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傳來小作文,下週可能要召開照耀城市工作會議,讓人引發“重啟舊城棚改”的聯想,大家都在想也許這一次要重新拾起15年的劇本了?
15年是什麼劇本?棚改貨幣化+漲價去庫存唄!
因此在這種空穴來風的小作文影響下,人們又想起了當年被漲價去庫存支配的“恐懼”,再加上現在熱炒的“反內卷”敘事,市場處於寧可信其有的興奮中。
受此影響,除前期反內卷影響的上游原料,處於房地產鏈條的相關資產也紛紛大漲。鐵礦、鋼材、煤炭等黑色鏈,加上與房地產相關的玻璃、純鹼,包括跳高隊的房地產板塊都聞風而動,帶動了原本被硬控在3400水平面的跳高隊破位上跳至3500一線。
總之是一場股+商的狂歡。
那麼這個小作文存在哪些合理性讓市場願意相信呢?
1、照耀城市工作會議,這個會議非常特殊,歷史上以這個名義召開的會議只有零星幾次,最近一次就是15年那次,在那次會議上拉開了棚改貨幣化的大幕。屬於一個特定功能、特定指向的會議。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叫這個名字,那說明它一定跟房地產有關;同時政策重要程度不會小。
就是基於這種假設,因此市場會給予很高的重視程度。
2、由於15年拉開的序幕實在讓人印象深刻,出於懼怕錯過這種歷史性大事件的心理,市場還是會選擇不管是真是假先信了再說。
3、近期反內卷政策效應太過火熱,帶動了新能源相關產業鏈供給側的大變動,相關品種已經漲了很多。但是這一波里面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鏈則很少收益,有一種看著別人吃肉,自己在旁邊幹看的著急心理在。
那怎麼能想個辦法去蹭一蹭熱度,也蹭口湯喝呢?這則小作文真是再合適不過的應時應景之作了,瞌睡就來枕頭,你說這事巧不巧?鵝少覺得前面踏空的一些資金很難說沒有這樣的心理在,管它真的假的,先炒了再說。
需要著重提醒的是,這則小作文說得再怎麼有鼻子有眼,它也只是來自外媒的一則小作文而已,無法證明它的真偽。這種事情之前發生太多次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很多時候不是去分辨小作文真偽的問題,而是要不要選擇相信的問題。
但是從邏輯的角度來說,棚改貨幣化這種假設,有多大的可行度?
1、到底本月會不會開一個這樣的會,我無從得知,也許會開也許不會開。但是無論怎樣,即便開會,搞棚改或者說舊城改造升級都是有可能的,但絕無法複製15年那波漲價去庫存的結果了。
2、因為15年的經濟基本面、房地產的基本面、居民負債的基本面都已經與現在大相徑庭! 30歲的年紀還想回到18歲的身體,還指望靠小藥丸狠狠地硬一下,再大展一番風華,貫弄一番秋月,大家自己掂量掂量,這能行得通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得即是此理,我相信上面也是十分了然的。
財政能掏出來幾萬億?老百姓背上有多少貸款?房地產的供需差過剩到什麼樣子了?這都是今時不同往日的因素。
3、有可能的是什麼呢?在高質量發展的基調下,提升城市住房改造的質量,重質不重量。比如改善商品房的質量,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水平,加大對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等投入,針對居民的住房補貼等。
4、在產業端,也可能延續反內卷的政策導向,對內卷的房地產上游進行供給側改革,這是可以落地的。比如現在已經有部分行業,接到了控制產能的相關指示,大家可以自行了解是哪些產業。
總之,我們無意去分辨小作文的真假,這是“聰明錢”才有資格乾的事情。我們這類升斗小民,要想在市場中存活,應對是遠比預測要更重要的東西。
對廣大群眾來說,鵝少只有那句百試百靈的忠告送給大家:
“要麼別信,要信早信;最後再信,山頂認命。”
能不能請大家看完文章給鵝少說加個"特別關注",點個"收藏",就當是對鵝少解讀的一點獎勵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