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超模都要吃棉花?

From:beebee公園
ID:wastepark
宅男用杯子自欺欺人,女神拿棉球掩耳盜鈴。
棉花料理讓人吃得飽還瘦得快,是時尚界最新的飲食風潮。
這種吃法始於超模。
為了在時裝週的T臺上看起來格外時尚,她們每頓只吃5個棉球。
現在,年輕的靚妞開始有樣學樣。
這一原生態的飲食趨勢正變得更加主流。
當代飲食文化的探索似乎陷入了某種迴圈——從分子料理到農耕返璞,一切不尋常的東西總能被搬上餐桌。
在人類美食史的長河中,有一種潛在的食材卻始終被忽視。
那就是棉花。
棉花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紡織原料,更是自然界饋贈的白色奇蹟。
棉花每百克含0卡路里熱量,0克蛋白質,以及無限量的柔軟質感。
但其在烹飪界的潛力,一直以來都只有0人在意。
這種純天然的無卡食材完美符合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被髮掘。
不僅沒有熱量,棉花讓人吃飽又等於沒吃的心理暗示,還能給人帶來比飽腹感更深層次的精神滿足。
對那些想減肥的吃貨來說,追隨棉花飲食的熱潮是有道理的。
吃別的食物全都不起作用,但吃棉花絕對有效。
健身專業人士探索起減肥和高纖維飲食之間的關係,棉球開始受到追捧。
棉花纖維含量高、卡路里少、容易吃飽,且簡單易得,被認為是減肥界的奇蹟。
棉花低卡、高纖、有嚼頭,關鍵是吃完還佔肚子。
一顆棉球下去,在胃裡那麼一發泡兒,飽腹感立刻上來了。   
棉花就是讓人吃得飽,瘦得快,是食慾的安慰劑。
棉花質地柔軟,入口即溼,像一片難以言喻的雲層。
其烹飪方式千變萬化。
將棉花從枝頭摘下,稍微抖去浮塵即可生食。
嚼起來有種在田裡自由奔跑的原始氣息,嚥下的時候像吞了個乾燥的夢。
將棉花置於蒸籠裡,隨熱氣蒸騰,棉花吸足水汽,變得更加豐盈,堪稱白色松茸。
將棉花與老母雞同燉3小時,棉花化為湯汁的一部分,使其口感更加絲滑細膩。
這一碗棉湯,聞一鼻子就飽了,不僅暖胃更能暖肺。
最具代表性的吃法則是棉花刺身,其靈感來源於東北料理大蔥蘸醬。
將棉花修剪成精緻的小塊,配以黃芥末與醬油,入口清新,如同吞下一口積雨的烏雲。
第一口下去,整個嘴巴都充滿了輕飄飄的空虛感,像是初戀的回憶——綿軟、輕薄、生腥,還有種頂嗓子眼兒的質感。
待細咬下去,味道就全出來了
一種複雜的土味基調,混合著空氣的清冷,像極了北風颳臉時,舔一口窗戶上的冰碴兒。
關鍵是,那棉花還帶了一股淡淡的藥房香,讓人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在村頭衛生所跟護士姐姐打針的日子,懷舊又刺激。
原味的棉花可能嚼起來像罐裝的空氣。
但蘸上老乾媽,味道一下就豐富了。
那種綿軟與刺激的衝撞,就像村口老槐樹下的野炊,糙裡糙氣,卻勾人心魄。
棉花越嚼越令人上頭,像是在嚼帶著泥土感的鄉愁。
嘴巴里是棉花,腦子裡是哲學。
人為什麼吃飯?
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是為了征服世界?
吃棉花算不算一種對文明的叛逆?   
人生本就是一團棉花,能嚼出味兒的,才是真行家。
這世間罕見的輕食,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講究的就是越嚼越寡淡,越寡淡越高階。
美女們吃棉花的畫風,比我回村吃席還有儀式感。
“天啊,太頂飽了,沒熱量!
就像在咀嚼一塊侘寂的白雲。”
吃播中,她對家人們描述著肚中風景。
“棉花被用於製造衛生巾和棉條,可見它有多幹淨衛生。”
“它象徵著美麗形象和健康生活。”
然而縱觀歷史,江湖騙子和神油推銷員一直利用時尚的誘惑,承諾通往健康、幸福和更窄腰圍的捷徑。
這通常都是有代價的。
拿棉花欺騙自己的胃,就像用營養不良的模特欺騙大眾這是時尚。
棉花能鋪炕,能填被子,但就是不能違背老祖宗的智慧拿來下飯。
棉花易進難出,堪稱減肥界的瀉停封。
這玩意兒吃一口是藝術,多吃兩口就是事故。
真想瘦怎麼辦?
跑步、喝粥、廣場舞……
要不你報個健走團也行啊。
本文授權轉載beebee公園轉載此文不具有任何商業宣傳性質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悅禾旅遊JoyTravel 誠意推薦。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啦,
置頂公眾號變成了星標,
加了星標,
才能不錯過我的每一次推送和福利呀。

加星標方法

夏威夷
美國簽證
阿拉斯加

美西
郵輪
邁阿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