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倚天劍的無法修復:金庸小說的最深刻隱喻

文/六神磊磊
多年之後,面對劊子手,明教中人可能會回想起當初少室山上的那一幕。
那是一次對教主張無忌的公然抗命,他們拒絕接好倚天劍。
當時,倚天劍和屠龍刀都折斷了,張無忌下令接續。明教有銳金旗,相當於冶金工業處,打鐵是一絕。
在順利接好了屠龍刀後,明教兄弟捧著兩截倚天斷劍,跪在熊熊爐火旁,淚流滿面,不肯接續。
他們聲稱:倚天劍當初在滅絕師太手上殺了我們太多兄弟,我們恨之入骨,不肯再接。
張無忌並沒有強迫,而是順水推舟,稱讚大家義氣深重。
從此,屠龍刀全,倚天劍斷。明教中人一片歡呼,書上有四個字描述:“無不稱快。”
滿滿的自豪洋溢在每個人臉上——“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現在我教執掌屠龍刀,而倚天劍折斷,今後江湖上誰還敢來叫囂,破壞我們的霸業?
現場所有歡呼的人都沒意識到,當他們雀躍不已的那一刻,絞索已經無聲地套在脖子上了。
這大概是金庸小說最深的隱喻。
屠龍刀和倚天劍,當初設計者是黃蓉。這一刀一劍是含有深意的。
拿屠龍刀的人是要坐江山的。刀中藏的是武穆遺書,乃是兵法,其使命就是驅逐韃虜,恢復河山。
這就是為何執刀者是“武林至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倚天劍則不同,藏的是至高武功秘籍,為《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倚天劍的存在,正是為了針對屠龍刀。
張無忌授兵書給大將徐達時,曾說明了其中深意:
“(持刀者)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
換句話講,屠龍刀代表權力,而倚天劍代表監督。
不受監督的權力勝於洪水猛獸,歷史上最大的災禍往往源自癲狂的權力。所以在屠龍刀之外,還有一柄倚天劍。
兵法取天下,武功限皇權。這是架構師黃蓉對人性的高度警惕,也是她對後世江湖的最大善意和祝福。
然則人算不如天算,再怎麼好的設計,也未必管得了一百年後,也無法兜底人心。
黃蓉想不到的是,百年之後,刀還在,劍沒了,而且是大家一致歡呼透過的不要了。
苦心孤詣設計的制衡,只剩了前半截。
大夥兒一起否掉了倚天劍,從此屠龍刀所向披靡,權力肆意狂奔,再沒有顧忌:
“朱元璋羽翼已成,統兵百萬之眾……”
“登基之後,反下令嚴禁明教,將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常遇春因病早死,徐達終於不免於難。”
雖然只是小說家言,但事實也大致如此。當權者屠刀所指,功臣李善長、劉伯溫、馮勝、傅友德、宋濂、周德興、廖永忠等盡數被清洗。
胡惟庸案,殺人三萬;藍玉案,殺人近兩萬。這些被全家誅絕、老幼不留的人,其中有多少是當初少室山上歡呼過的?有多少是為了“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喝彩過的?
一致透過不要監督,誰想到最後,刀砍刀了自己脖子上?
此後,專制皇權逐漸走上巔峰,臣子從打工人進一步淪為奴僕。
律法殘酷,法外有法;特務組織膨脹,廠衛橫行,告密成風;百姓被釘死在籍屬和“世襲”的職業裡;商人困於海禁;連科舉文章都成了揣測聖意的賭局。屠龍刀劈出的,是一個連呼吸都要戰戰兢兢的牢籠。
這時候,還有沒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根本沒有了,廠衛歡迎你。這種事你想一想都是死罪。
到後來,全國牛馬拼死累活,都已經供養不起老朱家幾十萬不上班的子孫。
只有等天下被榨乾了、吃盡了,老弱轉於溝壑,才有一點變天的可能。

這是金庸埋在武俠小說裡的終極浩嘆。

張無忌有沒有想到這一切?其實隱約也想到了。
在小說的末章,他諄諄叮囑徐達:倚天劍眼下雖然斷為兩截,但日後終能接上,終究會有人制裁暴君。
說明他對此其實是有思考的。
然而張無忌太樂觀了,當時又著急跟女朋友去畫眉毛,無暇多想。他沒料到,壓根就無人需要接上倚天劍。
有權在手的人當然不需要,怕被束縛;而底層的人也不需要,怕打破幻夢。只有真正被按住了宰殺的才需要,但人躺在砧板上,已經說不出話了,等於不需要。
只剩屠龍刀在鐵砧上一遍遍重生,也在人心裡一遍遍重生。
張無忌如果事後有知,勢必大怒:你們忘了黃蓉幫主當年的苦心嗎?面對她的遺像,你們何以自處?
朱重八和子孫們說:呸,黃蓉是誰?桃花島來的吧?我給她送回桃花島去!
往期推薦
記得把這個號標星標,不然容易第一時間看不到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