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
從宇樹“搶破頭”到雲深處“擠不進”,一場一級市場的復甦正在進行。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2025開年,創投圈被 “杭州六小龍” 一詞強勢刷屏。宇樹科技、DEEPSEEK…… 這些名字在春節期間不僅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創新力量的無限潛力。
而在創投行業,這股熱潮引發的是一場激烈的份額爭奪戰,讓一級市場陷入了一邊瘋狂爭搶、一邊懊惱錯失的奇特局面。
“有機構因為DS全員被批”,“宇樹老股都搶不到了”,“合夥人因錯失宇樹而自責”……
在這場硝煙瀰漫、近乎白熱化的份額爭奪戰背後,是一級市場正在復甦的跡象。
獵頭市場也因此而變得活躍。
一位獵頭透露:“因為DEEPSEEK、宇樹們,帶動了行業的熱情,近期不少機構都重啟了招聘計劃。”這與2024年同期相比,呈現出極大反差。
從 “朋友圈刷屏” 到 “份額爭奪戰”
春節期間,宇樹科技的機器狗大放異彩,先是登上春晚舞臺,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目光,隨後又亮相元宵晚會,甚至成功引起了馬斯克的關注。這一系列曝光使得宇樹科技的估值一路飆升。
據透露,自宇樹釋出 B2 – W 到春節前的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數十家機構蜂擁而至,紛紛打聽宇樹的老股份額。此時的份額爭奪,已遠超出了普通的投資競爭範疇,用 “瘋狂” 來形容毫不為過。
有人直言,想要拿到宇樹的份額,已不是簡單的 “搶”,而是多方託關係,甚至得用其他資源來置換,但也基本很難見到創始人。
當下,宇樹的熱度持續攀升,其受關注程度之高,讓各方都渴望一探究竟。不僅投資機構對宇樹的份額展開激烈爭奪,就連媒體想要接觸宇樹也面臨著重重阻礙,可謂望塵莫及。
某券商媒體記者向我們透露:“為了深入瞭解宇樹,我們早早發出了採訪邀約,沒想到卻遭到婉拒。衝到展廳,拍了一張照片,就被工作人員‘請’了出來。”
有PE機構也明確表示:“只要是宇樹的份額,他們願意出資,價格不是重點。”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保持冷靜。某投資人坦言:“宇樹科技當前估值過高,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已經不再具備高性價比。”
然而一部分搶不到宇樹份額的機構,並未就此罷休,而是迅速將目光轉向雲深處科技。但很快發現,這裡同樣是一票 “難求” 的景象。
某產業負責人無奈地表示,現在想拿一些雲深處的份額,卻發現根本拿不到。據說,雲深處新一輪融資只對老股東開放,新機構想要入局,難度極大。
“六小龍”的爆火也帶動了杭州的頻繁出圈。然而這一切的火爆絕非偶然,而是杭州多年來精心培育的成果。從電商之都成功轉型為硬科技創新的沃土,背後是政策、資本、人才以及產業生態多方面協同共振的結果。
不可否認,“六小龍” 的爆火也為一級市場帶來了久違的躁動。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追捧宇樹也好,雲深也好,本質上是大家看到了大方向上的機會。”
行業在復甦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優質且具有潛力的專案依然稀缺,這也導致了一旦有這樣的專案出現,各路資本便會蜂擁而至,展開激烈爭奪。
從微觀層面來看,機構對 “宇樹”、“雲深處” 等專案的追捧,似乎存在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但從宏觀角度審視,這恰恰是行業復甦的一種表現。
表象上,一級市場仍然存在著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錯配問題。一方面優質資產稀缺,另一方面資金結構失衡,LP的避險情緒,使得有限的資金集中流向那些被認為是 “安全資產” 的專案,從而加劇了頭部專案的競爭。
然而,從底層邏輯來看,當前正是一級市場復甦和培育的階段。雖然目前機構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積累去發現更多潛在的優質專案,但市場的復甦趨勢已經顯現。
近期,身邊不止一位朋友表示:“感覺市場開始回暖了”,至少情緒上開始興奮。
有人感慨:“一級市場久違的開始躁動了,水下暗流湧動,各種招人見DS。”
過去幾年,資本供給面臨巨大壓力,市場化資金的活躍度明顯下降,市場出清加速疊加募、退困境,一級市場挑戰重重,從業者也很悲觀。
但通過出清低效的管理人,市場的整體質量得到提升,LP的選擇空間得到了改善,也將為新的、更加專業化的管理人提供機會。透過一系列的“出清”,行業不僅消化了過剩的低效資源,也為下一階段的資本流動和專案投資創造了更加健康的市場環境。
經過過去幾年的痛苦掙扎,股權投資行業逐步走向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其內在的變化和訊號,標誌著股權投資行業已經進入了結構性修復的階段,接下來將是股權投資行業恢復信心的關鍵節點。
對LP而言,過去幾年因“募資難”和“退出難”產生的信任危機,或將逐漸得到緩解。伴隨著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政府引導基金、產業資本和部分市場化資金的參與,為市場提供穩定供給,融資環境逐漸開始走向正軌。
隨著市場的回暖,資金供給的情況也開始逐漸恢復。與過去依賴於傳統金融機構和高淨值投資者的資金結構不同,股權投資市場正在逐漸轉向更加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回顧過去,股權投資行業在出清與修復中完成了轉變;展望未來,2025 年將成為行業重新定義價值的起點,將推動行業復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股權投資新格局。
總結
雖然行業還在逐步恢復中,但已經顯現出強勁的內生動力,為未來的轉型與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這不再是一個依賴 “風口” 和 “估值泡沫” 的時代,而是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以產業溢價和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的全新週期。
現階段,行業正悄然發生著變革。國資對虧損容忍度放寬,最高到100%;越來越多機構開始向早期滲透;機構從 “財務投資” 到 “產業賦能” 的轉變……將推動本土產業的快速崛起。
伴隨著中國特色的政策支援,股權投資的本土化特徵愈加明顯。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注重中國本土的創新企業,而不再過度依賴外部資本或國外市場,同時也吸引更多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關注。
儘管市場的寒冬餘溫仍未完全消散,不確定性依舊存在,但在政策的支援、資本的迴歸以及從業者的堅持下,可以預見,股權投資行業將迎來新的轉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