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盛洋科技(603703.SH,股價12.16元,市值50.46億元)突然釋出一份“姍姍來遲”的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淨虧損為3500萬元至41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盛洋科技的年度業績預告並未按照上交所的信披要求在2025年1月底前釋出。對此,盛洋科技解釋稱,最初根據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其2024年度經營業績未在業績預告披露範圍內。隨著審計工作的深入,因對公司部分業務活動的會計判斷和原預計存在部分偏差,在與審計機構溝通確認後,公司預計2024年度出現虧損。
從“無需預告”到預期虧損的業績“變臉”,盛洋科技緊急補發業績預告並對投資者致歉。

從無需預告到預虧超3500萬元

按照上交所相關信披規則,上市公司預計上一年度淨利潤為負時,應當在本年度1月31日前進行預告。
盛洋科技稱,此前經其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原預計公司2024年度經營業績未在業績預告披露範圍內。
“隨著審計工作的深入,因對公司部分業務活動的會計判斷和原預計存在部分偏差,在與審計機構溝通確認後,公司預計2024年度出現虧損。”盛洋科技表示。
公告顯示,盛洋科技預計2024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為3500萬元至4100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為4200萬元至4800萬元。
“公司已就本次業績預告有關事項與審計機構進一步溝通確認。綜合考慮目前年報工作進展情況,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與審計機構在本報告期相關資料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盛洋科技表示。
2023年,盛洋科技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5.9萬元。據盛洋科技2024年三季報,其去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72萬元。
從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約672萬元至目前預計全年虧損超3500萬元,盛洋科技的業績堪稱“變臉”。
盛洋科技稱,2024年,公司積極開拓資料線纜業務,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產品體系的多元化,預計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1億元左右,較上年同期實現了較大增長。公司原預計2024年度經營業績未在業績預告披露範圍內,因此公司未在2025年1月底之前披露2024年的業績預告。
“隨著審計工作的深入,因對公司部分業務活動的會計判斷和原預計存在部分偏差,如:商譽減值、存貨跌價、壞賬準備、彌補遞延所得稅等的會計判斷和原預計時的估計存在部分偏差,經會計師溝通確認,公司2024年出現虧損。”盛洋科技表示。
火災子公司需計提大額商譽減值

今年1月31日凌晨,盛洋科技子公司浙江虯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虯晟光電)一個車間發生火情,過火面積約200平方米,導致部分廠房和機器裝置損毀。
盛洋科技稱,上述火災對公司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
然而,盛洋科技的年度評估機構進場認為,考慮到後續公司將增加資產投入,同時影響2025年度公司業績,經初步測試,相關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公司需對前期合併虯晟光電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預計減少當期淨利潤2100萬元左右。
同時,盛洋科技稱,對於其處置印尼子公司PT.Media Partner Indonesia客戶MMP房產及土地所得收益,審計機構認為該收益在衝減MMP股東支付款項及公司墊付貸款後,才能作為壞賬準備收回處理,預計減少當期淨利潤699萬元左右。
去年11月,盛洋科技子公司盛洋電子(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洋電子)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盛洋電子自2024年開始所得稅適用15%稅率。
“受此影響,盛洋電子歷年可彌補虧損及壞賬準備等應按照15%的稅率重新計提遞延所得稅,預計減少當期淨利潤416萬元左右。”盛洋科技稱。
此外,盛洋科技表示,其與審計機構溝通確認後,公司擬補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預計減少當期淨利潤400萬元左右。
“公司董事會就本次業績預告給廣大投資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公司將對本次業績預告的原因進行分析,並在以後的工作中加強與審計機構的溝通,提高業績預告的準確性,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盛洋科技稱。
據wind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盛洋科技股東戶數為16397戶。
(宣告:文章內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趙李南
編輯|孫志成 楊夏 杜波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