你出差了,你不在單位,這一天過得格外漫長。”
程巖:“哈哈哈,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不是還是上大學談戀愛的時候?”
小袁:“聽見你咳嗽了,買了藥放在你工位抽屜裡,記得吃。”
程巖:“這你都聽見了?謝謝,回頭請你去順義路上新開的烤肉店打卡。”
小袁在微信上拍了拍程巖。
程巖:“真皮,面對面還拍我,把人家都拍麻啦。”
小袁回覆:“我會對你負責的。”
我看到的聊天記錄最後一條,是前一天晚上,小袁說:“晚安。雖然知道你明天早上才能看到,但,此時,打下這兩個字的時候,我心是平靜歡喜的,那就順路也祝你早上好,天天都好。”
……
從最初的“知心哥哥”,到此時的極限拉扯,他們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說實話,拋開其中那影影綽綽男女間的曖昧,程巖的那些解答真的很到位,比他個人在生活裡表現得紳士得多,有責任心得多,智慧得多。
跟生活在我身邊的那個男人判若兩人。
日常生活裡,他回到家會“先下手為強”地說累。
我如若說及家裡家外的事情,他常常聽不到兩句就反抗:“別提這些有的沒的了,活著已經挺不容易了,聽著就煩。”
在他苦口婆心教導小袁“女人必須好好愛自己,你越珍貴自己,男人才越拿你當回事”時,回到家裡,就因為我換了一套化妝品,他非常不屑地跟我說:“這些東西就是智商稅,想辦法退了吧。誰推薦給你的,以後這樣人,你離她遠點。”
我偶爾問他某件衣服是否好看,他看都不看地說一句:“都當媽的人了,再好看能好看到哪兒去?”
在他和小袁的聊天記錄裡,他向其科普著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絕對不能缺席,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不自信、沒有安全感,遇到困難就往回縮。
他甚至找了不下十篇類似的文章推薦給小袁,讓她巧妙地轉給她媽寶男老公。
而在家裡,他陪孩子玩樂高,不小心裝壞了,孩子沒怎樣,他先不耐煩了,扔下一堆零件走人。
他覺得男孩必須有一項運動,給孩子報了籃球班,結果,兩堂課下來,他先給孩子定了性:“你根本沒有運動細胞,協調能力太差了。”
然後,拒絕再送孩子去打籃球,最後,還是我強行堅持下來。
事實證明,我兒子的協調能力並不差。
那個跟小袁處處宣揚賞識教育的男人,回到家裡,兒子表現好時,歡天喜地,孩子稍微不如他意,就會批評打壓。

說實話,看著自己老公和另外女人的這些對話,我沒有什麼憤怒,只是覺得諷刺。
原來他什麼道理都懂,甚至是一個理論的巨人,卻揣著明白裝糊塗地在婚姻裡懶政。
這個“活在聊天記錄裡的好男人,”狡猾地以欲揚先抑、欲迎還拒的方式,和另外一個有夫之婦極限拉扯,每天把曖昧氛圍推向更濃稠。
如果不是因為太過了解他,我都會懷疑是自己這個妻子做得不到位,所以,沒讓他把好男人的品質發揮到極致。
那一刻,想著他聊天記錄裡的“好為人師”,對比他在婚姻日常裡的躺平,我覺得很反胃。
後來的這些天,我沒動聲色,依然照常上班、回家、陪娃。
我沒有想好要怎樣跟程巖捅開這層窗戶紙。
搞笑的是,半個月前,“情感大師”程巖居然主動跟我坦白了。
他拿著那部手機,給我看了他們全部的聊天記錄,對我說了一萬句“對不起。”
我看了後面的聊天記錄才知道,小袁跟他“表白”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程巖給足了她情緒價值之後,再對比家裡那個媽寶男老公,她動了離婚嫁給程巖的念頭。
她開始了火辣的表白,甚至說:“一想到你是別人的老公,就覺得自己快要被嫉妒逼瘋了。”“每天只跟你待在一起八個小時,是遠遠不夠的,這一生,只有和你共度,才覺得自己不白活。”
剛開始,程巖都會回一句:“你冷靜。”或者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包。
後來則是婉拒:“我沒你想象得那麼好,你就是被家裡的瑣事給搞煩了,所以,才會對我存有與實際不符的期待。”
而拉扯到最後,程巖應該是意識到事態不妙,給她發了最後一條資訊:如果曾經的開導讓你誤會了,那我很抱歉。你一入公司就在我手下工作,我一直視你為妹妹,所以,我也只當你說的這些是一時衝動。以後,咱們公事公聊,這個微信咱們互刪吧。你知道的,我很愛我的妻子。”
程巖讓我著重看最後一句話:“我很愛我的妻子。”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是什麼感覺。
但他劃重點,讓我看這句話時,我胃裡一陣痙攣。
真的,就是那種吃了小石子,抵達胃部,胃極力消化,結果石子劃傷胃粘膜的那種突然的刺痛。
那一刻,我特別明白這個男人此時此刻的所思所想。
他不是愛我,他是見事情發展到失控的地步,拿我、拿有證的婚姻做了擋箭牌。
這樣,既可以讓對方不得不知難而退,又可以在我面前,挽回一些忠誠分。
他覺得我大機率會遷怒“自不量力”“蹬鼻子上臉”的小袁,從而和他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共同捍衛我們婚姻的長城。
可是,我不是小袁。
但我透過程巖和小袁的這場曖昧,看透了這個讓我反胃的男人。
他的惡,絲毫不比那些拋妻棄子的男人差。
他明明知道如何為女人提供情緒價值,怎麼在婚姻裡經營,但他並沒有作為。
他明明懂得怎樣做一個好爸爸,以及一個父親對家教的重要,但他自私地停留在理論上重視,行動上放棄。
他明明欲擒故縱地操控著另外一個女人的情感,卻在意識到有可能被糾纏時,丟擲“我很愛我妻子”,迅速讓自己全身而退,保全一個清白無辜的名聲,且可以在妻子那裡獲得以愛之名的原諒。
已婚男人的小九九,精緻利己的自私,還有接受曖昧,但一旦有可能引火燒身,迅速想全身而退的算計,在他這一系列操作中,展露無遺。
有一種惡,披著偽善的外衣。
金玉其外,內裡包裹著那顆騷動、貪婪、好色之心,真的是細思極恐。

程巖愛我嗎?
不愛,他這種人,其實只愛他自己。
他愛的,是有房有車、有娃有家的現世安穩。
如果這種安穩之中,還允許他有點小越獄,簡直就是完美人生了。
很顯然,他這次的越獄差點打碎原有的歲月靜好,所以,他必須及時抽離,並且為自己冠上愛家愛妻愛娃的道德外衣。
這算盤,撥得夠周全,夠精緻,夠噁心。
他不是愛,他是慫,因為他根本離不起婚,也承擔不起精神出軌的惡名。
程巖沒想到,我會直接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他甚至讓我講點道理,都是小袁主動找他的。
“我一個大男人,既沒給她花錢,也沒跟她發生什麼不正當關係,就以過來人的身份,跟她聊幾句,你至於嗎?”
“我至於。一個已婚男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邊界感,對妻子最好的愛,是像你向小袁支招的那樣,提供情緒價值,共同育兒,一起保鮮婚姻,一起分享分擔日常瑣碎。可惜,你全都沒有做到。但對外人,你都做到了,這樣的你,我留著有什麼用?”
程巖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
但我第二天就跟他去了民政局。
目前,我倆處於離婚冷靜期。
他依然覺得我只是想嚇嚇他。
可是,一個原本就不作為的男人,曾經只是讓我失望。
但現在,我是鄙視,鄙視他的又慫又壞。
他不明白的是,一旦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品質徹底失敬,其實,真的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了。
至於離婚的那些負面效應,比起跟一個我完全不尊重的人一起生活,我已經認真核算過,我能接受,能面對,能解決,能善後。
男人和女人的人生演算法,不一樣的。
他可能瞭解一部分女人,但,他並不真正瞭解我。
今日薦讀
作者簡介
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創業情侶》等,開設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回覆“目錄”,可閱讀所有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