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貓,有恃無恐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穎寶

“稀裡糊塗地被教育焦慮牽著跑,稀裡糊塗地付費。”
程式設計貓,這家面向4-16歲青少兒的程式設計教育機構,背後站著招銀國際、中銀國際、中信證券等國資股東,正在被質疑是新型教育營銷的資本遊戲。
有網友表示,班主任以鼓勵孩子們參賽為前提,將家長們拉進了一個幾百人的大群,但群裡並非發比賽資料,而是沒日沒夜地推廣程式設計貓的課,內容包括這家機構有多厲害、人工智慧有多重要等等。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搜尋“程式設計貓”,廣告之外,多數為吐槽性內容——針對退課難的、針對程式設計對升學加分的靠譜度的、針對老師惡劣態度的、針對與公立學校合作營銷的、針對高昂學費的……
儘管“青少兒程式設計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是否為剛需”多年來被反覆爭論,網友言論也充斥著對程式設計貓的不滿,但這並沒有耽誤後者的發展速度,成立第二年學員數就突破了10萬,最新累計使用者已超過3800萬。
狂飆不止的原因,在家長的抱怨中透露出玄機:透過"人工智慧進校園"政策對接公立學校,以"白名單賽事"捆綁升學焦慮,用"中科院專家認證"包裝課程體系。
這種將國家教育政策、資本運作、家長焦慮進行繫結的商業模式,使得程式設計貓的擴張路徑呈現出明顯的政策套利特徵這或許才是家長們無法逃脫的關鍵原因。
點選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老師說,別耽誤了孩子”
價格是大多數矛盾的源點。
公開資料顯示,程式設計貓的PythonC++等程式碼程式設計課程費用約8000-1.2萬元/年、專門的競賽輔導課程費用約1-1.5萬元/年。並設有一對一個性輔導課,以小時為單位計費,約200-500/時。學習程式設計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家長提到,自家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學程式設計,直至上小學前累計花費約2萬元。
費用在行業內屬於中上水平。《2024少兒程式設計行業洞察分析報告》顯示,一年之中,超6成家長少兒程式設計教育投入在1000-7000元,近半數區間在1000-5000元。
還有比貴更貴的套路。去年9月,有家長髮帖稱,給兩個孩子都買了同樣數量的程式設計貓課,大寶平均一週解鎖一節課、一年多才續費一次,二寶才學了兩個月,就被提醒要續費3.3千元了,“原來是課程難度被無故降低了,一週就能解鎖兩節課,相當於雙倍速消耗課程”。
此前,程式設計貓曾因一次性收取72個課時費用(10580元),被指屬於違規收費。教育部早就規定“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培訓週期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以及“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000元”。
動輒上萬元的花銷,即便是中產家庭,也不得不考慮價效比問題。
市場上的青少兒程式設計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硬體知識為主的機器人程式設計,包含機械原理、電子電路知識等,另一種是撰寫程式碼設定計算機運算方式的軟體程式設計,程式設計貓的課屬於第二種。
受限於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英文能力,這些課主要是培養邏輯思維,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學寫程式碼,比如全國性少兒程式設計比賽通常採用的Scratch軟體,便是用各種功能的積木模組構成,幼兒透過排列組合模組完成程式設計。
意味著,多數幼兒程式設計課不與中學/大學計算機教育接軌。先不提加減法都還沒算明白的幼兒能否理解程式設計邏輯,4歲所接觸的計算機知識能否輻射至18歲往後的人生,仍值得玩味。
何況,程式設計貓針對三年級以下學生教的不是Scratch,而是其自行開發的圖形化程式設計創作工具Kitten“儘管底層邏輯相似,但Scratch 300+行的程式碼,Kitten只要7行就寫完了。”有網友如此總結兩者差異。如果孩子未來想繼續參加主流競賽,還得重新學習Scratch
教學能力也一度被質疑。2020年,程式設計貓曾因“無資質”教學,出現在成都市郫都區教育局釋出的公示名單中。
一部分認清了價效比的家長決定退坑,但沒想到,這才是最大難題。黑貓投訴平臺上,20241月至今,程式設計貓共31條投訴,其中30條是關於退費的——描述之中,又摻雜著忽悠與強行買賣的味道。
有家長表示,最初在客服推銷下買了50節課,發現是坑後申請退款剩下的2481元,一直沒退成;有的孩子第一批課還沒上完,老師就要求家長續費用為3580元的第二批課,家長後續申請退課卻等了20多天仍未拿到退款。
可沒想到,敷衍已算是好的態度。社交平臺上,有家長被老師每天語音轟炸,“啥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有家長被痛斥耽誤孩子前程,“老師把我孩子誇成了天才,似乎我不讓他學程式設計了就是罪人了”。
為了印證這點,老師還給孩子頒發了班級成績排名前35名的獎狀,這讓家長們更蒙圈了:“我娃連課都還沒上啊。”
接連的吐槽聲浪裡,一群沒娃的年輕人同樣感到迷惑:
“現在看起來挺清醒的,當初又是咋想的呢?”
“人生的基石”
“北京中小學要開AI通識課了。”
從看到類似新聞的那一刻起,家長們心頭的弦就繃緊了。儘管“將少兒程式設計扯上升學才是最坑的”已然老生常談,只是面對集體內卷,個體無力招架。可又是誰在給內卷添火?
國家愈發重視少兒程式設計思維培訓確為事實,但程式設計貓似乎也在過度解讀政策。
比如,教育部在2023年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中提到“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科學素養”,以及在2022年指出“資訊科技課程正式納入義務教育”,但在程式設計貓的宣傳文章裡,則被描述成了“當科學教育成為國策,程式設計就是重中之重”,而文章標題叫《教育政策新變動,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類似的刺激神經的標題,還有《他是程式設計貓4年學齡小學員,他是小升初“狀元”》《12歲女孩學程式設計5年,拿到多個獎項,決心用程式碼敲開北大之門》等等。
央視曾點名程式設計貓等青少兒程式設計教育機構營銷焦慮。
對公立學校的滲透,更加重了升學焦慮。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程式設計貓已合作中小學近7萬所。原因除了其官方給出的“惠普程式設計教育”,更重要的是利用學校的“權威性”來獲客。
本文開篇提到的班主任拉家長進推廣群,便是側證的事例之一。在2020年,程式設計貓也被鄭州家長舉報,學校班主任在班級群裡“攤派課程”,通知每一位三到六年級學生參與程式設計學習,並完成科技線上大賽的報名。家長按要求掃碼後,卻跳轉進了程式設計貓相關頁面。
如果到這裡,家長仍不相信程式設計課的魔力,程式設計貓還有另一套“萬物皆可的理論”。據網友表述,銷售曾向她介紹,程式設計鍛鍊的不只是孩子的數學能力,還有英語、語文乃至藝術創造力,“思維邏輯一旦形成,寫作文就更有條理,想象力也更加豐富”。言語之間,青少兒程式設計課彷彿成了人生的基石。
直擊家長命門的話術,讓理論與現實之間形成矛盾。新華社在報道中指出,學程式設計並非年紀越小越好,兒童的想象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彌足珍貴,有些程式設計培訓班,教育方式不得當,可能會讓孩子形成機械的思維模式。
另有一批家長,將目光投射至更長遠的工作階段。AI浪潮與層出不窮的“程式設計師月入X萬”言論,令他們產生“孩子早點打基礎,以後進大廠工資高”的想法。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一位家長對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感到疑惑:
“為何自己是程式設計師或學計算機的人,反而很少送孩子學程式設計?”
下面有人反問:“答案不就在題面上嗎?”
程式設計貓也焦慮
被催生的焦慮,堆疊起程式設計貓的業績。
據創始人李天馳透露,2019年,程式設計貓年收入約10億元,並開啟“百城千店”計劃,短短一年內就拓展近600家線下合作店。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20年,程式設計貓單月營收突破2億元,三四線城市使用者佔比接近50%、業務已深入下沉市場。截至目前,程式設計貓總使用者數累計超過3800萬。
投資者的態度亦反映出蛋糕之大。2015年成立至今,程式設計貓已累計獲得近30億元融資。其中2020年完成13億元D輪融資,打破了國內少兒程式設計最高融資記錄,同年,其還獲得了另一筆金額為2.5億元的融資。短短一年時間,程式設計貓就獲得超15億元的資金。最近一次融資事件發生在2021年,程式設計貓完成D +輪非公開融資。
“國家隊”也參與其中。據企查查,程式設計貓的歷年融資事件中,投資方包括了招銀國際、中銀國際、中信證券等國有背景機構,但這些機構並非單一主體控股,而是透過多輪分散投資參與。另外,還有很多金融機構以小金額跟投。
程式設計貓所處的股東眾多但股權分散局面,映射出,各投資方對這盤生意沒有足夠的信心。因此,程式設計貓的商業版圖能繼續發展,但上市存在問題——製造焦慮者,自己也在焦慮中。
另一方面,程式設計貓的加盟模式也暴露擴張焦慮。
程式設計貓於2019年公佈市場、品牌、服務、科技、課程五大戰略體系的升級內容,並將採取加盟模式,擴大業務佈局。但有加盟商曾透露,程式設計貓未給予加盟商經營指導、技術支援和業務培訓,並要求加盟店統一使用平臺和賬號,以搶奪加盟商的生源。加盟商變相成為了“地推工具”,幹起了業務導流的活。
同時,商務部業務系統中沒有查到程式設計貓(深圳點貓科技有限公司)的特許經營備案,被外界質疑是否有違規操作。
細數程式設計貓商業鏈的組成群體,玩樂時間被霸佔的孩子、被營銷話術放大了焦慮的家長、表面光鮮實則遭各方質疑的程式設計貓、投資行為小心翼翼的資方,所有參與者都淪為系統性困局的註腳,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永恆的焦慮。
參考資料:
品玩《少兒程式設計,販賣家長的焦慮
新浪財經《程式設計貓等被指過度營銷、製造焦慮切莫讓少兒程式設計變奧數》
藍鯨教育《程式設計貓,資本遊戲?》
出品人:盧樺
主編: 袁明武  責編:角爺
版式:伊妍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