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富豪埋的雷,四屆審計都沒排完

轉載自 | 老斯基財經
作者 | 魔鬼斯基

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呢。
大A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賬太難了,5年換了4家審計機構,還是算不對。
斯基懷疑,財報裡是不是混進了奧數題,直接把審計機構給整不會了?
要不咱換成阿里達摩院試試,或許天才數學家們能一舉攻破財報裡那些算不明白的賬。
這家上市公司是*ST圍海(SZ002586),當年IPO時是大A唯一民營水利上市公司,被稱為:
中國民營水利第一股。
圍海建設成立於1988年6月,當時是由浙江省水利廳出資設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
這個身份給*ST圍海的中高層輸出了不少人才,這些中高管很多過去是浙江水利系統的人。
它之前的實控人馮全宏,曾經是浙江省圍墾工程處處長。
在國內海堤工程建設領域,*ST圍海是有一定地位的。
到2009年底,*ST圍海修的海堤長度超過了600公里,當時在全國水利系統海堤工程建設領域的市佔率能排到首位。
這是什麼概念?
600公里對應的圍區面積達100多萬畝,相當於新加坡的國土面積。
在浙江,*ST圍海的競爭優勢就更大了。2009年,浙江的海堤工程將近1/3是它拿下的。
2008-2010年,浙江區域市場在*ST圍海的主業收入中佔到了91.99%、 87.71%、 92.40%。
能力越大,風險越大。
*ST圍海拿下的訂單又都是大專案,經常需要墊付工程款,搞得它的應收賬款數額也很大。
2011年,*ST圍海剛跑到大A想長長見識,就被一些媒體逮著應收賬款說事,說它家應收賬款一年比一年高。
公司的應收賬款在2008-2010年之間達到了2.59億、2.87億、3.39億。
到了今天,*ST圍海也還沒有完全破圈,業務大多依賴海堤工程,又侷限於華東。
2016年,*ST圍海的營收21.9億,其中:
15.8億的收入來自海堤工程,21.85億來自華東地區。
為了破圈,*ST圍海在2017年9月收購了上海一家公司——
上海千年城市規劃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乾的是工程設計諮詢的活,屬於*ST圍海的上游,馮老闆買它的目的就是——
完善上下游產業鏈。
不過,與其說馮老闆買了一個合作伙伴,不如說是買了一個大冤家。
上海千年的老闆叫仲成榮,仲老闆和馮老闆之間也有過短暫的蜜月期。
在倆家聯姻之前,馮老闆甚至搞了一支併購基金,參股了上海千年。
這支併購基金被放在了寧波保稅區東錢圍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旗下。
天眼查顯示,這家公司在上海千年的首次持股日期是:
2017年8月22日。
也就是說,持股時間差不多發生在併購的前夜。
當時,*ST圍海砸14.29億買下了上海千年31名投資者手裡超過88%的股份,其中需要支付超過5.4億現金。
剩下的8.8億支付的是股份對價。
要知道,2016年*ST圍海一年的扣非淨利潤也不過7000多萬,到了這一年年末的貨幣資金也只有9個多億。
所以,5.4個小目標對*ST圍海,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5.4個億現金有2.13億流向了千年投資,千年投資的老闆當然也是仲成榮。還有1.62億流向了寧波東錢。
也就是說,剩下的29位投資者拿走了餘下大概1.65個億的現金。
從表面上看,寧波東錢是最大的贏家,從投資週期看,巴菲特能被碾成渣渣。
在這筆買賣中,只有寧波東錢和一個叫“阮浩波”的投資人把所有股權都換成了現金。
那個叫阮浩波的投資人拿到了4860萬。
遺憾的是,天眼查也不知道寧波東錢當時投了多少錢,要不然咱一眼能看出它的投資回報率。
斯基只能在*ST圍海2017年年報裡找到這樣一段話,供大夥吃瓜:
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與浙江東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使用不超過6750萬元的自有資金投資參與設立併購基金。該併購基金的認繳份額為2.40億元,本公司出資6750萬元,出資佔比28.125%。公司本期已出資1890萬元。
馮老闆和仲老闆聯姻之後,*ST圍海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又癲瘋的時刻。
上海千年在2017-201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1.05億元、1.44億元和1.96億元,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
搞得*ST圍海的業績也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2017年和2018年,它家的淨利潤都突破了2億大關,分別達到了2.18億、2.61億。
這兩年掙的總和,比過去5年加起來掙的還多。
這個階段,馮老闆和仲老闆的關係鐵到啥程度呢?2019年8月,馮老闆甚至把董事長的位子都讓給了仲老闆。
不過蜜月期有多甜,塌方的時候就有多猛。
仲老闆在公司一把手的位子還沒坐穩呢,他就開始動手了。竟然以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名義,試圖“清算”前任董事會。
說起“清算”,仲老闆倒也理直氣壯。
公司時任董事長馮老闆以上市公司名義,為控股股東圍海控股提供違規擔保,以及控股股東佔用資金。
仲老闆在當年11月18日的媒體說明會上直接挑明:
所有違規擔保一共7.23億元,都沒有經過任何的董事會決議、股東大會決議,也未進行任何的披露公告。
他甚至頭鐵到把馮老闆女兒女婿負責的文創事業部給一鍋端了。
仲老闆是不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心切,斯基不知道,但迅速吃癟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馮老闆女兒馮婷婷跟仲老闆之間開始了搶公章的戲碼。2019年12月24日,當了4個多月董事長的仲老闆被正式罷免。
在這一年年報中,*ST圍海有一個大膽的操作:
對收購上海千年在公司賬面所形成的7億元商譽進行了全額計提。
這個操作直接將*ST圍海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打到了虧損3個小目標。
事實上,*ST圍海的審計機構天健在2018年已經提供了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
有意思的是,*ST圍海在第二年迅速把天健換成了立信,立信給出了更直接的審計意見——
無法表示意見。
仲老闆出局之後,沒隔多久,*ST圍海又迎來了人生中一個看似不起眼又很關鍵的過客。
2021年2月,一個叫“汪文強”的人由破產管理人提名成為*ST圍海又一任董事長。
這位汪老闆看上去身份簡單,其實有點神秘。
2020年11月,馮老闆的圍海控股也就是*ST圍海的母公司,申請破產重整。
第二年年底,寧波舜農、東方資產、源真投資被確定為聯合重整投資人。
汪老闆就是源真投資的法人,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
在*ST圍海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違規佔用的幾筆資金裡,出現了汪老闆的身影。
2020年9月,*ST圍海發了一條公告《關於新增控股股東及關聯方資金佔用事項》顯示:
公司可能涉嫌存在資金透過上市公司專案部員工或勞務公司等中間方被控股股東及相關方佔用的情況,發生金額初步統計達5.02億元。
到發公告的那天,還有1.8個多億繼續被佔用著。
其中有一筆2085萬和4250萬的專案款顯示承包人是汪某。
斯基並不能確定汪某就是汪老闆,但因為馮老闆女兒馮婷婷又在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公開撕逼:
圍海控股使用的政府檔案由來蹊蹺,懷疑檔案上的公章或檔案本身存在問題,現已報案並受理,投資人有知道真相的權利。
這場撕逼,讓大夥知道了汪某就是汪老闆,也讓斯基又感動了一把。
每一次大佬們互相撕逼,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千千萬萬的投資人。
跟汪老闆有關的兩筆佔用款都發生在2018年,看起來汪老闆跟圍海控股早就有接觸。
斯基在天眼查看了一下源真投資的股東,這一查還真有點驚到了。
源真投資有30位自然人股東,而*ST圍海的母公司圍海控股在2011年時也有48位自然人股東。
對照源真投資和圍海控股當年的自然人股東,竟然有17人是重合的,他們分別是:
汪文強、吳良勇、石顯宗、國才常、錢位同、吳金勝、戈明亮、鬱建紅、付顯陽、殷航俊、馮宇、俞元洪、胡壽勝、嚴總軍、葉文豪、張茂軍、陳暉。 
顯然,比起董事長和審計機構,這些股東對*ST圍海更忠誠。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