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週內,加州理工、聖路易華大、MIT、芝大、CMU、弗吉尼亞、UCSD以及佛羅里達共計6所美國TOP30大學開啟RD放榜。頗感意外的是,除了加州理工錄取中國學生“大爆發之外”,MIT,UVA和Washu幾乎與去年持平,CMU、UCSD和佛羅里達三所大學RD錄取中國學生分別下降53.53%、48.13%和75.21%(EA+RD),芝大RD截止目前中國學生0錄取。2024-2025美本申請季RD到底發生了什麼?

圖源:pexels
先聊聊芝大,有些人會說芝大今年新增了ED0,招生名額基本上滿了,RD沒有錄取很正常?事實真的如此嗎?芝大今年ED0+ED1+ED2共計錄取了80名中國學生,去年為73名,僅比去年增長7名,但去年RD至少錄取了15名國內學生,美高還錄取了6名,相比之下,今年芝大RD中國學生0錄取,讓人非常意外了!
UCSD今年截至目前僅錄取437名,去年錄取了908名中國學生,對比去年下降約48.13%,身邊有SAT1560、1550、ACT36的孩子都被拒了,錄取難度大幅上升。不過,還有一個數字大家要知道,UCSD 2023年錄了533名中國學生,可以理解為UCSD去年是擴招,錄取體量較大可能存在一定的統計差異,最終錄取對比2023年可能會比較接近。UCSD縮招之後,預計今年國內大部分國際校的TOP30錄取數以及錄取率都會顯著下降。
佛羅里達大學今年RD截止目前僅錄取不到40人,去年為464名,2023年為199名,大幅縮水確實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今年身邊的家長鮮有聽到錄取。UF 今年首開EA,EA+RD共計錄取不到115人,去年為464名,整體錄取對比去年下降約75.21%,縮水明顯,目前身邊只聽到1名家長收穫錄取,孩子ACT 36。
CMU RD截止目前錄取79名中國學生,去年170名,2023年159名,對比去年減少91名,下降53.53%。其中,今年國內錄取55名,去年 139名,2023年120名,對比去年減少84名,下降約60.43%;今年海高錄取24名,去年 31名,2023年39名,對比去年減少7名。CMU今年取消ED2,ED階段錄取73名中國學生,ED+RD共計錄取148名中國學生,去年為243名,2023年為203名,整體錄取對比去年下降約39.09%,縮水明顯。

圖源:pexels
今年中國學生美本申請人數繼續增長,早申階段錄取還相對持平,但到了RD階段,中國學生錄取為什麼會大幅縮水呢?
1. 公立大學競爭更加激烈。
根據Common資料,美國公立大學申請數達到3480378份,對比去年增長11%(去年增長約12%),而且在去年已經超過私立大學申請數,考慮只申請公立大學的人數上漲7%,公立私立雙申上漲6%,只申請私立大學的人數反而下降了4%。此外,美國本土申請人數上漲5%,國際生僅上漲1%,意味著有更多的美國本土學生申請了公立大學,從而擠佔了部分錄取名額。
2. 美國大學越來越重視早申。
2024-2025美本申請季共計904860人提交早申請,對比去年增長約6.43%,約佔整體申請人數的73.68%,申請總數達到4,017,250份,比去年同期增長10.10%,人均提交4.44份,比2020年3.2份增長29.82%。今年選擇EA的申請者對比去年增長約17%,REA增長約3%,ED增長約4%,此外,RD申請人數最近5年首次出現下降,對比去年下降約4%。
提供早申選項的美國TOP30院校也在增加。JHU在2020年新增ED2,南加大2022年新增EA,芝大今年新增ED0,萊斯今年新增ED2,佛羅里達大學今年新增EA,南加大據說將在2026年考慮新增ED。絕大部分TOP30大學早申錄取率是RD的2-5倍,早申的優勢依舊明顯。言外之意是,已經給了2-3輪ED或者EA 你都不選,非要RD來試試看,明顯這不是真愛。
3. TOP25-30梯隊不願意繼續做保底校。
今年佛羅里達整體縮水75.21%,除了可能影響錄取的其他因素如政治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不願意繼續做“備胎”(保底校),而是更傾向於錄取對大學有真實意向或就讀意願強烈的匹配度更高的學生,而不只是條件優秀的學生。除了UF之外,今年北卡教堂山的錄取難度也徒然提升,早申錄取中國學生下降約13.94%,很多SAT1560、1580的孩子EA被UNC翠拒,連WL的機會都沒有,預計RD錄取數也會大幅減少。未來幾年,尤其是目標是TOP30的孩子,大學與自身實力的匹配度可能會影響最終的錄取結果。

圖源:pexels
4. UC系大學普遍下降嚴重。
UC大學錄取中國學生今年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如UCSD下降約48%,UCD錄取中國學生縮水約30%,UCI縮水超60%,下滑嚴重。UC大學不接受標化成績,使大多數標化成績優秀的中國學生失去了一項重要的競爭優勢。中國相當一部分家長和孩子還是處於卷標化、卷學術、卷競賽、卷科研、卷獎項的思維,在軟性背景上不夠重視。軟性背景提升不是單純的做活動,更重要的是把活動背後的自己展示給大學,這都需要長期規劃。活動不是拼湊和堆砌,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展示出來的長期性和自己鮮明的興趣和特點,這些都是與其他申請者區分的關鍵。
5. 早申階段盲目衝高。
中國很多孩子都希望透過早申衝刺比自身實力排名更高的大學,即使實際上被這些大學錄取的把握並不大,沒有正確的預估申請難度。今年我身邊很多孩子在早申階段衝刺“哈耶普斯麻”或者“藤校”,一味衝高,最終錯失了可能與匹配校提前牽手的機會,在RD又沒有明顯展現出對保底校的興趣,最終錄取不理想。建議孩子如果確實有感興趣的大學,同時大學又與自己非常匹配契合,儘量採用 早申而且儘量是ED 以提升錄取機率,而不是糾結 ED 會失去申請 EA 或 RD “哈耶普斯麻”/藤校的機會。不過ED 的院校最好是自己的夢校,可以適當衝刺,但不要不切實際。
6. 美國大學對敏感專業的錄取限制。
所謂的敏感專業大家說的比較多的是生物技術、人工智慧、航空航天、計算機科學與資訊科技、網路安全、先進材料等等,以計算機聞名的CMU,今年中國學生整體錄取對比去年縮水39.09%,似乎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圖源:pexels
接下來RD放榜可能還會大幅縮水的TOP30大學包含:南加大、範德堡、UCB、UCLA、密歇根安娜堡(早申縮水約32%)、北卡教堂山等等,其中,南加大今年EA錄取了3500人,對比增加了1100人,增長約45.83%,中國學生錄取增長33人,增長約22%,RD縮水已經是既定事實。
未來幾年,美本RD尤其是公立校的錄取可能還會繼續減少。在制定申請規劃,確立目標校以及申請策略、選校、定校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要儘可能地保持理性,多一些謹慎,少一些冒險和好高騖遠,詳細瞭解當下美本錄取趨勢以及錄取難度,腳踏實地結合孩子自身的條件、興趣愛好去深入探索以及專注在某一領域持續深耕,每個人在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都可以成為牛娃。
面對越來越不確定的美本申請趨勢,需要我們每個人都保持一份理性與從容。
FindingSchool
Andover、Exeter的夏校均已開放申請。
FindingSchool更新了一份寄宿美高夏校專案清單,撒福利給各位讀者啦!
今年的彙總收錄了13所私立寄宿美國高中的夏校專案,以表格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免費獲取美高寄宿夏校專案清單
(備註:美高夏校清單)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