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CrocodileBoy
本篇引用資料來源於維基與遊戲
今天上午,我決定去千葉看一看在《都市天際線》的民間資產中見過的倒懸單軌列車,下午則返回東京在墨田區逛逛。
自上次從日本回來後,我接觸並通關了一個後來非常喜歡的恐怖AVG遊戲:《靈視異聞 FILE23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
這一部設定於昭和時代東京的遊戲也自然就奠定了我這一次日本旅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墨田區來一場聖地巡禮!
在千葉站吃撐
一大早上,沒吃早飯就乘著列車直奔千葉,因為聽說千葉站有個口碑不錯的麵館,這家松戶富田面業確實不錯,但是真正離譜的是它的量……

點了一份中份的蘸面加一份餃子,一上來首先就是肉直接鋪滿整碗麵!

(我不知道怎麼吃蘸面,所以直接把半碗都給倒進去了…)
這面量大得驚人,而餃子長度足足有手這麼長,實在太離譜了,最終我吃撐了也沒吃完,差點扶著牆出去,你和我說,這是中份?
倒是真夠實惠的!

乘坐千葉倒懸單軌列車
在吃飽了撐著(不是 之後,我就要前往此次來千葉的目的地啦!其實也就是直接在千葉站換乘,買了一張全日通票。沒錯,我就是為了乘這個車才專程來的千葉,東京迪士尼在很小的時候來過,雖然記憶已經基本喪失,但長大後反而對迪士尼失去了興趣,所以也就沒再去,現在更喜歡去環球影城。

從千葉站看單軌軌道

都市天際線中的千葉倒懸單軌資產之一

我在《都市天際線》中建造的使用倒懸單軌列車的城區,也是因為如此,一定要來千葉親自坐一次。

URBAN FLYER(都市飛行者) 0型列車進站

列車的駕駛艙也是透明的,甚至就連地板也是!當行駛過河面之上的時候,簡直太漂亮了!


我一向都非常喜歡地面軌道交通,因為它不像令人壓抑窒息的地鐵,除了廣告牌外什麼都沒得看(當然也不是絕對,例如莫斯科的地鐵站本身就是藝術品,只是乘坐本身依然毫無樂趣),地上軌交本身則就可以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乘坐的體驗也完全可以成為旅行的一部分,成為移動的觀景臺。例如溫哥華的Skytrain,千葉的單軌列車等,都是如此。
尤其是對於我這樣不開車,依靠公共交通探索城市的人來說,一個城市地面軌交越多,我的好感自然會越大。
千葉港漫步

從千葉站坐到了千葉港(みなと)這一站下車,打算去千葉港灣塔看看

一齣車站就看到了附近白紅相間的訊號塔,在藍天下格外好看

通向千葉港的路上有很多棕櫚樹,頗具海濱氛圍


冬天港口的人比較少,也是適合i人獨處的好地方

港口邊停泊的輪船

這些應該都是餐車吧,但起碼現在沒營業,亮閃閃的金屬外觀也很漂亮

在港灣行駛的小船

坐在碼頭步道旁休息一會兒

淡藍的天空,潔白的建築,蔚藍的大海,完美
千葉港塔
千葉港塔高125米,是為了紀念千葉縣人口突破500萬人而建造的一座觀景塔。

在草地上望向千葉港塔

一樓的禮品店還有售賣各種二次元聖地巡禮物品

乘坐電梯前往展望臺,現場可以拿小冊子,塔裡也有兩個蓋章處

介紹裡說“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眺望富士山”,而我運氣爆棚,連續在東京附近一週就沒有一天看不到富士山的,這不……

千葉市

展望臺這裡有餐廳,但由於我剛吃撐,所以就點了一杯Blue Hawaii無酒精雞尾酒,日本隨處可見的一種飲料,對夏威夷愛的深沉。


各種在港灣內遊曳的船隻

有趣的是,塔內展示的這艘高榮丸,標誌著千葉縣工業化程序開始的貨輪也正是從溫哥華來到千葉港的!(和我一樣
千葉港灣公園
在港塔旁邊,是一片公園用地,而這竟然還真有一片沙灘!

不知道夏天會不會熱鬧呢?

我到今天也不知道在公園裡拍到的這個是真貓還是雕塑…

港灣公園裡的鳥兒們,這是一片非常安靜的放鬆之地
千葉倒懸單軌車站與外景
接下來坐車回到千葉站旁的榮町站時,我發現這些單軌車站的設計也很有趣。

很喜歡日本簡潔的的人行紅綠燈設計

從千葉港站返回


可以看到由於是倒懸列車,“軌道”區域是完全光滑的地面

千葉單軌車站大多是復古未來風格設計,以大量的圓形和弧度為重點設計元素,我很喜歡這種說舊不舊說新不新的風格。

12月份,此時的榮町滿街金葉,金色透進潔白的車站建築反射進來,相當令人陶醉

不知為何,即使是在核心區榮町,此時千葉街上的人也非常少,不知道是不是都跑去東京上班了導致的?

街景,榮町貌似也是一個紅燈區,我看到了不少泡泡浴店

完全呈現金黃色的行道樹

從河上駛向榮町站的倒懸列車

附近街道建築上爬滿的藤蔓

我很喜歡觀察一個城市美的細節和光影,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這樣的時刻

單軌交匯併入千葉站

旁邊路過的是N'EX 成田特快?

駛出千葉站的倒懸單軌

通體潔白圓潤的單軌車站

兩側橢圓形的窗戶與光滑的“軌道”真的給人非常強烈的復古未來質感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聖地巡禮開始
今天的第二個重要目的地,就是午後返回東京,在錦糸町站下車後,旅程就直接開始了。


車站外的吸菸區上已經揭示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對於遊戲《靈視異聞 FILE23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的聖地巡禮!

《靈視異聞 FILE23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中的區域地圖
如果大家不熟悉的話,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靈視異聞 FILE23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是一款SE出品的,以昭和後期的日本墨田區為舞臺的恐怖冒險遊戲。並且,其重要亮點就是開發商“在墨田區的觀光課、鄉土資料館、觀光協會和商工會等單位的大力協助之下,以360度全景照相機拍攝的“360度全景背景”將呈現最真實的街道風景。”
從吸菸區的玻璃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當然也是現實存在的,遊戲在此基礎上做了不少改編,但其本來也就是這個地區的都市傳說。
本所區在1947年與向島區合併為墨田區,故此今天我們來到了墨田!
遊戲中的介紹是:
墨田區是東京23區之一,位於東京都東部,四周環繞著隅田川、荒川、舊中川等河流。
昭和初期原分為南側的“本所區”和北側的“向島區”兩區,二戰後合併形成了現今的墨田區。
據說該名字取自“墨堤(音同隅田堤)”和“隅田川”。
需要注意的是,河流名“隅田”和行政區名“墨田”雖然漢字不同,但讀音同為“SUMIDA”,容易混淆。
此地區曾經歷過關東大地震以及戰爭空襲等多次天災人禍,但每次磨難過後,都成功實現了復興和發展。
古時這裡是眾多武士的安身立命之所,到了近代搖身一變化作工業區,而如今則林立著大片居民樓。
時過竟遷,唯一不變的,就是那隨處可見的市井風情。

本次聖地巡禮的路線如圖所示,從右向左。
這裡面不會包含所有遊戲中的真實地點,例如沒有去志歧間宅邸(現實裡是立花大正民家園 舊小山家住宅),也是因為時間和距離所限。
而本所,在遊戲中的介紹是:
本所指現墨田區南部的區域。直到江戶時代中期,該地還是一片廣袤的溼地,在行政規劃上並不屬於江戶,但在明歷大火後,兩國橋落成,隅田川以東地區開始開發。為了促進城鎮發展,本所地區開鑿修整了大量河流水道,整備排水系統。就這樣,本所地區設立了奉行所,建起成片的商鋪民房,成為了江戶的一部分。坐擁迴向院的兩國橋一帶出現大量表演畸形秀的馬戲團,成了熱鬧的娛樂場所。直至現代,本所依舊保留了幾百年前的風流韻味,流淌著“市井煙火氣”,與淺草、深川等地區齊名。
錦糸町公園

首先就是錦糸町公園了,公園本身的佈局簡直是一模一樣,當然了,周邊地區的變動還是很多的,畢竟遊戲基於的是昭和時代的資料。
雖然沒有封閉電話亭,但在照片左側也可以看到一個公用電話。
於1950年開園,距離錦系町車站很近,四面環繞馬路。由於形態類似廣場,經常被用作約會碰頭和休息的場所。南壕的某一段被稱作“錦系堀”,此公園的名字由此而來。錦系町這個名字也來源於錦系堀。


這裡也確確實實是“置行堀“故事的發生地,也有一塊介紹板。在現實裡,故事的主流版本是:
江戶時代的本所附近的水路中有很多魚,引來大批居民釣魚。某日,兩個互為好友的農人在東京錦糸堀裡(堀有護城河的意思)垂釣,運氣極其不錯,釣了滿籠的魚。當夕陽西下他們正要回家時,突然從堀中傳出“置いていけ”(留下再離開)的恐怖聲音。二人非常恐懼的跑回家中,回到家裡往魚籠一看,釣的魚全部消失了。

而遊戲中的版本是:
流經本所的水渠的其中一段叫做錦系渠,常有人去那兒釣魚。當太陽落山,釣魚人準備帶著釣到的魚回家時,就會聽見渠中傳來詭異的聲音,說“留下來…•⋯•留下來⋯⋯”。如果無視聲音執意離開,身體就會無法動彈,等回過神來,原本裝滿的魚簍卻變得空空如也,或是整個人被拽進水渠裡。
爹,娘,你們去哪兒了?不要丟下我……阿時終於忍不住衝出了長屋。跌跌撞撞走在路上。天黑了,夜深了,阿時茫然無措。哪裡都找不到父母的身影,淚水湧上了眼眶。忽的,阿時聽到魚兒躍出水面的聲音。對了,這裡是我經常和爹爹一起來釣魚的水渠。阿時回想起鯽魚的味道和父親的笑容,她情不自禁朝水渠探出身子•⋯昏暗的夜路上回蕩著啪嗒啪嗒的水花聲。路人以為是魚兒跳水,並未多想。那聲音愈來愈輕,終於,再也聽不見了。
山田家的人形燒
從錦糸町公園到大橫川親水公園的路上,遇到了一家賣日式點心的商店,這家店用人形燒的形式把幾個著名的本所七大不可思議做成了點心,分別由狸貓、三笠、紅葉和太鼓。


店鋪外也可以看到“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的字樣

人形燒可以買禮盒,也可以單買,袋子上也印著相關的傳說資訊

我買的是一個狸貓,不得不說,看著還真有點驚悚,但人形燒非常好吃,鬆軟的麵糰和甜美豆沙就是絕配!


一些本所地區的街邊裝飾,在恐怖遊戲聖地巡禮的氛圍下平添了一絲詭異

在街邊隨手拍了一個好看的建築細節

沿途街巷裡仰望天空樹(晴空塔)
大橫川親水公園
大橫川親水公園是一個填埋在大橫川之上的公園,大橫穿曾經是一個工廠聚集的區域,這一點在遊戲中也有體現在法恩寺橋(我們等會就會看見)的送行提燈章節,在遊戲中的昭和時期,大橫川還依然是河,兩側也有不少工廠。


從大橫川公園遠眺天空樹,這是也是一個鬧中取靜,很適合散步的長條形公園,可以一路從錦糸町走到天空樹底下,非常推薦來走走!

公園內一處有趣的小橋
法恩寺橋
沿著大橫川公園一路向北走,踩在這曾經的河面之上,就可以看到遊戲中的法恩寺橋出現在了頭頂,當然了,遊戲中的工廠早已不見了蹤影,但橋樑本身也是完全一致。


視角還原
遊戲中將七大不可思議之一”送行提燈“安排在了這附近,在現實裡貌似沒有明確地點,但它的主流說法是:
夜行之人前面出現提燈,提燈搖搖擺擺,忽暗忽明,如同主人家挑燈送客,跟著它走的話會發現自己迷路了,而往往這個時候,提燈就會消失,如果走的太近的話,提燈也會消失,如果走和它指示相反的方向的話,提燈又會反過來追。
遊戲中的說法是:
走在法恩寺附近的昏暗夜路上,前方明明沒有人,卻能看見一團像是提燈發出的暗淡亮光。若被那亮光吸引著靠近,亮光會忽的消失,然後又出現在更遠一些的地方,彷彿在指引行人一般。關於此現象,一說認為亮光是出於善意在為沒有照明工具的人引路,一說認為亮光會讓跟著走的人迷路。還有說法認為,是懷恨而死的亡靈在引誘迷路者前往陰間。
他失去了所有。是他害死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縱使這份懊悔讓他痛心徹骨,事到如今也已無力迴天。他又想起那個女陰陽師。如今想來,一切都是她的陰謀.……不,說到底還是自身的不成熱招致的咎由自取。驕矜自傲,反遭利用,不知天高地厚地喚醒禁忌之術,引發一連事的不幸。復活秘術的確是不得觸碰的禁忌⋯⋯••任他此刻百感交集,此身已是風中殘燭。即便想留下臨終遺言…•⋯也已是不可及的奢望。我不畏地獄••只願來世夙願得償。縱然身殞,我也要償還罪孽•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橋邊有一個公共衛生間,正好就去一下,結果發現和《如龍)裡一樣,日本的很多公共衛生間都完全沒有做遮擋,小便池直接就正對著大門口,而且這一間還是兩邊都有門的開放式,在光天化日之下吹著穿堂風上洗手間,起碼我是覺得挺尷尬的,不知為何日本這些衛生設施為什麼對隱私的保護力度這麼差。
本所七大不可思議浮雕
除了法恩寺橋外,另一個來大橫川公園的目的地就是這一系列的浮雕,其位置在橫川橋南側。

浮雕上還有墨田區的徽標

1. 足洗宅邸:
該怪談發生在江戶時代的本所三笠町(現・墨田區亀沢)旗本味野岌之助的家中。每天晚上屋子的屋頂裡總是會傳出淒厲的叫聲“幫我洗腳”,同時屋頂突然破裂,一隻長滿剛毛的巨大小腿從天而降。如果家裡的人遵照其言為其洗了腳,則屋頂上的怪異現象會消失,但是第二日又會再度發生,如果不為其洗腳,小腿的主人就會暴怒地蹬踏屋頂。味野將這個怪異的現象告知同僚的旗本,其中有愛好這口的同僚希望與他交換住宅。但當同僚搬入後,巨大的小腿再也沒有出現。
遊戲中:
位於三笠町(現南壕道龜澤附近)的旗本宅邸,每到丑時三刻都會發生事。腥臭的風颳得屋子哐哐作響,緊接著,染血的巨足捅穿大廳的天花板出現在屋子裡,氣勢洶洶地命令道:“洗乾淨!”下人用水仔細清洗過後,巨足便會縮回去,天花板也恢復如初。由於每晚都發生同樣的徑事,煩惱不已的屋主和熟人交換了宅邸,此後巨足便再也沒有出現過。
她是位出色的陰陽師。然而其才華並未用於濟世救人。而是傾注於打磨自身的美貌,何其哀哉。一場惡戰過後,傷痕累累的她徘徊在街頭。我要死了嗎?不過,我已經得到了我要的東西。只要有這個•••突然間,她的腿不聽使喚,一個跟蹌跌倒在地。發生了什麼?她轉頭一看,瞠目結舌。那雙引以為傲的美腿腫脹漬爛,汙穢不堪。她中招了。那個混賬東西,死到臨頭還給我施加此等汙穢…⋯•她拖著奄奄一息的身體,爬向附近的宅邸。宅邸裡的眾人察覺到動靜前來檢視,見到她那副模樣,登時大驚失色。突然間,她的腿不聽使喚,一個跟蹌跌倒在地。發生了什麼?她轉頭一看,瞠目結舌。那雙引以為傲的美腿腫脹潰爛,汙穢不堪。她中招了。那個混賬東西,死到臨頭還給我施加此等汙穢……她拖著奄奄一息的身體,爬向附近的宅邸。宅邸裡的眾人察覺到動靜前來檢視,見到她那副模樣,登時大驚失色。“腿上的汙穢⋯••••來人啊,快把我的腿•⋯!”她囈語般一遍又一遍地呢喃著,終於就這樣斷了氣。女子墮人邪道,惹得一身業障累累。而今天道輪迴,因果報應,終以慘死收場。

2. 送行拍子木(送行梆子):
本所割下水附近,夜裡巡夜之人擊打拍子木並吆嚯“小心火燭”,停下來後卻聽到拍子木的聲音不斷重複盤旋,如同有人在身後共同巡夜,轉過頭去卻發現身後空無一人。有人認為實際上是由於晚上拍子木的聲音在狹窄的小巷中產生的迴音。也有人認為是雨夜,雨點打擊在拍子木上產生的聲音。送行拍子木被認為是和同為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的“送行提燈”相似的妖怪。
遊戲中:
人江町(現撞木橋附近)的鐘敲響深夜報時的鐘聲時,更夫正一邊喊著“小心火燭”,一邊打著梆子巡邏。這時,不知哪裡傳來了梆子聲。更夫試著再次打響自己的梆子,黑暗之中便又傳來同樣的梆子聲。可是無論怎麼尋找,周圍都不見任何人的身影。有說法認為這是狸貓或者狐狸作怪,也有說法稱這是因失火死於非命之人發出的警告。
紅,紅,紅。老夫的宅子一片赤紅,在火中坍塌。燙,燙,燙。老夫要呼救⋯⋯發不出聲音,莫非因為喉嚨燒傷?啊,原來是老夫全身都已被火焰吞沒。對了,敲梆子。咔、咔…••••來人啊。咔、咔……為何無人趕來?老夫要被活活燒死了。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對了,都怪她。那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蠱惑了大人的狐狸精,那個妖女。那雙叫人心裡發毛的丹鳳眼把大人迷得神魂顛倒。不,或許老夫也中了她的邪,才會言聽計從地羅織罪名,殘害無辜。如今遭此一禍,不可不謂報應。"鐺”聲音震得老夫頭痛欲裂。是子時的鐘聲。之所以無人回應梆子,原來是被這鐘聲所掩。那老夫得敲得更用力些。咔、咔•⋯

3. 燈無蕎麥(不滅油燈):
江戶時代,在本所南割下水付近,夜裡常常會出現販賣二八蕎麥的街邊攤,從來都沒人看見過店主,街邊攤會擺到黎明時分。如果有人點亮油燈去看時,則消失不見,等到燈火過去後又再度出現。這個傳說中的街邊攤點燈則消失,燈滅則出現,看得到店的客人如果吃了它的東西則回家必發生不幸。
遊戲中:
寒氣刺骨的冬夜,沿著南壕道走,有時可見一家賣二八蕎麥的小攤。但是這家小攤很奇怪,無論幾時去都見不到攤主的身影。並且油燈就算沒了油,也總是亮著明晃晃的光。即便被人熄滅,也會立刻再次點亮。類似的傳說還有一個完全相反的版本,叫做“無燈蕎麥”,說蕎麥攤的油燈一直不亮,即便點亮也會立刻熄滅。
本所地區有許多武士宅邸,據說還有潛人其他藩做間諜的幕府密探偽裝成平民在此生活。而南壕道路邊的蕎麥麵攤則是他們的聯絡手段之一。比如告知芥麥麵攤“今夜寅時”,便是指點充油好、也就是傳達暗號的時間。吃下這輩子最後一碗蕎麥麵,明晚男人就要受切腹之刑。千不該萬不該,自己不該一怒之下殺了那女人。上頭也不認可自己用這種方式懲罰女人的無禮,事到如今已追悔莫及。但他咽不下這口氣。一想到利用了自己的大名,他的胸腔中就燃起熊熊怒火。此恨綿綿,永世不忘。油燈在男人的身邊靜靜地明滅閃爍著••鐘聲敲響六下時,男人切腹而亡。但自那以後,詭異之事再三發生。比如攤子未開,油燈已亮,或是在無風之夜,油燈忽地熄滅,又搖曳亮起⋯⋯人們議論紛紛,說是那個被問責切腹的男人,從陰間訴說著什麼……

4. 狸貓奏樂:
深夜裡,特別是月圓之夜,常常會遠遠地聽到笛子伴隨著太鼓的演奏聲。即使向著聲音的方向前進,聲音也不會變大;同時向遠離聲音的方向移動,聲音也不會減弱,無論如何也無法完全判斷出是什麼在演奏。即使向音源方向狂奔也無法發現聲音是從那裡出來的。
遊戲中:
據說這是某位藩主所遭遇的怪事。該藩主在牛島有一座別邸(現駒形高中所在地)。他走在宅邸附近時,總能聽見不知從哪傳來神樂小調的聲音,於是派人尋找聲音來源。然而聲音總在壕道附近消失,搜尋徒勞無功。另有一流傳甚廣的說法,稱此怪事系狸貓所為,因此該怪談又被稱作“狸貓奏樂”。
祭典舞臺高高搭起。終於輪到自己登上這盛大舞臺,美代的心中激動不已。自她夢想成力舞女人門修行,不知不覺已過去多年,卻絲毫沒有成名的苗頭。器量不是又技不如人,還愛多嘴,傳播謠言招了怨恨。人們暗忖,憑什麼是她?更有人造謠美代是如何討了官老爺歡心。我才不管,這是我好不容易抓住的機會。我要靠這一舞打響名號。穿上上乘的和服,戴上阿龜面具,萬事俱備,樂曲聲起。隨著美代賣力起舞,歡呼聲沸反盈天。興奮和熱氣讓呼吸變得急促。美代想要調整呼吸,可是奇怪⋯•••面具摘不下來。刺鼻的膠味鑽進鼻孔。美代這才恍然大悟,哪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尖叫聲被樂聲掩蓋,美代除了痛苦掙扎別無他法。人們卻以為她是在奮力舞動,便更熱情地載歌載舞。祭典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是的,救救我一掙扎、扭動…⋯•美代終於從高臺上跌落。等到歌舞聲歇,美代的心臟也停止了跳動。

5. 送行提燈

6. 片葉之葦:
江戶時代本所的附近住的美女阿駒(お駒)為家附近的男子留藏所愛慕,他曾幾次想要強行擁抱阿駒,阿駒卻對他非常冷漠,最終激怒了留藏,追趕阿駒而出。他們一逃一追到了隅田川入口的駒止橋附近(現在的藏前橋附近),留藏襲擊了阿駒,砍下她的一手一腳,最終將屍身投入河中。在這之後駒止橋此側的河岸都長滿了茂盛的蘆葦,卻詭異的只長出半邊的葉子,彷彿是阿駒的怨念在作祟一般。故事的尾聲,留藏發狂而死。這即是片葉之葦的由來。
遊戲中:
有一個品行惡劣的無賴漢,名叫留藏。留藏喜歡上了一個名叫阿駒的女子,一有機會就纏著她,沒完沒了地向她示愛。但是阿駒對此不屑一顧,從沒有搭理過他。留藏終於對阿駒冷漠的態度忍無可忍,在兩國橋的側渠附近用短刀襲擊了阿駒,將她的一隻手一條腿切斷拋人渠中。據說自那以後,該水渠附近的蘆葦都只會長一側葉子。
阿駒是個熱心腸的女人。有點膽識,勤勞肯幹,過著拮据但幸福的日子。直到那一天,她的丈夫上吊了。說他蠱惑人心?這種鬼話誰信啊。阿駒下定決心要為丈夫伸冤。與此同時,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留藏開始接近阿駒。阿駒心想,他一定是上頭派來的。處置完當家的,現在輪到我了。正好,讓我來看看你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阿駒偽裝成痛失丈夫的悲情女子,每晚和留藏約在橋上相見,從他口裡套取情報。確信丈夫遭人欺騙後的阿駒情緒激動,揚言要去找大名對峙。留藏慌了神,質問阿駒是不是利用了自己。此時的阿駒已經什麼都聽不進去,對著留藏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臭罵。留藏終於怒不可遏,手起刀落鮮血飛濺。等到留藏回過神來,一切為時已晚。血泊之中,躺著一具被斬斷了一側手腳的女人的屍骸…•••

7. 置行堀
其實,本所七大不可思議不止七個,例如就還有遊戲中也描繪了的:
8. 津輕太鼓:
江戶時代的本所所在地的津輕地區越中守的屋敷中有個火警塔。通常火災發生時會有人登上塔頂,敲響塔頂的板木,而這個火警塔中使用太鼓代替了板木。如有火災,其太鼓會自鳴,沒有人知道是誰敲響了它。
遊戲中:
在綠町,有一間佔地格外廣大的宅邸,是弘前藩津輕家大名的主宅。宅邸裡有一棟高二丈五尺(約7.6米),用於監察火情的望火樓。一股而言,通報火災時,只有負責防火的官員“定火消”才能敲響太鼓,大名宅邸按規定只能敲打板木。但據說,這間津輕宅邸的望火樓不知為何可以敲打太鼓。氣派的宅邸本就引人囑目,再加上這條傳聞,讓人們好奇不已、產生了不少臆測和傳言。
咚、咚••今夜也迴盪著太鼓聲。不知從何時開始,鼓聲每晚都會啊起。是主宅的太鼓嗎?聽說那裡的望火樓不用板木而是太鼓通報火災。可是,放眼望去哪裡都沒有火光。那為何要敲響太鼓?人們對此疑惑不解。某天早晨,眾人發現了一具亡骸。看清屍體的長相後,有人竊聲道,這不是浮世繪畫師千齋翁嗎?千齋翁一生碌碌無為,落魄潦倒已有數年,如今年事已高,在長屋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目子。可憐老人的唯一樂趣,就是指點偶爾前來拜訪的小姑娘畫畫。某天,那小姑娘講了些光怪陸離的故事。詛咒,靈魂,復甦••••聽著聽著,千齋翁神色大變,撲向畫紙。他筆走龍蛇,一心沉醉於作畫。最終完成的浮世繪甚奇甚妖,攝人心魄,轉眼間聲名遠揚,甚至傳到了大名的耳朵裡。之後究競發生了什麼?看著遍體鱗傷的千齋翁,人們皺眉低語:“你看他那模樣,像不像是被當成太鼓亂棍打死的…”
9. 不落之栲:
江戶時代的本所所在地的新田藩松浦家的上屋敷有一株價值連城的古樹,不知為何從來沒有人看過這棵樹落葉,就連地上也沒有見過一片葉子,傳聞傳開後,讓當家也覺得很不舒服,最終不得不搬家。
遊戲中:
位於御藏橋北的藩主的主宅庭園(現舊安田庭園)裡,有一株非常高大的栲樹。因為這株參天大樹,這一帶的百姓將宅邸稱作“栲樹大宅”。但不知為何,從沒有人見過這株栲樹落葉。感到不可思議的人們編造了許多說法,這株栲樹後來也被稱為“不落之栲”。可栲樹原本就是常綠樹,不落葉是很正常的,人們卻把這當作怪事談論。據說這才是這個不可思議傳說的真正不可思議之處。
“此人散播復活秘術之流言,妖言惑眾。”用空穴來風的秘術蠱惑人心的男人上吊自盡了。人們本以為男人已經畏罪潛逃,不料竟在某大宅庭院內發現了他。男人名叫甚吉,是住在深巷長屋裡的腰墜工匠,為人直爽,頗受鄰里喜愛。哭著過也是一生,笑著過也是一生。既然如此,那就快快樂樂地活吧。他天生古道熱腸,見到無依無靠之人便會伸出援手。據說他最近抓住商機,靠時下熱門的浮世繪賺了一大筆錢。一定是他利慾薰心了。畫那浮世繪的老畫師的屍體也剛被人發現,彷彿遭了報應似的,死狀悽慘。
東京慰靈堂
在參觀完這些浮雕之後,我就離開公園,打算前往舊安田庭院,於是就原路返回,在法恩寺橋旁的石原四丁目2號公交站坐上了車,其中還穿過了一些居民區,看著放學的孩子走過乾淨的完全找不到垃圾的街道,即使前幾天見識過了歌舞伎町的髒亂,也依然心生敬佩。
東京絕大部分割槽域都如此的乾淨整潔,居民區的小街巷竟然也只有落葉,其程度也只有新加坡差不多了。
還有一點則是東京的平面設計水平,不僅僅是那些旅遊區,就連墨田內部的這些居民區,街邊的商鋪玻璃廣告和公告欄海報都一樣極具設計感,不得不說,這座城市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平面設計館了。

在前往舊安田庭院的途中,路過了東京慰靈堂,《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的墨田介紹中也提到過這裡,是一座為紀念關東大地震設立的建築,關東大地震也重創了本所區域。
舊安田庭院
舊安田庭院也是遊戲中重要的舞臺之一,根據遊戲裡的介紹:
由墨田區管理的迴游式庭園,風景優美。沿著寬闊的心字池,在裝點著雪見燈籠的遊步道上散步,可以欣賞四季各異的花草樹木或者觀察野鳥。當時江戶透過填埋江戶灣擴大面積,各地都有引人海水,欣賞潮漲潮退帶來的變化的潮汐池,舊安田庭園也是其中之一。起初這裡引的是隅田川的河水,但由於防洪政策,該方法不再可行,現在以其他形式重現了潮汐池景觀。


正好是在日落時來到此地,金黃的夕陽映照在建築上,美不勝收

公園裡的蒼鷺

此時是一片金葉,配合著金色的夕陽簡直完美

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依然可以看出相似的模樣,注意左側的白色小橋
其實大橫川親水公園和舊安田庭院都是相當美麗靜謐的地方,各種通幽小徑配上金黃落葉鋪就的草地都很令人放鬆,要不是《本所七大不可思議》的推介,我可能根本就不會來這樣的地方,這也是意外之喜了!所以說,遊戲和各種其他的文藝作品,如果基於現實地點,真的能吸引更多本來沒興趣的遊客前來“朝聖”呢!
兩國橋
從舊安田庭院出來,向南走,路過兩國國技館,就可以抵達兩國橋,這也同樣的遊戲中的一個重要地點,而這裡發生的遭遇,其解法可是相當有趣,到現在我還記著呢。


兩國橋是橫跨隅田川的眾多橋樑之中歷史第二悠久的橋樑,僅次於千住大橋。據說在1657年的明歷大火中,江戶的六成士地被燒燬,許多民眾逃離火災時溺死在了隅田川,於是橋樑的架設也被納人江戶復興計劃。起初,此橋的名字叫做大橋,但由於隅田川在江戶時代以前位於武藏國和下總國的國界線上,人們便稱之為兩國橋,久而久之這就成了正式名稱。橋樑兩岸修建了寬闊道路作為防火帶,後來逐漸成為觀賞各類表演的娛樂場所,熱鬧非凡。關東大地震後橋梁重新修建,一直使用至今。
隅田川

日落西山下的隅田川
流經東京東部,匯人東京灣的荒川水系一級河流。在江戶時代,隅田川是運輸城鎮建設所需術材的要道,同時對平民百姓來說,隅田川河堤是賞花玩水的娛樂場所,許多錦繪描繪了當時的熱鬧景象。雖然現在已經有所改善,但二戰後一段時期內,生活和工業廢水的排放給隅田川帶來了惡劣影啊。以兩國橋和吾妻橋為首,隅田川上架設著多座設計各異的橋樑,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此外,夏季的煙花大會也是一道不得不提的特色風景線。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河流,而隅田川陪伴著江戶一路演變成東京,它韻味無窮的風士人情給不少文人墨客帶來靈感,成為了多個文學作品的舞臺。

攝於正在維護的兩國橋之上
駒形橋
接下來,從兩國橋上走過去,也就是在隅田川之上漫步,一路走到對岸的淺草橋站,再坐到淺草站,下車便是駒形橋。
這裡也是遊戲中偵探與志歧間、以及最終篇等篇章的重要場景。


日落之下的駒形橋

在夜幕剛剛降臨的隅田川之上,吹著小風,欣賞著逐漸亮起的城市,此刻的我不僅僅有了一種現實與二次元時空、傳統與民俗的交融之感,也有一種旅程中收穫意外之喜的驚喜感,聖地巡禮,真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旅行方式啊!




這次不完全的聖地巡禮就到此結束啦!


此外,墨田區各色觀光機構都有和本作合作出物料(已經發完了),而且這現實中就有的“本所七大不可思議”還是確確實實深入到了墨田地區的街巷裡,有印著傳說的吸菸區、人形燒、地面紋飾和浮雕~
遊戲完全不拘泥於傳統和現實,徹底改編了一遍這些故事,但反而也讓我對現實中的傳說和文化更加感興趣,聖地巡禮巡的就是這種時空的重疊和分裂!
在銀座和麻布臺尋覓豬排飯
在外面走了一整天,也是餓的不行,早上吃撐的感覺早已煙消雲散。

失焦的城市,模擬餓暈(不是
由於我的酒店在汐留,就在銀座隔壁,起初是想去銀座八芳這家超級自助餐胡吃海喝一頓,但是看見12800日元的價格,雖然有各種海鮮螃蟹和牛,但我看了看自己,還是覺得不可能吃得回本,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打算找一家日式豬排飯店。
誰讓日式豬排飯就是我世界上最喜歡的食物呢?

結果我在銀座跑了三家店,一家休息,一家要預約,一家賣完了。只能說,日本會懲罰每一個即興起念頭的人啊!
於是飢餓的我當機立斷決定放棄銀座,直奔之前沒去過的麻布臺Hills試試,我兩年多前來東京的時候貌似還沒開門來著?所以本來也是打算去看看的。

夜晚的麻布臺Hills大廈


我真的挺喜歡這座建築的外觀,尤其是在夜晚的燈光效果,主體靠內透低調內斂的同時,獨特的線條也讓其彷彿懸浮在夜空中一般,頗有大反派總部的派頭。

還真讓我找到了!總算得以在底下Plaza裡的這家河むら點了個極厚,雖說比普通豬排
厚,但是自從在大阪吃了ちよ松,所謂的極厚也沒什麼感覺了。


雖然是還可以的豬排,但是這家的肉比較肥,有一側完全是肥肉,有些太油了,反觀ちよ松感覺吃完沒這麼膩。

麻布臺大廈的大堂設計也很獨特

廣場裡的聖誕集市,今天的東京塔也是聖誕限定燈,因為我實在覺得不好看就沒有去拍了
因為提前也知道了現在展望臺不再向公眾開放,所以想上去消費,享受一下展望臺,但因為電梯大廳的入口一個人也沒有,社恐的我尷尬得在大堂轉了半天才上去,更尷尬的是,電梯上去之後才知道麻布臺的33/34層咖啡廳今天還休息,又吃一次閉門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