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人不描述,李某某被釘到了十字架

👆 關注Financial小夥伴,加入小夥伴微信群👆 
她從大連出發,獨自一人,橫跨千里,只為了見那個她心心念唸的偶像——烏克蘭的電競選手Zeus。沒錯,這個男人已經37歲,已婚且有了孩子,曾經在電競圈叱詫風雲,但如今已經退役。
不過,這並沒有讓李某某的熱情消退。她滿懷激動,帶著少女般的崇拜心情,跑去上海,只為了見他一面,或者說,做更多的事。
見面之後,她和偶像的關係並沒有按照普通粉絲和偶像的設定發展。她沒有羞怯地要求合影或者簽名,而是選擇了更為直接的方式——(此處省略很多字)。
但Zeus並沒有像一位紳士那樣將這份私密封存在心底,反而把她的私密影像和小影片放到了自己擁有5萬粉絲的社交媒體上,配文毫不掩飾地寫著“China girl is easy,one day!”(一天搞定中國女孩)。
這樣的舉動讓整個事件以令人震驚的方式在網路上迅速蔓延,話題 #ChineseEazyGirl 瞬間登上了12國的熱搜,影片播放量高達2.3億次。她,一個曾經的“普通”女生,瞬間成了全球網民口中的“Easygirl”
這件事是真事。最近,大連工業大學的一位李姓女學生因為與已婚外國男子發生不描述,被學校開除,並且公之於眾,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這位學生為什麼被開除?根據學校的相關規定——《大連工業大學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第十九條之(六)——她因為與外國人發生不正當交往,損害了國格和校譽,學校認為這是“嚴重違紀”,所以做出了開除的決定。
特別令人矚目的是,學校是實名公開通報這名女學生的

這種實名全網通報的情況,少之又少。通常,很多案件中,嫌疑人的名字往往會被隱去,代之以“某某”或其他模糊稱呼。但這一次,李某的全網實名通報並被公開開除,儘管凸顯了某種強硬態度,但這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卻值得我們好好琢磨與反思。
這起事件發生在去年12月,處分則是在今年4月作出的,而全網通報卻拖到7月才出現。細心的人不難察覺,這一時間節點的選擇,背後隱含著某種不言而喻的意義。
這僅僅是開始。幾乎所有的官媒都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並且幾乎是照本宣科的實名公開,連李同學的照片都沒有打馬賽克,所有的細節都被暴露無遺。在學校和媒體的合力推動下,這場現代版的“浸豬籠”事件開始上演。
這樣的標籤,不僅讓她成為了網路的焦點,也讓許多人開始議論起如今年輕女性的自我定位和價值觀。
有人認為,像李某某這樣的女孩太過輕浮,怎麼能為一個有家有室的外國人如此“獻身”?這種行為簡直是不自愛的表現。事實上,近年來,一些女孩對外國人的熱衷,已經在某些社交圈層中形成了一種流行趨勢。她們以為透過與外國人建立關係,能夠證明自己超越了傳統的框架,彷彿自己獲得了某種“獨特”的資本。
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單純,尤其對於那些被追捧的外國男士,他們並不會因為你是個中國女孩就看重你,他們把你當作一種玩物,拋棄了所有平等與尊重。
這種極端的態度和對待方式,讓很多男性感到憤怒,心中更生出一種不值的惋惜:那些真心付出愛的人,反而成為別人遊戲的一部分。
於是,李某蒔的故事成為了一個帶有警示意味的案例。有人將她稱作“媚外”,認為她是自甘墮落,放下了自己的尊嚴。
她的行為或許是她的自由,但她的自由卻也是建立在失去自我的基礎上。她或許認為這是她追求性與愛情的自由,但她未曾意識到,自己正在讓“自由”變得肆無忌憚,甚至有些墮落。
當她的影片被曝光,社交媒體開始瘋狂轉發,那一刻,李某蒔的世界徹底崩塌。她被“網暴”,被指責,也被嘲笑;而她所在的大連工業大學則將這個事件提升到“有辱國格”的高度,決定對她進行嚴厲的處分——直接開除。
這一決策無疑是另一種形式的“懲罰”,像極了古時的“浸豬籠”式懲罰,不僅她的學業被中斷,形象被毀,未來的職業生涯也變得迷茫。對於李某某來說,這一刻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此時的輿論分成了兩派:
一方面是那些吃瓜群眾,他們覺得李某某的行為值得被懲罰,覺得她就是那種“輕浮”的代表;另一方面,許多女權主義者站出來反對,認為女孩與外國男人發生關係就該受到如此譴責嗎?男孩與外國女人又能怎麼樣?顯然,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思想在其中扮演著不小的角色。
法律界以及社會各界對於這場風波的處理也提出了異議。知名人物胡錫進甚至明確表態反對,認為這種學校的處理方式顯得過於“粗暴”。
大家常說是性教育出了問題,但實際上,我們缺失的是對“愛”的教育——一種自愛、尊重自己的教育。李某某從始至終,只是在接受父母和男朋友給予的愛,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學會如何去愛自己。
這個問題的根源,或許並不是文化的差異,也不是性別的高低,而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定義與尊嚴的認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