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初,法國多地正值盛夏,湖泊與河灘成了人們消暑的首選。然而,一則接一則的警報打破了這份清涼:馬爾馬德附近的Marcachaud湖、雷韋爾的Saint-Ferréol湖、朗德省某著名沙灘相繼封閉,禁止游泳。
原因只有一個:藍藻爆發。

看似平靜的湖水,在高溫和營養富集的夏季,悄然變綠、發臭,甚至變得危險。這背後隱藏的是一種肉眼幾乎看不見、卻可能致病乃至致命的微生物——藍藻。
藍藻是什麼?有毒嗎?要不要徹底清除?一連串疑問湧上人們的心頭。

先來揭開這“神秘物種”的身份面紗。藍藻,學名為“cyanobacteria”,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之一,距今已有20到30億年曆史。它們是最早製造氧氣的微生物,某種意義上,它們為地球造就了適合呼吸的空氣,開創了生命多樣性的起點。
湖泊、河流、沙灘、溼地、甚至植物表面——都有這一團團藍綠色的身影。也就是說,幾乎所有自然水體都有藍藻的存在,這本來不是問題。
但問題出現在——它們突然大量繁殖時。

特定情況下,藍藻開始茂盛地生長,如同花一般“綻放”,迅速侵佔水域。比如下面幾種情況,就是藍藻最愛的棲息地和溫床:
水溫升高:通常發生在每年5月到10月;
水體靜止:湖泊、人工水庫、緩流河段最常見;
富營養化:農業面源汙染、城市汙水入湖、動植物殘留物過多,提供了豐富“養料”。
當這些因素疊加,原本“安分守己”的藍藻群體就會像開了掛一樣瘋長,幾天內將清澈湖水變成一鍋綠湯。此時的水體不僅變色,還會伴隨臭味、浮沫、黏液感,如同池塘腐敗。更嚴重的,是這些藍藻可能開始釋放出毒素。

某些藍藻種類在爆發時會分泌出稱為“藍藻毒素”的化合物。它們不會發光發紅,但可能對人體與動物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直接下水游泳,誤飲水體中的水,吃了汙染水域的魚蝦或貝類,甚至吸入水面氣霧(比如皮划艇、水花噴濺)都可能讓你中毒。
中毒症狀不同,人體接觸可能導致發熱、乏力等全身不適;皮膚瘙癢、紅疹、燒灼感;嘔吐、腹瀉、胃痙攣。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肝臟功能(肝毒性),導致手腳麻木、震顫,乃至癱瘓(神經毒性,但極少數)。
根據法國國家食品與環境安全域性(Anses)資料,2006年至2018年間,全國至少95起中毒病例與藍藻有關。真實數字可能更高,因為許多病例未被歸類或被誤診。

藍藻毒素不僅傷害人類,對動物也同樣致命。自2005年起,法國每年都有狗只因接觸含藍藻毒素的水體死亡。
狗狗喜歡在水中嬉戲、舔舐皮毛、喝水,一旦誤觸被汙染水體,中毒可能在數小時內發生,表現為嘔吐、抽搐、甚至死亡。
因此,如果你帶寵物出行,請務必避免在可疑水域遊玩。

如何判斷你眼前的湖泊是否受到藍藻汙染?這幾點可以幫你衡量危機是否近在眼前:
水色變綠或綠藍混雜;表面浮沫或薄膜明顯;靠近聞到臭味、腥味或“腐水”味;附近設有“禁止下水”或“監測中”標誌。
不過,僅靠肉眼判斷並不可靠。最權威的方法是查詢官方檢測資料:法國政府專門設有水質公開平臺。輸入你的位置即可檢視當地泳區的即時水質等級、是否禁泳等資訊。

面對藍藻的侵擾,我們不能毫無防備。這幾個建議,幫你繞開危險,安全享受夏日清涼:
避開水質可疑區域:看到水體異常變綠或發臭,請立即遠離;
查水質再下水:提前檢視政府網站,不要僅憑“看起來不錯”;
不讓孩子與寵物接觸陌生湖泊:尤其是無人監管的小水塘;
發現身體異常及時就醫,並告知接觸史。

藍藻不是新物種,也不是敵人,它們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在享受涼爽的同時,也請帶上一份警覺。看到變綠的湖水、聞到異樣的味道,請遠離,不僅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家人和寵物的健康。
夏天的水不總是乾淨的,危險,有時候就藏在不起眼的漣漪中。
-END-
Ref:
https://actu.fr/societe/des-lacs-et-plages-fermes-en-urgence-a-cause-des-cyanobacteries-que-sont-ces-organismes-parfois-toxiques_62911227.html
文|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