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爸有兩個孩子,都在競爭激烈的名校讀書,一個是班級第一名,另一個也是班級第一名。

莊爸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家倆孩子,和同齡人相比,看起來十分輕鬆——從不到外面上課外班,反而是經常和老爸一起,呆在家裡的書房中看書……
見多了“雞”娃雞得雞飛狗跳的爸媽們,我一看到這種牛爸就忍不住要上前取取經。
我問莊爸:你家娃時間怎麼分配的?有什麼推薦的參考書沒有?雞數學多還是雞英語多?平時是怎麼雞娃的?
等等等等,其實你和很多爸媽一樣,把簡單的問題給複雜化了——如果把孩子的大腦比作是一臺計算機的話,要想要讓這臺計算機運作順暢,最重要的是配置一套頂尖的底層作業系統。
基礎打好了,你再隨便安裝什麼應用程式,執行起來都會非常快捷和方便。”
原來,底層作業系統,才是莊爸家的孩子,輕輕鬆鬆就能名列前茅的終極秘訣。
莊爸的話,讓我不禁聯想到——
-
家裡不愛學習的熊孩子,就像普通計算機,你編一行程式,它執行一項任務;
-
而牛娃就像如今的人工智慧,工程師所重點培養的,是AI的“學習能力”,掌握了這個能力,各個學科知識的獲取,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什麼是“底層作業系統”
那麼,什麼才是莊爸所說的,決定孩子學習能力的“底層作業系統”呢?
“要說雞娃,從頭到尾,作為爸爸,我在家裡只堅持做這一件雞娃的事情——給孩子們讀書。
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學習能力(畢竟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透過閱讀來完成的)……當他們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本領的時候,知識的獲得,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對於莊爸的說法,其實我也深有同感。
我有兩個兒子,老大從6個月大開始,我會每天給他讀繪本;等到上了幼兒園和小學,我又經常帶他泡在圖書館裡……睡前故事更是講到嗓子冒煙也一定要堅持。
等哥哥上了初中,我反而不需要太過操心了——他確實學什麼都快。哪怕有什麼不懂的東西,他也會自己跑去找本書看,看著看著就學會了,根本不需要大人插手。
反觀後出生的弟弟,雖然智商和哥哥差不多,但因為我偷懶沒有認真抓閱讀,他上學之後,老師經常向我抱怨說他“坐不住”、“數學應用題內容複雜了就讀不懂”……所以我反而每天放學以後,需要花費大把的時間,來教他看書,以及搞懂各種文章和數學應用題的內涵。

儘早給孩子打好閱讀基礎,真的如同莊爸所說,是一件打磨優秀的“底層作業系統”的工作。
小時候閱讀越多,長大了越省爸媽……
因為各種原因,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一位會陪孩子閱讀、能陪孩子閱讀的爸媽。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擁有一個很會陪孩子讀書的老師。
想聽莊爸解讀中小學部編版教材
提名書目
①《小王子》(適合1-3年級)
②《朝花夕拾》(適合4-9年級)
▽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 參與讀書課堂▽


美國最近一項有關閱讀的研究就發現——
而這樣的“百萬字差距”,研究者認為,是解釋孩子閱讀和學習能力發展差異的關鍵。
小時候閱讀量越大的孩子,等上學之後,就越願意閱讀,也越擅長在閱讀中“找知識”、“抓重點”……於是,他們和普通孩子的差距也將會加速擴大!

牛爸辦了個“讀書會”
對於莊爸所說的,閱讀有助於構建底層作業系統,我完全贊成……
但大家可能也發現了,作為普通家長,操作起來會有幾個問題:一個是,大多數人忙事業忙家庭,確實拿不出那麼多時間陪孩子讀書; 二是即便有時間,也不知道該讀什麼?怎麼讀才能夠提升他的個人素養,應用到課業學習當中?
莊爸說沒關係——幾年前,莊爸就發現,很多家長都有“不知道如何帶娃閱讀”的問題。
於是,他建立了“莊重讀書會”,把自己多年來的寶貴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套系統的課程。

以下是乾貨時間,更多閱讀相關的專業問題,結合訪談的內容,我給大家同樣分享這份來自“莊重讀書會”的《實踐秘籍》——
莊爸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閱讀水平的要求、側重也不一樣。
對於一到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要重點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所以選書的時候也要偏重這個方向。
比如,高爾基的《童年》,為什麼能寫作得如此生動,如此引人入勝?

因為高爾基有著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你看他寫“小茨岡”的興奮和快樂,會說“他像火一樣燃燒起來”,“像一隻金色的雨燕,奔過來又奔過去”,“身上的綢襯衣在震顫,在流動”……
“很多孩子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就是因為閱讀不足,更不知道如何表達出內心的感受,”莊爸說,“這甚至也影響到了這些孩子的寫作能力。”
“比如,有的孩子寫’吃東西’這個動作,反反覆覆使用的一個高頻詞就是’狼吞虎嚥’。但其實只要加入一些細節,就能把這四個字描寫得非常生動。”
▼ 讀書會課堂《童年》學習片段 ▼
等孩子來到四到九年級的階段,閱讀的重點就要轉換到培養“思辨能力”上。思辨能力提高了,就連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更有立意,更有高度。
“比如孩子上到四年級,我會給他們選擇《朝花夕拾》。”莊爸說–
為什麼這樣去選呢?很多人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鬥士,連頭髮都是根根豎起……但我希望讓孩子們瞭解的是——和很多人一樣,魯迅先生也不僅僅只有’一個面’,他的個性也是複雜的、豐滿的,他其實也很有童趣,是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能夠從他的作品上觀察到這一點,需要孩子們擁有較強的思辨能力。

《朝花夕拾》告訴我們的另一個更深刻的道理,是一個人的愛,首先是從愛自己開始的。漸漸地,隨著眼界的提升,他才開始由此及彼,愛身邊的人,愛眾生……才慢慢來到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境界。”
這堂課現在只要0.01元就能體驗
一定要去試試!


很多家長都聽說過閱讀分“精讀”和“泛讀”,可總會有一種模糊的感覺:精讀比泛讀更“高階”,因此除去節省開支的目的,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多精讀、少泛讀。
而莊爸認為–
泛讀很重要,主要有兩個原因:
-
孩子們閱讀的初期興趣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希望孩子先透過泛讀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
閱讀中掌握詳略得當,其實不是一個能夠短時間習得的技能,讀多了他才能慢慢形成感覺,只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速度上的飛躍。孩子的閱讀量和他的閱讀速度是呈正相關的。
因此,和很多機構只做精讀不同,莊重讀書會會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按照不同比例來分配權重。


並且還有一點,讀一本書能不能把一本書讀透,閱讀方法是語文素養的另一標誌。不同書目,閱讀方法也是不同的。
以前文學作品要紅到不行才有機會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但自從短影片爆火之後,各種機構掘地三尺去改編兒童作品。
孩子拿到一本書,看看電影、短影片,再隨便翻翻,故事情節知道了,這本書就大概就過去了。
以《水滸傳》為例,很多孩子能想到108個好漢梁山聚集起義,但更深層的分析卻一概不知。
不知各色人物的鮮明特點,不知起義最終失敗,更加不知這部作品歌頌反抗精神、鬥爭熱血的同時,暗含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根源,及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而這才是中高考閱讀考察的重中之重!

就像–
有的書適合泛讀,滿足自己的閱讀興趣、瞭解書的內容與結構即可;
有的書適合精讀,深度領悟作者的思想,分析書中的精妙之處;
有的書可以做思辨性閱讀,比如相關主題的研究拓展,對整本書思想的探討等等。
因此,莊重讀書會在高齡段的閱讀體系中,同一主題下,還體現了三種閱讀方法:泛讀、精讀、思辨閱讀。
👉泛讀,並不是“泛泛而讀”。
同樣是由莊爸帶著孩子們進行不同主題名著的整本書閱讀。


比如上面提到的《朝花夕拾》中,莊爸會透過思維導圖、原文解讀,拓展閱讀視野,教會孩子更多的閱讀的方法。


帶孩子超越課堂視角,重新感受和認識這位,在黑暗中屹立不倒的偉人。
▼ 讀書會課堂《朝花夕拾》學習片段 ▼
👉精讀,則是進一步延展閱讀內容,深化價值觀、精神核心感悟。
比如,家喻戶曉的《簡·愛》,是一本純粹的愛情小說麼?

雖然作者對愛的描述佔了很大的比例,但這都是表象,它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呢?來聽聽莊爸怎麼講。
關於作者,原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也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們熟悉的勃朗特姐妹,竟然需要用男性筆名!


關於小說人物和情節,書中的主角簡·愛有何異於常人之處?

讀完整本書,如果再回到最初的問題:《簡·愛》是一本純粹講述愛情的小說嗎?每個孩子都有更多思考。


透過莊重讀書會的精讀課,孩子可以把生活和書籍的價值立意相結合,融入時事熱點,加深對書籍的感悟和情感體驗,真正讀透一本書。
👉在精讀的基礎上,知閱還開展了更高階的思辨閱讀。
同一閱讀主題下選取不同書目,透過對比“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感受不同作品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比如,在“愛與幸福”這個主題下的兩部作品的選取就非常精妙。
盛宴已散,良會難逢。離別是如此甜蜜的悲傷。
——《羅密歐與朱麗葉》
一部反對封建主義,倡導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頌歌,是莎士比亞悲劇中浪漫主義抒情色彩最濃的一部悲劇,是西方社會關於愛最雋永的一首輓歌。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牡丹亭》
一部衝破封建世俗觀念,用典雅的文辭,秀麗的語言構築的一段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的姻緣故事,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


中西方戲劇大師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關於愛情不同結局的隔時空對話,兩位大師筆下的愛情跨越了時空,跨越了生死,在分別中得到了永恆,在淚水中實現了不朽。
“閱讀者,靜於心,敏於思”,愛閱讀、會閱讀的孩子,不僅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去讀,還要思維敏銳勤于思考。
莊爸的讀書會課堂,就是帶孩子透過沉浸式閱讀+對比閱讀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讓孩子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會閱讀、愛閱讀。
相比給孩子囤一堆書囫圇吞棗得過一遍,跟著莊重讀書會把每一本書讀懂、讀透,顯然是更有成效的學習方式。

浪漫又“務實”的爸爸
前面說過,莊爸原來是新東方教育集團副總裁、校長、頂級教師培訓師,並且他在一線從教超過16年,在公立體系長期擔任師訓工作。


所謂“學富五車”、“博覽群書”,這些詞用來形容莊爸,那是一點兒也不過分的。
在莊重讀書會,莊爸把自己肚子裡的“學富五車(書)”,化作了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故事,加入分析和見解,深入淺出地講給孩子們聽。
“總有一些書,孩子聽完發現自己也非常喜歡,他們就會再去精讀紙質書。”莊爸說,“即便是他不喜歡的領域,聽完對這本書也有了總體的瞭解之後,他的眼界同樣得到了提高。”
等到孩子年齡再大一些,閱讀能力更強了。莊爸會引導他們去“精讀”更厚更難的書籍, 比如《簡愛》、《詩經》、《世說新語》和《古文觀止》等等。

生動的課堂、專業的方法和理念,最後總歸要回到落地與實操。聊到最後,我問了莊爸最後兩個問題:
-
古今中外有這麼多好書,在不同階段,你會給孩子讀什麼書,為什麼?
-
怎麼讀,才能夠幫助孩子實實在在地應用到課業學習裡?
“在莊重讀書會,我給孩子們選書,不僅會從提升能力這一點上入手,”莊爸說,“分數對孩子來說同樣重要,所以我會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幫助他們在重要考試裡,取得好成績。
如今,莊爸已把歷年全國各地所有的中高考作文,進行了總結和分類,歸納出十個方向,並結合部編版教材和教育部《中小學閱讀指導目錄》、2022版的新課標,按照“愛與幸福”、“理想信念”、“家國大愛”等十個主題,針對每個主題進行選書。


△啟蒙40本閱讀書單 & 進階54本閱讀書單
這些作品都取自孩子們的語文課本,可以說是課文的“補完”。
透過閱讀這些作品,不但對課本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也能充分吸收作品背後素養層面的營養,不僅為將來的考試儲備素材,也將自己的人生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層次。
而要把讀過的書,真正運用到寫作、課業之中,則要求孩子們聯絡自身、迴歸自己的生、學以致用、注重積累。長此以往才能寫出獨一無二有感而發的好文章。
因此,莊爸在閱讀課堂上,還會親自領著孩子輸出價值觀立意、積累優質素材、探秘著名作家的閱讀寫作技法!

比如《草房子》是教育部規定的必讀書目之一,你想過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嗎?
莊重讀書會的孩子還會學習到一套記筆記的方法:
使用記號筆(多色筆)劃出重點,將同類知識歸納在一起:
【綠色】素材積累、優秀案例
【藍色】價值立意、情感昇華
【紅色】寫作方法、技巧總結
【黑色】常規內容、個人記錄
剪下原文、做好標註,讓筆記更加清晰、有條理。

△低年級組參考

如此邏輯清晰、內容豐富的筆記,說明書中的內容已然內化到腦子裡,成為孩子能自由調取、隨意使用的“自己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寫作重在積累,如何在閱讀中抓住資訊並整理成能為自己所用的素材,靠的是平時的功夫。每本書都能經過這樣的思考,寫出一篇篇好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莊爸的讀書會經過了一年的實踐錘鍊,獲得了不少家長學員的好評。
家長的評論中,讓我感觸最深的除了學習上的收穫以外,孩子從書中學到處事之道,收穫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正念、有理想,伴隨精神素養提升的那份欣喜和感激。

如果你希望孩子透過讀書:
① 提升閱讀寫作能力,積累優質素材,掌握閱讀寫作技法;
② 開拓眼界,養成閱讀經典的習慣;感悟積極正向的人生價值觀,並培養底層思維繫統。
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堂來自魔都閱讀界頂級大咖——莊重老師的面授直播體驗課!
1-9年級孩子,僅需0.01元就能聽
中小學部編版教材提名書目
① 《小王子》(適合1-3年級)
②《朝花夕拾》(適合4-9年級)
看莊爸如何用一堂課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 長按下方二維碼 參與讀書課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