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Mate 60 Pro系列手機自研SoC迴歸後,引來了各方的拆解測試。
前幾日,日經新聞與市場研究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合作,對華為Mate 60 Pro手機進行了拆解和成本分析。
最終發現,華為手機的國產率正變得越來越高,Mate 60 Pro中的中國產零件價值佔比達到了 47%,比三年前同價位的Mate 40 Pro高出了18個百分點。
01
拆解出真相?
01

日經新聞釋出的拆解報告,圖源丨日經中文網
從單價最高的OLED顯示屏的供應商來看,Mate 40 Pro所使用的是韓國LG Display,Mate 60 Pro則變為京東方科技集團(BOE)。京東方以高品質著稱,高階產品絲毫不虛LG、三星,但整體市佔率仍低於前者。
Mate 60 Pro上很多晶片值得關注,比如電源管理晶片由華為海思自研;其搭載的衛星通訊晶片、射頻晶片由中國本土供應商所供應;三年前,Mate 40 Pro觸控式螢幕元件由美國Synaptics供應,但Mate 60 Pro則轉向了中國廠商,這也是國產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過,網友對於日媒的拆解表示懷疑:目前關於華為自研晶片的資訊少之又少,他們又是如何推斷出這些的零部件成本?況且s23u的BoM拆解中,光是SoC和蜂窩就佔了物料成本的35%,再算上螢幕就53%了,而memory和camera都只有10%剩餘,怎麼可能在Mate 60 Pro中反而單單一個DRAM就跟主控不相上下。
目前,對於Mate 60 Pro的拆解眾說紛紜,但能夠確定的是,華為手機的國產零部件佔比的確在提升,而國產化率也在隨之提升。
02
拿到手,先拆為敬
02
除了日經,我們也可以參考不同的拆解報告結果。
博主“濤哥愛拆機”發現Mate 60 Pro主要有兩點不同。Mate 60 Pro+、Mate 60 Pro的主機板設計是完全相同的,不過影像模組明顯有區別:Mate 60 Pro+ RYYB主攝雖然少了200萬畫素,但體積明顯大一圈,有歐菲光的可變光圈,可能是索尼IMX888,當然超廣角鏡頭也變大了。



其次是揚聲器,Mate 60 Pro+用了歌爾聲學的雙振膜揚聲器,頂部多了三個開孔,通話和外放音質都會好很多,Mate 60 Pro則是普通的揚聲器。其它如指紋感測器、振動馬達等都是相同的。


衛星通訊晶片都是中電科54所的MSC06A,硬體上沒區別,但是Mate 60 Pro沒有開啟北斗衛星訊息功能,Mate 60 Pro+則是滿血的。

有趣的是,主機板上還有一些空焊位,明顯有晶片未安裝——難道是留給RS版本的?


在均溫板上,該均溫板編號顯示:L230815,它是壘石熱管理技術在2023年8月15日出廠產品之一。


對比Vivo X90 Pro+、上一代Mate 50 Pro,Mate 60 Pro在散熱模組,做了非常大的改善。

均溫板右上角貼有一小片散熱膜,對應潛望長焦和SoC位置。

蓋板背面的Wi-Fi/BT模組對應位置,同樣貼有一小片散熱膜。

板正反兩面的遮蔽罩上,左上角貼有一小片散熱銅箔,無線充電線圈也覆蓋有完整的散熱膜。

全球著名的半導體行業機構Techinsights曾釋出他們對華為最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的拆解報告,發現該機內部晶片的確出自中國廠商之手,完全國產化,而且屬於先進晶片。
據財聯社統計,Mate 60 Pro的供應鏈企業已知有至少46家來自中國。可以說,Mate 60 Pro已經不只是華為的Mate 60 Pro。

央視新聞此前報道顯示,從目前國內外各機構對華為新手機的拆解來看,其10000多種部件,已基本實現國產化。如果真的全部實現國產化,那麼意味著在5G智慧手機領域,我們突破了“卡脖子”的問題,但距離先進製程仍有一定差距。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前幾日透過微博公佈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高階智慧手機市場出貨情況來看,市場出貨量前十的手機中,華為Mate 60 Pro排名第四。這一撥,只能說,王者歸來。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晶片
手機
中國
華為Mate60Pro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