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5,對於當季美本申請的同學來說,RD提交一截止,後面便是等著最終的放榜結果。
不過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依然有很多期待,因為眾多美國大學的EA和ED2申請結果將在此期間公佈!
我們最青睞的UNC、UIUC、UWM、OSU等公立大學,在1月底就會放出EA結果;部分Top50綜合大學和大部分文理學院的ED2放榜,則集中在2月初到2月中旬。
下面菌菌列舉了EA和ED2申請的一些注意事項,並特意為大家整理了美國Top50大學EA和ED2放榜時間彙總,有需要的同學可以點贊收藏!
Early Action
Early Action,縮寫EA,是一項不具約束力和繫結性的早申政策,即不限制申請學校的數量,被錄取之後也不強制入學。
申請截止日期通常為每年11月1日或15日,被錄取的學生在5月1日之前決定去或不去。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者雖然可以向多所學校提交EA,但選校組合需要符合各個學校的要求,因為EA又分為非限制性EA和限制性EA(即REA/SCEA)。
相比非限制EA——學生可以申請多所學校EA,同時還可以申請一所ED來說,REA和SCEA申請兼顧EA和ED兩種早申型別的屬性,具有一定約束力。
每位申請人只能申請一所限制性早申大學,且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的ED、EA專案(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的ED和私立學校的EA,但可以同時申請公立大學的EA)。
美國大學中實施SCEA或REA政策的學校不多,主要包括國內無數學生和家長心心念唸的“哈耶普斯”,以及加州理工、聖母大學等名校。
不同大學的SCEA或REA政策可能略有不同,具體可參考該校官網。
在美國TOP50大學中,設定非限制性EA的絕大部分是公立名校,像密歇根安娜堡、北卡教堂山、伊利諾伊香檳、威斯康星麥迪遜、俄亥俄州立等等,也是深受中國留學家庭歡迎的美本名校。

想要增加自己早申成功上岸的機率,規劃好學校的申請方案至關重要。一般選擇ED衝刺夢校的同學,會申請公立大學的EA來保底。
比如賓大、哥大等Top20的ED申請者,同時可以申請密歇根安娜堡、北卡教堂山、俄亥俄州等公立大學的EA來保底。
這樣如果EA能錄到不錯的學校,對於ED未能順利下車、目前正在期待RD結果的同學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訊息。畢竟心裡有底了,就不用擔憂沒有好學校入讀。

Early Decision
Early Decision,簡稱ED,是一項具有排他性和約束力的政策:即申請者只能申請一所提供ED學校,如果被錄取,就一定要就讀這所學校,這意味著一般來說ED是不可以毀約的。
有些美國大學會給那些沒有申請ED或ED被拒的同學增加一次ED機會,也就是ED2。
與ED一樣,ED2錄取結果同樣具有繫結約束力,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截止日期。ED2的申請截止日期一般在1月左右,2月份放榜。
在美本Top50綜合大學中,開設ED2的學校主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芝加哥大學、範德堡大學、萊斯大學、埃默裡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羅切斯特大學、維克森林大學等十幾所學校。

不同於綜合大學,大多數文理學院都設有ED2,給我們的早申又增加了一次上岸的機會。
其實,學校開設早申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早申的約束性,繫結更多優秀的生源,
確保自己的入讀率
。入讀率越高,說明這所學校越受學生的歡迎,這也會影響到大學的排名和聲譽。
相較於綜合性大學來說,文理學院往往規模更小、招生名額更少,也更需要儘量確保發出去的offer都能得到回應,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何大多數文理學院都開設ED2申請了。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
祝願各位同學都能收穫滿意的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