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雷克方程,銀河系有上萬個外星文明,為什麼找不到它們?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宇宙觀察
作者:楊欽兆
根據德雷克方程,僅銀河系內就有1.25萬個外星文明,為什麼我們找不到它們?
英國科學家最近提出了一個魚缸理論,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智慧文明,其實都被光速限制,困在了自己的母恆星系當中,舉例來看:目前發現的第二地球,大部分其實都是超級地球,質量體積都是地球的好幾倍。
在這些最高能達到10倍地球質量的星球上,一個處於低技術階段的外星文明,想要飛出母星,它們的火箭體積就必須很大,只有這樣才能裝載足夠多的燃料,去加速到超級地球的逃逸速度,在地球上我們發射火箭前往太陽系其他星球,只需要達到每秒11.2公里就行。
但在超級地球,比如開普勒20b上,由於它的質量是地球的8.5倍,所以逃逸速度至少也是地球的2倍多,這樣一來想從這個星球上飛上太空,技術難度是非常大的,輕輕鬆鬆就能把一個智慧文明困在母星上幾百年甚至數千年,進而導致它們無法開發太空資源,最終在母星上因為資源匱乏而滅絕。
所以雖然天文學家發現了很多第二地球,但真正適合外星文明發展科技的星球其實並不多,如果我們人類腳下的地球,從一開始就質量變大10倍的話,也許直到今天我們也無法有效探索地球,不論是環球航行還是發射人造衛星,都會因為地球質量變大,而晚發生幾百年到幾千年,相應的科技進步也會更慢。
宇宙中還有一些被海洋完全覆蓋的星球,在這種沒有陸地的系外行星上,外星文明只能潛伏在海底發展科技,這就談不上什麼高科技,更無法飛出母星了,因此宇宙中的外星文明也許有很多,但真正有機會飛出母星變成太空文明的,少之又少,人類文明算是非常幸運的存在了,只用了1萬年左右就從初級文明,變成了今天的低技術文明。

然而進入太空後,光速就成了新的限制

目前已知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就是我們宇宙的極限速度,但僅太陽系的半徑就達到了1光年,銀河系的直徑更是有10萬光年,在這種情況下光速就是龜速,而且還是無法突破的龜速,在假定超光速飛船和蟲洞技術無法實現的情況下。

一個掌握了近光速飛船技術的文明,最遠的有效擴張範圍也就是幾十光年,在這個範圍內通訊延遲也就是幾十年,還勉強有掌控力,一旦超過這個範圍,整個文明就會分崩離析。

這個魚缸理論,雖然也只是費米悖論的解釋之一,並沒有被真正驗證,但天文學家認為這就是基於目前的宇宙規律和觀測資料,推演出的最符合宇宙現狀的解釋,相較於劉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論,魚缸理論很明顯更符合奧卡姆剃刀原理。
未來等到我們真的找到外星文明,或者被外星文明發現後,整個宇宙的真實情況也許才能被我們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